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5214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内饰件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苯乙烯43‑51份、环氧硬脂酸辛酯3‑7份、硫脲11‑19份、对羟基苯甲酸6‑14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1‑5份。将聚苯乙烯粉碎,加入硫脲溶液,密封加热搅拌,再加入对羟基苯甲酸溶液与环氧硬脂酸辛酯加热超声处理;再加入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密封加热搅拌,敞口加热搅拌,挤出、造粒干燥即得内饰件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汽车内饰件材料VOC排放接近于零,具有优越的耐划痕性能、热稳定性能、耐冲击性能、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性能,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是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代步工具,人们停留在车内的时间越来越长,而车用内饰件挥发出来的游离甲醛、烷烃、苯、甲苯、二甲苯及醛类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造成了车内低劣的空气质量,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净化车内空气质量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汽车内饰件VOC的排放为社会所关注。聚丙烯(PP)具有密度小、性价比高,优异的耐热性能、刚性、耐化学药品腐蚀性,易于加工成型和回收等优点,使其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汽车用塑料中用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品种。但是PP材料耐热性差、刚性低、冲击韧性低,表面硬度相对于其它材料低,特别是加入滑石粉后,耐划伤性能差,这些缺陷严重制约了聚丙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因此,提高PP材料的表面耐划伤性能、降低内饰件挥发有机化合物是现有技术需要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OC排放接近于零、具有优越的耐划痕性能、热稳定性能、耐冲击性能、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性能的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苯乙烯43‑51份、环氧硬脂酸辛酯3‑7份、硫脲11‑19份、对羟基苯甲酸6‑14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苯乙烯43-51份、环氧硬脂酸辛酯3-7份、硫脲11-19份、对羟基苯甲酸6-14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苯乙烯45-49份、环氧硬脂酸辛酯4-6份、硫脲13-17份、对羟基苯甲酸8-12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2-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苯乙烯47份、环氧硬脂酸辛酯5份、硫脲15份、对羟基苯甲酸10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3份。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诚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