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水剂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1004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水剂的生产工艺,它采用磺化,水解,缩合,中和后出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严格控制减水剂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温度、酸度、加料速度、压力等因素,可以使整个工艺中产品的能耗大大降低,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生产周期由原来的202小时缩短为16小时,因此生产工艺时间大大缩短,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在配合阶段中使用的减水剂的生产工艺。在建筑行业中,减水剂是混凝土在配合阶段的不可缺少的配料,使其在配合过程中减少水的用量,水份在凝固阶段蒸发形成气孔,以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满足在施工中泵送、缓凝、早强、膨胀等要求。目前市面上采用减水剂,由于生产过程中原料消耗高,能耗大,工艺时间长,并且合格率低(一般为60%左右),因此成本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水剂的生产工艺。它在生产过程中原料消耗地,能耗小,生产工艺时间短,因此有合格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用以下措施实现的采用磺化,水解,缩合,中和后出成品,其特征在于a.磺化用工业萘加热到150℃-175℃下加酸进行磺化,以4-16升/分速度加入,恒温120-21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此时得到两种萘磺酸,一种是α-萘磺酸,另一种是β-萘磺酸。其中α-萘磺酸不稳定,通过水解将α-萘磺酸分解成萘和酸。b.水解在90℃-120℃下,以20-50升/分速度加水,恒温时间18-25分钟得到稳定的β-萘磺酸;c.缩合(目的及反应原理)用甲醛缩合,在70℃-110℃下,以0.2-0.8升/分速度加入甲醛,恒温时间180-210分钟,以使单个β-萘磺酸的连成链长为6个以上的β-萘磺酸;d.中和用烧碱进行中和,控制溶液的PH值为7-10左右,在80℃-120℃下,以0.1-1升/分的速度加入,恒温时间10-20分钟,以避免中和过程中产生喷料。其中用烧碱中和,使溶液呈弱碱性,以避免减水剂与水泥反应,并在中和过程中与萘磺酸反应产生萘磺酸钠,即最终产品。e.上述原料配比为(摩尔比)萘∶酸∶水∶甲醛=0.8-1.2∶1.0-1.4∶0.2-0.5∶0.6-1.0。本专利技术由于严格控制减水剂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温度、酸度、加料速度、压力等因素,可以使整个工艺中产品的能耗由原来的每生产1吨产品消耗煤气3000M3降低至目前的每生产1吨产品消耗煤气1500M3,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生产周期由原来的20小时缩短为16小时,因此生产工艺时间大大缩短,成本降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这些例子。实施例1按(摩尔比)萘∶酸∶水∶甲醛=1.2∶1.4∶0.2∶0.6的原料配比取料。首先,对工业萘进行加热后,在150℃以4升/分加硫酸磺化,酸度控制在PH=2,恒温120分钟;再以20升/分速度加水降温至90℃控制酸度为PH=5,恒温18分钟,使其产生水解;然后在70℃下以0.2升/分加甲醛,酸度控制在PH=5恒温180分钟,进行缩合;再在80℃下以0.1升/分的速度加烧碱进行中和,控制酸度为PH=8,恒温10分钟,得到(1).水产品(2).加热,用通常的干燥方法除去水份得到粉剂产品。实施例2按(摩尔比)萘∶酸∶水∶甲醛=1.2∶1.4∶0.2∶0.6的原料配比取料。首先,对工业萘进行加热后,在170℃以10升/分加硫酸磺化,酸度为PH=1,恒温180分钟;再以35升/分速度加水降温至110℃控制酸度为PH=4,恒温23分钟,使其产生水解;然后在80℃下以0.5升/分速度加甲醛,控制酸度为PH=7,恒温200分钟,进行缩合;再在11℃下以0.6升/分加烧碱进行中和,控制酸度为PH=10,恒温17分钟,得到(1).水产品(2).加热,用通常的干燥方法除去水份得到粉剂产品。实施例3按(摩尔比)萘∶酸∶水∶甲醛=0.8∶1∶0.5∶0.6的原料配比取料。首先,对工业萘进行加热后,在175℃以16升/分加硫酸磺化,酸度为PH=2,恒温210分钟;再以90升/分的速度加水降温至120℃控制酸度为PH=5,恒温25分钟,使其产生水解;然后在110℃下以0.8升/分加甲醛,控制酸度PH=5,恒温210分钟,进行缩合;再在120℃下以1升/分的速度加烧碱进行中和,控制酸度为PH=7,恒温20分钟,得到(1).水产品(2).加热用通常的干燥方法除去水份得到粉剂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减水剂的生产工艺,采用磺化,水解,缩合,中和后出成品,其特征在于a.磺化用工业萘加热到150℃-175℃下加硫酸进行磺化,以4-16升/分速度加入,恒温120-21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b.水解水在90℃-120℃下,以20-50升/分速度加入,恒温时间18-25分钟;c.缩合用甲醛缩合,在70℃-110℃下,以0.2-0.8升/分速度加入甲醛,恒温时间180-210分钟;d.中和用烧碱进行中和,控制溶液的PH值为7-10左右,在80℃-120℃下,以0.1-1升/分的速度加入,恒温时间10-20分钟;e.上述原料配比为(摩尔比)萘∶酸∶水∶甲醛=0.8-1.2∶1.0-1.4∶0.2-0.5∶0.6-1.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水剂的生产工艺,它采用磺化,水解,缩合,中和后出成品。本专利技术由于严格控制减水剂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温度、酸度、加料速度、压力等因素,可以使整个工艺中产品的能耗大大降低,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生产周期由原来的202小时缩短为16小时,因此生产工艺时间大大缩短,成本降低。文档编号C04B24/20GK1294096SQ9911733公开日2001年5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严华, 汪守林, 杨定群, 陈吉明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水剂的生产工艺,采用磺化,水解,缩合,中和后出成品,其特征在于a.磺化:用工业萘加热到150℃-175℃下加硫酸进行磺化,以4-16升/分速度加入,恒温120-21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b.水解:水在90℃-120℃下,以20- 50升/分速度加入,恒温时间18-25分钟;c.缩合:用甲醛缩合,在70℃-110℃下,以0.2-0.8升/分速度加入甲醛,恒温时间180-210分钟;d.中和:用烧碱进行中和,控制溶液的PH值为7-10左右,在80℃-120℃下, 以0.1-1升/分的速度加入,恒温时间10-20分钟;e.上述原料配比为(摩尔比)萘∶酸∶水∶甲醛=0.8-1.2∶1.0-1.4∶0.2-0.5∶0.6-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华汪守林杨定群陈吉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