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8090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随动器上盖螺母通过外螺纹安装在随动器上,随动器上盖螺母与随动器的结合面处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冲铆凹槽。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随动器上盖螺母通过外螺纹安装在随动器上之后,随动器上盖螺母的外端不高于随动器上安装孔的外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冲铆结构,实现随动器上盖螺母的防松,一次冲铆完成防松,操作简单;与现有的连接结构相比,随动器上盖螺母的厚度变薄,重量减轻0.5-0.6Kg;减少了一个零件(背紧螺母),降低成本至少10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转向随动器中,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随动器上盖螺母1安装在随动器3上,通过一个背紧螺母2安装在随动器上盖螺母1的外伸端上防松,避免随动器上盖螺母1松动。这种结构存在的缺点:连接零件多、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零件数目、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随动器上盖螺母通过外螺纹安装在随动器上,其特征在于:随动器上盖螺母与随动器的结合面处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冲铆凹槽。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随动器上盖螺母通过外螺纹安装在随动器上之后,随动器上盖螺母的外端不高于随动器上安装孔的外端面。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限定:随动器上盖螺母与随动器的结合面处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3-6个冲铆凹槽。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方法:把随动器上盖螺母旋入随动器,然后在随动器上盖螺母和随动器结合面处进行冲铆,破坏配合处螺纹,达到防松效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冲铆结构,实现随动器上盖螺母的防松,一次压铆完成防松,操作简单;与现有的连接结构相比,随动器上盖螺母的厚度变薄,重量减轻0.5-0.6Kg;减少了一个零件(背紧螺母),降低成本至少10元/件。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随动器上盖螺母的结构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背紧螺母的结构图。图3是现有技术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随动器上盖螺母的主视图。图5是图4中沿A-A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图。图7是图6中冲铆凹槽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7所示,一种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随动器上盖螺母4通过外螺纹安装在随动器5上,随动器上盖螺母与随动器的结合面处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冲铆凹槽6。如图6所示,随动器上盖螺母通过外螺纹安装在随动器上之后,随动器上盖螺母的外端不高于随动器上安装孔的外端面。因而,本专利技术中的随动器上盖螺母4比现有技术中的随动器上盖螺母1的厚度变薄,从而减轻了重量。如图6所示,随动器上盖螺母与随动器的结合面处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3-6个冲铆凹槽,这样是优化的结构,即达到了可靠的防松效果,又便于实际操作。如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的随动器上盖螺母4,在外端面设有减重腔,减重腔中设有加强筋,这样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了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随动器上盖螺母通过外螺纹安装在随动器上,其特征在于:随动器上盖螺母与随动器的结合面处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冲铆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随动器上盖螺母通过外螺纹安装在随动器上,其特征在于:随动器上盖螺母与随动器的结合面处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冲铆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动器上盖螺母在随动器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对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伦李群辉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