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沥青路面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裂缝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不仅直接降低路面行驶质量与行车安全性,还为水分进入路面内部提供了通道,加速松散等损害的发生,严重时水不断从裂缝处渗入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导致路基承载力下降,产生唧浆、翻浆等病害;除此之外,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尖端形成应力集中,应力成倍乃至几十倍增长,不仅加剧裂缝几何尺寸快速增长,而且会极大降低路面疲劳寿命。荷载疲劳、低温收缩及半刚性基层反射,是形成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但不管何种裂缝,最初阶段的表现形式为微裂缝,几何尺寸为微米级甚至更小,不易被探测;在温度及荷载的耦合循环作用下,微裂缝尖端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其周期性扩展与收缩,使互相独立的微裂缝被扩展、并逐渐发展为贯通的宏观裂缝,最后形成贯穿裂缝;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贯穿裂缝面积会逐渐增大、裂缝深度向下延伸,加之水分的进入而形成的高压动水冲刷作用,极易形成坑槽、松散以及深度的翻浆病害。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在较高温度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有一定的自愈能力,通过裂缝两侧面的沥青渗透与扩散作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其特征在于:由囊芯、囊壁、包裹材料与固体分散材料组成;所述囊芯储存于囊壁中,包裹材料将囊芯和囊壁包裹于其中;固体分散材料包裹于包裹材料外周;囊芯、囊壁、包裹材料与固体分散材料占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6‑12%、2‑5%、10‑14%及70‑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其特征在于:由囊芯、囊壁、包裹材料与固体分散材料组成;所述囊芯储存于囊壁中,包裹材料将囊芯和囊壁包裹于其中;固体分散材料包裹于包裹材料外周;囊芯、囊壁、包裹材料与固体分散材料占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6-12%、2-5%、10-14%及70-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囊芯的材质为用于修复沥青混凝土微裂缝的沥青再生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囊壁采用多孔膨胀珍珠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裹材料由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与分散剂组成;包裹材料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环氧树脂36-40%、固化剂28-32%、稀释剂28-32%及分散剂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裂缝自愈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分散剂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月琴,张宜洛,韩波,纪小平,杨自广,雷雨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