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0359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在传动侧布置斜撑板部分,操作侧布置前置撑板,斜撑板部分和前置撑板配合动作;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能够沿着斜撑板的斜面滑动直至到达斜面与水平下底面交叉点所在的终点;前置撑板外轮廓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板面上开设半圆形通孔,使得中间辊能够从该半圆形通孔中轴向移动;板面左右侧各设置一个开孔,各侧开孔与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相对应;板面左右侧还各设置一个插杆,插杆水平穿过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上相应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空间小、结构精密、配置灵活,适应性强的优点,能较为轻松地适应十八辊冷轧机窗口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辊组合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换辊工艺的换辊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冷轧薄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我国冷轧薄板的成品质量不高,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不稳定,成品带钢表面质量、板形及尺寸精度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国内冷轧薄板生产规模小,装备水平低。就目前来看,十八辊冷轧机在不锈钢、高碳钢等高强度带钢生产上拥有较多业绩。近年来,国内主要不锈钢板带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引进十八辊冷轧机。十八辊机型组成的全连续、高生产率的不锈钢全连续轧制技术已经成为不锈钢生产的发展趋势。在十八辊冷轧机结构中,背衬系统位于工作辊与中间辊的两侧。在轧制时,机架两侧的侧支撑系统通过油缸将背衬系统靠紧工作辊,从而对工作辊起到支撑作用。当需要进行换辊时,侧支撑系统油缸缩回,但背衬系统在自重作用下且无外力拉动下无法自动张开,但换辊工艺要求背衬系统在换辊时必须张开一定的角度以保证与工作辊与中间辊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这样换辊时才能较为安全,不至于损伤辊面。因此,开发一种适应换辊工艺的连接装置成为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十八辊冷轧机窗口设备较多,如何能在狭小的空间内布置这种连接装置也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难题。本技术给出一套具有良好通用性和适应性的适应换辊工艺的连接装置,具有空间小、配置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换辊工艺的换辊组合装置,在轧机窗口设备繁多空间狭小的前提下实现灵活便利换辊,该装置具有空间小、配置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所述十八辊冷轧机中,中间辊固定弯辊块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辊进行弯辊;侧支撑系统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辊及背衬系统进行侧推与固定;背衬系统通过连接铰轴固定于中间辊装配的轴承座上,连接铰轴插入背衬系统并与背衬系统结为一体而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沿十八辊冷轧机工作辊轴向,在工作辊传动侧布置斜撑板部分,在工作辊操作侧布置前置撑板,斜撑板部分和前置撑板配合动作;斜撑板部分包括斜撑板、与连接铰轴固定为一体的连接铰轴套;斜撑板为具有竖向延伸板面的水平悬臂平板,水平悬臂平板的水平臂设置水平下底面,水平下底面与悬臂伸出端的竖向楔形钩体连接,使得竖向楔形钩体的侧向内斜面与水平下底面光滑过渡交叉;斜撑板水平悬臂尾端固定于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上;连接铰轴套固定在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上,使连接铰轴套、连接铰轴以及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成为一体并一致动作;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能够沿着斜撑板的斜面滑动直至到达斜面与水平下底面交叉点所在的终点;前置撑板外轮廓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水平长边大于竖直边;前置撑板竖直板面上以下长边中点为中心开设半圆形通孔,该半圆形通孔半径稍大于或等于中间辊辊外径使得前置撑板能够悬空跨设于中间辊上使得中间辊能够从该半圆形通孔中轴向移动;前置撑板竖直板面两侧以下方长边中线轴对称左右侧各设置一个开孔,各侧开孔与同侧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相匹配并能容纳该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通过;在各侧开孔下方,前置撑板竖直板面上左右侧各设置一个与竖直板面垂直并平行于连接铰轴的插杆,插杆与前置撑板形成为一体;前置撑板竖直板面沿工作辊轴向位于中间辊弯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之间,前置撑板上的插杆水平穿过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上相应的孔,并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靠近操作侧的外端面伸出一部分。