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7430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聚丙烯40~88份,矿物0~20份,增韧剂0~15份,偶联剂0.1~0.3份,抗氧剂0.2~0.4份,光稳剂0.1~0.5份,耐划伤剂12~25份,加工助剂0.3~0.5份和色粉0.1~2份组成。其中耐划伤剂由聚乙烯10~20份和耐划伤助剂2~5份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耐应力发白特性,还具有优异的耐划伤性能,可用于生产汽车门板、立柱、座椅饰盖等汽车内饰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
,具体涉及一种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丙烯(PP)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其密度低、成品表面硬度大、弹性高、耐热性、化学稳定性、绝缘性良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在汽车工业、家电以及机械领域,改性聚丙烯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改性聚丙烯的技术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由于聚丙烯表面硬度低,用改性聚丙烯材料制备的汽车内饰件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常常会被划伤,从而影响其美观。另外改性聚丙烯材料用于注塑汽车门板、立柱等汽车内饰件制品时,顶杆或者装配处容易应力集中,材料在此位置出现应力发白现象,影响产品外观和性能,从而导致产品不合格。因此,开发一种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就非常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该材料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丙烯:40~88份,矿物:0~20份,增韧剂:0~15份,偶联剂:0.1~0.3份,抗氧剂:0.2~0.4份,光稳剂: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丙烯:40~88份,矿物:0~20份,增韧剂:0~15份,偶联剂:0.1~0.3份,抗氧剂:0.2~0.4份,光稳剂:0.1~0.5份,耐划伤剂:12~25份,加工助剂:0.3~0.5份,色粉:0.1~2份;所述耐划伤剂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乙烯10~20份,耐划伤助剂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丙烯:40~88份,矿物:0~20份,增韧剂:0~15份,偶联剂:0.1~0.3份,抗氧剂:0.2~0.4份,光稳剂:0.1~0.5份,耐划伤剂:12~25份,加工助剂:0.3~0.5份,色粉:0.1~2份;所述耐划伤剂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乙烯10~20份,耐划伤助剂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为高密度聚乙烯,所述的耐划伤助剂为硅酮母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为在230℃×2.16kg的条件下熔体流动速率为10~100g/10min的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或者两者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物为滑石粉、碳酸钙、云母、硅灰石或它们的混合物,其粒径范围均为2~15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划伤、抗应力发白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韧剂为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物弹性体、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划伤、抗应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生宋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