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杰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3048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6:30
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包括破窗器、安全带固定夹和刀片,所述安全固定夹夹持在安全带上,所述破窗器与安全带固定夹活动连接,刀片设于破窗器上,且刀片的刀刃部与安全带的边缘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紧急逃生工具将破窗器、安全带固定夹和刀片三种结构进行了巧妙的结合,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该紧急逃生工具日常挂载于安全带上,当遇到紧急情况下,可立刻拉出破窗器,而且在拉出破窗器的同时就能带动刀片划开安全带,然后对准玻璃压下,破窗器内的撞针即可自动击碎玻璃,让车内人员得以逃生,极大的提高了事故发生后车内人员安全逃生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在出现意外时乘客的最佳自救途径是破窗逃生,客车上均配套有安全锤作为应急逃生时的破窗器,现有的安全锤通常具有手柄与金属锥的小型手锤,使用者握持手柄后挥动安全锤需对玻璃的特定部位进行多次敲击才能将玻璃破碎,敲击的能量较小,遇到力气较小没有经验的乘客极难成功破窗逃生。通过加大安全锤的重量与手柄可以增加破窗效率,但是其体积大,不好放置,不易携带。而轿车通常并没有配备安全锤等破窗器,而且由于轿车内空间小,破窗器很难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如果同时出现了一些极端的情况,例如轿车落入水中,车内灌水;车辆自燃或因碰撞导致安全带锁死等需要紧急逃生的状况下,每快一秒,就多一分逃生机会,因此急需研发出一种能快速破窗逃生的紧急逃生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快速破窗逃生的紧急逃生工具。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包括破窗器、安全带固定夹和刀片,所述安全带固定夹夹持在安全带上,所述破窗器与安全带固定夹活动连接,刀片设于破窗器上,且刀片的刀刃部与安全带的边缘相抵。所述安全带固定夹包括下壳和底盖,底盖通过卡扣结构盖覆于下壳底面上,安全带被夹持于下壳和底盖之间,下壳底面与安全带接触的部位设有开口。所述破窗器包括具有空腔结构且一端封闭的主体支架和设于主体支架上的上壳,所述主体支架空腔内设有触发帽、复位弹簧、击发弹簧与撞针,所述撞针可摆动的固定于主体支架的封闭端的中心孔或邻近位置,撞针的撞击端设有撞针环扣,击发弹簧套设于撞针上且两端分别与撞针环扣和主体支架封闭端中心孔外围的斜面相抵;主体支架内侧设有一段凹槽,凹槽靠近复位弹簧的一侧面为斜坡面,在未触发状态,所述撞针环扣位于凹槽内;复位弹簧设于触发帽与主体支架封闭端之间;触发帽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设有供撞针弹出的通孔;触发帽在对应于主体支架的凹槽部位设有缺口,在击发弹簧被压缩时,撞针上的撞针环扣与触发帽缺口处边缘相抵,触发帽与主体支架之间设有止退构件。所述主体支架上靠近触发帽的一端设有U型保护结构,所述刀片设于保护结构内,且刀片可随着主体支架来回移动。所述主体支架封闭端设有导向孔和限位卡簧,撞针的固定末端设于导向孔内且经限位卡簧限位,所述击发弹簧朝缺口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止退构件包括设于触发帽两侧的止退钩,以及设于主体支架两侧对应位置上相配合的止退钩。所述下壳与上壳之间设有卡扣结构。所述下壳与上壳滑动连接。所述下壳对应触发帽的一端上设有容纳触发帽的帽盖结构。所述主体支架上还设有通讯、定位、报警、电子信息发布及电源模块,所述的通讯、定位、报警、电子信息发布及电源模块设于主体支架封闭端外延伸出的空腔结构内。有益结果:本技术设计紧急逃生工具将破窗器、安全带固定夹和刀片三种结构进行了巧妙的结合,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该紧急逃生工具日常挂载于安全带上,当遇到紧急情况下,可立刻拉出破窗器,而且在拉出破窗器的同时就能带动刀片划开安全带,然后对准玻璃压下,破窗器内的撞针即可自动击碎玻璃,让车内人员得以逃生,极大的提高了事故发生后车内人员安全逃生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挂载于安全带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盖与下壳固定安全带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拉出破窗器划开安全带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准备击碎玻璃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击碎玻璃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水平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横向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刀片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刀片结构局部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待