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正常轧制时,侧支撑系统将背衬系统紧紧的靠紧工作辊,从而保证工作辊的水平刚度;需要换辊时,中间辊装配在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中的抬升油缸作用下竖直向上抬起,带动背衬系统同步向上移动;当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的圆柱面从下方接触至斜撑板的斜面时,由于中间辊装配一直沿抬升油缸竖直向上移动,而斜撑板固定于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上,在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斜面的斜向上方导向的作用下,背衬系统就会随着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的圆柱面往外旋转打开到设定角度;此时,在操作侧的换辊装置靠近,换辊装置上的夹持机构将前置撑板上的插杆夹持住后,沿插杆轴向往传动侧推进,直至将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插入至前置撑板上的开孔中,这样背衬系统的两侧的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都插入开孔中被锁定;中间辊装配和背衬系统两者无相对运动地沿换辊轨道被拉出机架窗口;当换辊装置将新中间辊装置及背衬系统推进换辊位后,新中间辊装置及背衬系统位于窗口内的换辊位,换辊装置上的夹持机构将前置撑板上的插杆再次夹持住后,将前置撑板沿中间辊窜辊轴承座相应的孔轴向向操作侧拉至设定距离,使前置撑板脱离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并保持距离,此时,背衬系统就会沿着到斜撑板的斜面绕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的圆柱面旋转,并缓慢地向中间辊靠近,直到到达工作辊相接触位置为止。上述技术方案中,前置撑板置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上,两个伸出插杆水平穿过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上相应的孔,并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靠近操作侧的外端面伸出一部分到操作侧靠近换辊装置;当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沿着斜撑板的斜面滑动直至到达斜面与水平下底面交叉点所在的终点时,前置撑板与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相结合将背衬系统锁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插杆焊接于前置撑板上形成一体。一种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所述十八辊冷轧机中,中间辊固定弯辊块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辊进行弯辊;侧支撑系统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辊及背衬系统进行侧推与固定;背衬系统通过连接铰轴固定于中间辊装配的轴承座上,连接铰轴插入背衬系统并与背衬系统结为一体而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沿十八辊冷轧机工作辊轴向,在工作辊传动侧布置斜撑板部分,在工作辊操作侧布置前置撑板,斜撑板部分和前置撑板配合动作;斜撑板部分包括斜撑板、与连接铰轴固定为一体的连接铰轴套;斜撑板为具有竖向延伸板面的水平悬臂平板,水平悬臂平板的水平臂设置水平下底面,水平下底面与悬臂伸出端的竖向楔形钩体连接,使得竖向楔形钩体的侧向内斜面与水平下底面光滑过渡交叉;斜撑板水平悬臂尾端固定于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上;连接铰轴套固定在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上,使连接铰轴套、连接铰轴以及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成为一体并一致动作;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能够沿着斜撑板的斜面滑动直至到达斜面与水平下底面交叉点所在的终点;前置撑板外轮廓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水平长边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所述十八辊冷轧机中,中间辊固定弯辊块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辊进行弯辊;侧支撑系统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辊及背衬系统进行侧推与固定;背衬系统通过连接铰轴固定于中间辊装配的轴承座上,连接铰轴插入背衬系统并与背衬系统结为一体而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沿十八辊冷轧机工作辊轴向,在工作辊传动侧布置斜撑板部分,在工作辊操作侧布置前置撑板,斜撑板部分和前置撑板配合动作;斜撑板部分包括斜撑板、与连接铰轴固定为一体的连接铰轴套;斜撑板为具有竖向延伸板面的水平悬臂平板,水平悬臂平板的水平臂设置水平下底面,水平下底面与悬臂伸出端的竖向楔形钩体连接,使得竖向楔形钩体的侧向内斜面与水平下底面光滑过渡交叉;斜撑板水平悬臂尾端固定于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上;连接铰轴套固定在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上,使连接铰轴套、连接铰轴以及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成为一体并一致动作;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能够沿着斜撑板的斜面滑动直至到达斜面与水平下底面交叉点所在的终点;前置撑板外轮廓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水平长边大于竖直边;前置撑板竖直板面上以下长边中点为中心开设半圆形通孔,该半圆形通孔半径稍大于或等于中间辊辊外径使得前置撑板能够悬空跨设于中间辊上使得中间辊能够从该半圆形通孔中轴向移动;前置撑板竖直板面两侧以下方长边中线轴对称左右侧各设置一个开孔,各侧开孔与同侧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相匹配并能容纳该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通过;在各侧开孔下方,前置撑板竖直板面上左右侧各设置一个与竖直板面垂直并平行于连接铰轴的插杆,插杆与前置撑板形成为一体;前置撑板竖直板面沿工作辊轴向位于中间辊弯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之间,前置撑板上的插杆水平穿过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上相应的孔,并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靠近操作侧的外端面伸出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所述十八辊冷轧机中,中间辊
