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杰专利>正文

一种头灯光感检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223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0
一种头灯光感检测结构,包括聚光部、遮光罩和光感元件,其中,聚光部设置于光感元件的前方,将外部的光线汇聚于光感元件处;遮光罩设置于光感元件和聚光部之间,屏蔽内部光源照射至光感元件;光感元件可以根据感应到的光的亮度给出光电参数,MCU芯片采集该光电参数并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专门的光感元件,配合透光部接收头灯外界的环境光,灵活对头灯的光源亮度进行调节,使得头灯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智能化地自动调节亮度,提高了实用性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节省电力,且避免头灯的光源长时间处于高亮工作状态,延长了使用寿命,避免了安全隐患;且结构设计比较简洁、紧密,在装配和防水上具有优越性。在装配和防水上具有优越性。在装配和防水上具有优越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灯光感检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头灯
,具体为一种头灯光感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头灯中,常设计有多个亮度档位,在使用者使用头灯的环境中,存在有不同距离、不同反射率的各种障碍物。如果使用者一直开启低亮档,在开阔的场景或者反射率低的场景会感觉不够亮,可能会看不清。如果使用者一直开启高亮档,在狭窄的场景或者反射率高的场景会感觉十分刺眼,甚至影响使用者的安全,使用者可能需要频繁切换档位来适应场景的变化。
[0003]因此,头灯亮度的自动调节功能具有确实的需求,现有的头灯亮度自动调节功能通常依靠感应环境光强度的光感元件来实现,但用于收集反射光线的光感透镜都独立于主透镜布置,或使用不透光的遮光罩隔离出一部分区域来布置,会带来结构设计、装配以及防水方面的难题。
[0004]经检索,公告号为CN 115183166 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光的移动照明设备,其通过设置用于汇聚外界射入光线的透镜,以光纤的接收光纤并引导至光感接收器,从而光感接收器能够将信号传递至驱动板以实现发光单元的降档。该专利技术将接收环境光的透镜与主体透镜融为一体,优化了结构设计,但其连接方式设计上不够紧密,且对于具体的光感检测调控功能,未做智能化的进一步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头灯光感检测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头灯的亮度挡位无法依据环境情况智能化地自动切换,且整体结构设计不够简洁、紧密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头灯光感检测结构,包括聚光部、遮光罩和光感元件,其中,聚光部设置于光感元件的前方,将外部的光线汇聚于光感元件处;遮光罩设置于光感元件和聚光部之间,屏蔽内部光源照射至光感元件;光感元件可以根据感应到的光的亮度,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光感元件被设置在一PCB板上,所述PCB板上还安装有MCU芯片,所述PCB板为所述光感元件和所述MCU芯片供电,所述PCB板可承载所述光感元件和所述MCU芯片之间的信号传输,且所述PCB板还可将所述MCU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
[0009]进一步地,所述聚光部被集成于一透镜上,所述透镜的聚光部的部分为凸透镜结构;
[0010]所述透镜的其他部分供头灯本身光线射出。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头灯光感检测结构还包括具有内陷空腔的壳体、遮光罩和灯板,所述透镜和所述壳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将所述灯板和所述遮光罩包覆在所述内陷空腔内;
[0012]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内陷空腔的对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灯板上具有第一透光孔,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陷空腔的表面具有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孔和所述光感元件在轴向上的位置均对齐于所述聚光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遮光罩一端接触并对齐所述聚光部,另一端通过一衬垫的垫圈间接接触灯板;
[0015]所述垫圈衬垫在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周围。
[0016]进一步地,所述灯板上具有光源,所述灯板为所述光源供电,并可传输控制信号至所述光源处。
[0017]进一步地,所述灯板与所述PCB板接通,可以传输电流和控制信号。
[0018]进一步地,所述光感元件具有不连续的多阶段触发阈值,对于接收到的光线,光的亮度每达到一阶段触发阈值时会产生不同的固定光电参数,所述MCU芯片通过采集所述光感元件的固定光电参数给出相对应的固定控制信号。
[0019]作为备选地,所述光感元件具有一触发阈值,对于接收到的光线,光的亮度达到该触发阈值之后,所述光感元件根据接收的光的亮度,实时地进行无极调节,给出实时光电参数,且所述MCU芯片通过采集所述光感元件的实时光电参数给出相对应的连续控制信号。
[0020]本技术通过设置专门的光感元件,配合透光部接收头灯外界的环境光,灵活对头灯的光源亮度进行调节,使得头灯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智能化地自动调节亮度,提高了实用性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节省电力,且避免头灯的光源长时间处于高亮工作状态,延长了使用寿命,避免了安全隐患;且结构设计比较简洁、紧密,在装配和防水上具有优越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头灯光感检测结构在头灯中的布局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头灯光感检测结构的透镜的背面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头灯光感检测结构的灯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头灯光感检测结构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头灯光感检测结构的光感原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透镜;11、聚光部;2、遮光罩;3、垫圈;4、灯板;41、第一透光孔;5、壳体;51、第二透光孔;6、PCB板;7、光感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003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
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部件或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部件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部件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部件或单元。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32]本技术提供一种头灯光感检测结构,如图1所示,实现光感检测的部分包括透镜1、遮光罩2和光感元件7,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适用该光感检测结构的头灯还包括其他组件:遮光罩2、垫圈3、灯板4、壳体5和PCB板6。垫圈3衬垫于遮光罩2和灯板4之间,透镜1和壳体将遮光罩2、垫圈3和灯板4包覆在内,光感元件7固定安装于PCB板6上,同时PCB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灯光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部、遮光罩和光感元件,其中,聚光部设置于光感元件的前方,将外部的光线汇聚于光感元件处;遮光罩设置于光感元件和聚光部之间,屏蔽内部光源照射至光感元件;光感元件可以根据感应到的光的亮度,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灯光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元件被设置在一PCB板上,所述PCB板上还安装有MCU芯片,所述PCB板为所述光感元件和所述MCU芯片供电,所述PCB板可承载所述光感元件和所述MCU芯片之间的信号传输,且所述PCB板还可将所述MCU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灯光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部被集成于一透镜上,所述透镜的聚光部的部分为凸透镜结构;所述透镜的其他部分供头灯本身光线射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灯光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灯光感检测结构还包括具有内陷空腔的壳体、遮光罩和灯板,所述透镜和所述壳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将所述灯板和所述遮光罩包覆在所述内陷空腔内;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内陷空腔的对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灯光感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上具有第一透光孔,所述壳体的所述内陷空腔的表面具有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