击发时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击碎玻璃时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主体支架上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上壳上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止退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下壳,2为撞针顶尖,3为撞针环扣,4为安全带,5为底盖,6为卡扣,7为卡扣弹簧,8为触发帽,9为撞针,10为主体支架,11为击发弹簧,12为复位弹簧,13为限位卡簧,14为上壳,15为刀片,16为钢化玻璃,17为通讯、定位、报警、电子信息发布及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实施例1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包括破窗器、安全带固定夹和刀片15,安全带固定夹夹持在安全带4上(如图1所示),破窗器与安全带固定夹活动连接,刀片15设于破窗器上,且刀片15的刀刃部与安全带4的边缘相抵。实施例2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包括破窗器、安全带固定夹和刀片15,安全带固定夹包括下壳1和底盖5,底盖5通过卡扣6结构盖覆于下壳1底面上,安全带4被夹持于下壳1和底盖5之间,下壳1底面与安全带4接触的部位设有开口。破窗器与安全带固定夹的下壳1活动连接,刀片15设于破窗器上,且刀片15的刀刃部与安全带4的边缘相抵。实施例3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包括破窗器、安全带固定夹和刀片15。其中,安全带固定夹包括下壳1和底盖5,底盖5通过卡扣6结构盖覆于下壳1底面上,安全带4被夹持于下壳1和底盖5之间,下壳1底面与安全带4接触的部位设有开口。破窗器包括具有空腔结构且一端封闭的主体支架10和设于主体支架10上的上壳14,主体支架10空腔内设有触发帽8、复位弹簧12、击发弹簧11与撞针9,撞针9可摆动的固定于主体支架10的封闭端的中心孔或邻近位置,撞针9的撞击端设有撞针环扣3,击发弹簧11套设于撞针9上,且两端分别与撞针环扣3和主体支架10封闭端导向孔外围的斜面相抵;主体支架10内侧设有一段凹槽,凹槽靠近复位弹簧的一侧面为斜坡面,在未触发状态,撞针环扣3位于凹槽内;复位弹簧12设于触发帽8与主体支架10封闭端之间;触发帽8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设有供撞针9弹出的通孔;触发帽8在对应于主体支架10的凹槽部位设有缺口,在击发弹簧11被压缩时,撞针9上的撞针环扣3与触发帽8缺口处边缘相抵,触发帽8与主体支架10之间设有止退构件。破窗器与安全带固定夹的下壳1活动连接,主体支架10上靠近触发帽8的一端设有U型保护结构,所述刀片15设于保护结构内,刀片15的刀刃部与安全带4的边缘相抵,且刀片15可随着主体支架10来回移动。实施例4参照图6、7和8所示,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包括破窗器、安全带固定夹和刀片15。其中,安全带固定夹包括下壳1和底盖5,底盖5通过卡扣6结构盖覆于下壳1底面上,下壳1与底盖5接触的顶部边缘上还设有空腔,且空腔内设有便于上述卡扣6回弹的卡扣弹簧7,安全带4被夹持于下壳1和底盖5之间,下壳1底面与安全带4接触的部位设有开口。(如图2所示)。破窗器包括具有空腔结构且一端封闭的主体支架10和设于主体支架10上的上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窗器、安全带固定夹和刀片(15),所述安全带固定夹夹持在安全带上,所述破窗器与安全带固定夹活动连接,刀片(15)设于破窗器上,且刀片(15)的刀刃部与安全带的边缘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窗器、安全带固定夹和刀片(15),所述安全带固定夹夹持在安全带上,所述破窗器与安全带固定夹活动连接,刀片(15)设于破窗器上,且刀片(15)的刀刃部与安全带的边缘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固定夹包括下壳(1)和底盖(5),所述底盖(5)通过卡扣(6)结构盖覆于下壳(1)底面上,安全带被夹持于下壳(1)和底盖(5)之间,所述下壳(1)底面与安全带接触的部位设有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带上挂载的紧急逃生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窗器包括具有空腔结构且一端封闭的主体支架(10)和设于主体支架(10)上的上壳(14),所述主体支架(10)空腔内设有触发帽(8)、复位弹簧(12)、击发弹簧(11)与撞针(9),所述撞针(9)可摆动的固定于主体支架(10)的封闭端的中心孔或邻近位置,撞针(9)的撞击端设有撞针环扣(3),击发弹簧(11)套设于撞针(9)上,且两端分别与撞针环扣(3)和主体支架(10)封闭端中心孔外围的斜面相抵;主体支架(10)内侧设有一段凹槽,凹槽靠近复位弹簧的一侧面为斜坡面,在未触发状态,所述撞针环扣(3)位于凹槽内;复位弹簧(12)设于触发帽(8)与主体支架(10)封闭端之间;触发帽(8)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设有供撞针(9)弹出的通孔;触发帽(8)在对应于主体支架(10)的凹槽部位设有缺口,在击发弹簧(11)被压缩时,撞针(9)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