固定弯辊块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辊进行弯辊;侧支撑系统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
辊及背衬系统进行侧推与固定;背衬系统通过连接铰轴固定于中间辊装配的轴承座上,连
接铰轴插入背衬系统并与背衬系统结为一体而同步转动;
其特征在于:沿十八辊冷轧机工作辊轴向,在工作辊传动侧布置斜撑板部分,在工作辊
操作侧布置前置撑板,斜撑板部分和前置撑板配合动作;
斜撑板部分包括斜撑板、与连接铰轴固定为一体的连接铰轴套;斜撑板为具有竖向延
伸板面的水平悬臂平板,水平悬臂平板的水平臂设置水平下底面,水平下底面与悬臂伸出
端的竖向楔形钩体连接,使得竖向楔形钩体的侧向内斜面与水平下底面光滑过渡交叉;斜
撑板水平悬臂尾端固定于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上;连接铰轴套固定在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
上,使连接铰轴套、连接铰轴以及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成为一体并一致动作;连接铰轴的
尾部伸出端能够沿着斜撑板的斜面滑动直至到达斜面与水平下底面交叉点所在的终点;
前置撑板外轮廓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水平长边大于竖直边;前置撑板竖直板面上以
下长边中点为中心开设半圆形通孔,该半圆形通孔半径稍大于或等于中间辊辊外径使得前
置撑板能够悬空跨设于中间辊上使得中间辊能够从该半圆形通孔中轴向移动;前置撑板竖
直板面两侧以下方长边中线轴对称左右侧各设置一个开孔,各侧开孔与同侧连接铰轴靠近
操作侧的一端相匹配并能容纳该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通过;在各侧开孔下方,前置
撑板竖直板面上左右侧各设置一个与竖直板面垂直并平行于连接铰轴的插杆,插杆与前置
撑板形成为一体;前置撑板竖直板面沿工作辊轴向位于中间辊弯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窜辊轴
承座之间,前置撑板上的插杆水平穿过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上相应的孔,并从中间辊窜辊轴
承座靠近操作侧的外端面伸出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正常轧制时,侧支撑系统将背衬系统紧紧的靠紧工作辊,从而保证工作辊的水平刚度;需
要换辊时,中间辊装配在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中的抬升油缸作用下竖直向上抬起,带动背衬
系统同步向上移动;当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的圆柱面从下方接触至斜撑板的斜面时,由
于中间辊装配一直沿抬升油缸竖直向上移动,而斜撑板固定于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上,在连
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斜面的斜向上方导向的作用下,背衬系统就会随着连接铰轴的尾部伸
出端的圆柱面往外旋转打开到设定角度;此时,在操作侧的换辊装置靠近,换辊装置上的夹
持机构将前置撑板上的插杆夹持住后,沿插杆轴向往传动侧推进,直至将连接铰轴靠近操
作侧的一端插入至前置撑板上的开孔中,这样背衬系统的两侧的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
端都插入开孔中被锁定;中间辊装配和背衬系统两者无相对运动地沿换辊轨道被拉出机架
窗口;
当换辊装置将新中间辊装置及背衬系统推进换辊位后,新中间辊装置及背衬系统位于
窗口内的换辊位,换辊装置上的夹持机构将前置撑板上的插杆再次夹持住后,将前置撑板
沿中间辊窜辊轴承座相应的孔轴向向操作侧拉至设定距离,使前置撑板脱离连接铰轴靠近
操作侧的一端并保持距离,此时,背衬系统就会沿着到斜撑板的斜面绕连接铰轴的尾部伸
出端的圆柱面旋转,并缓慢地向中间辊靠近,直到到达工作辊相接触位置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置撑板置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上,两个伸出插杆水平穿过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上相应的
孔,并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靠近操作侧的外端面伸出一部分到操作侧靠近换辊装置;当连
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沿着斜撑板的斜面滑动直至到达斜面与水平下底面交叉点所在的终
点时,前置撑板与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相结合将背衬系统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插杆焊接于前置撑板上形成一体。
5.一种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所述十八辊冷轧机中,中间辊
固定弯辊块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辊进行弯辊;侧支撑系统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
辊及背衬系统进行侧推与固定;背衬系统通过连接铰轴固定于中间辊装配的轴承座上,连
接铰轴插入背衬系统并与背衬系统结为一体而同步转动;
其特征在于:沿十八辊冷轧机工作辊轴向,在工作辊传动侧布置斜撑板部分,在工作辊
操作侧布置前置撑板,斜撑板部分和前置撑板配合动作;
斜撑板部分包括斜撑板、与连接铰轴固定为一体的连接铰轴套;斜撑板为具有竖向延
伸板面的水平悬臂平板,水平悬臂平板的水平臂设置水平下底面,水平下底面与悬臂伸出
端的竖向楔形钩体连接,使得竖向楔形钩体的侧向内斜面与水平下底面光滑过渡交叉;斜
撑板水平悬臂尾端固定于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上;连接铰轴套固定在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
上,使连接铰轴套、连接铰轴以及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成为一体并一致动作;连接铰轴的
尾部伸出端能够沿着斜撑板的斜面滑动直至到达斜面与水平下底面交叉点所在的终点;
前置撑板外轮廓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水平长边大于竖直边;前置撑板竖直板面沿工
作辊轴向位于中间辊窜辊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国平尉强艾晶朱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