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磁控干胶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5202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14:42
一种磁控干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干胶装置包括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组成的铁‑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合物基底,在聚合物基底的一面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蘑菇状的干胶纤维薄膜层,聚合物基底与蘑菇状的干胶纤维薄膜层之间设有铁‑聚二甲基硅氧烷标杆作为过渡层,过渡层的长为1~1.5mm,宽为0.8~1.3mm,高为1.2~2mm。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原材料价格低廉的特点,通过在聚合物中加入铁氧体颗粒,在加入外加磁场的情况下使聚合物硬度变大,从而提高装置的粘结力,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有效地增加干胶的粘结力,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控干胶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装置通过外加磁场,可大大增加干胶粘结性。
技术介绍
干胶带应用广泛,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制备单一作用对粘结力做出贡献的干胶已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粘结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众多研究团队开始致力于增加粘结力的研究,增加粘结力的方法有多种,如:增加干胶的纤维密度,改变干胶的纤维尖端形貌,合成具有分层的结构体等。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者通过嵌合颗粒或者化学刻蚀网用作电极来产生静电力与壁虎胶带的协同作用组合,还有的研究人员通过将磁体嵌合在聚合纤维末端或是将羰基铁颗粒分散在聚二甲基硅氧烷中,从而形成磁性驱动的壁虎微脊或横梁。另外,也可以使用改变基底的坚硬度来防止其脱落的方法,增强吸附力。但是这些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如操作复杂,花费较高,存在质量问题等等。增加纤维密度,可以明显增加粘结力,但是生产质量不高;改变纤维尖端形貌是将纤维尖端改变成更有利于吸附的形状,但是花费较高且操作复杂。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方便快捷且能明显增加粘结力的干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磁控干胶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控干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干胶装置包括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组成的铁‑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合物基底,在聚合物基底的一面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蘑菇状的干胶纤维薄膜层,所述蘑菇状的干胶纤维薄膜层的厚度为1.7~1.9μm,直径为16.1~18.1μm;聚合物基底与蘑菇状的干胶纤维薄膜层之间设有铁‑聚二甲基硅氧烷标杆作为过渡层,过渡层的长为1~1.5mm,宽为0.8~1.3mm,高为1.2~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控干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干胶装置包括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组成的铁-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合物基底,在聚合物基底的一面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蘑菇状的干胶纤维薄膜层,所述蘑菇状的干胶纤维薄膜层的厚度为1.7~1.9μm,直径为16.1~18.1μm;聚合物基底与蘑菇状的干胶纤维薄膜层之间设有铁-聚二甲基硅氧烷标杆作为过渡层,过渡层的长为1~1.5mm,宽为0.8~1.3mm,高为1.2~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干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粒径为20~3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干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的长为1.2mm,宽为1.2mm,高为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干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蘑菇状的干胶纤维薄膜层的厚度为1.8μm,直径为17.1μm。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磁控干胶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直径90~110m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干胶片上旋涂抗蚀剂,转速2800~3200rpm旋涂28~32s,在90~110℃下烘烤1.5~2.5分钟后冷却;2)在上述步骤已制备的干胶片上旋涂一层AZ9260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董晓曦陆彦驿宁爱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