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GR导流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7646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EGR导流管结构,其包括导流管、第一阀座以及第二阀座,导流管的第一端与第一阀座相连;第二阀座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贯穿第二阀座;连接孔与导流管的第二端同轴设置;第二端设置在连接孔的一端,连接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二端相对应的磁性螺塞;第二阀座的一侧设置有与连接孔相连通的出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EGR导流管结构,其气体经过上述杂质过滤过程后,从第二阀座的出气孔流出的气体将具有较高的清洁度,较好地解决了从催化器前引出EGR气体时的杂质过滤问题;同时,冷凝水也将聚集在连接孔的最低位置,即磁性螺塞的上方空腔处,只需定期卸下磁性螺塞,就能够对杂质和冷凝水进行清理,从而较好地解决了EGR管路的排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EGR导流管结构
技术介绍
EGR技术(ExhaustGas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技术),是指将部分燃烧后的废气导入进气歧管,并送入发动机的缸内参与燃烧,通过废气降低缸内燃烧温度,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同时通过引入废气,还能够优化节气门开度,降低泵气损失,从而达到降油耗的目的。EGR气体从排气歧管的引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催化器前引出,一种从催化器后引出。从催化器后引出时,由于气体已经经过催化器的过滤,一般含有较少的杂质,对发动机的影响较小;从催化器前引出时,由于未经过催化器的过滤,此时气体中的杂质较多,并且通常会有一些不易燃烧的物质,如果直接引入缸内,会造成拉缸、气门密封不严、活塞撞气门等问题,最终造成发动机损坏。因此,设计一种EGR导流管,以解决从催化器前引出EGR气体时的杂质过滤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由于EGR气体是从排气歧管引入进气歧管,根据发动机的布置,一般引出位置高于引入位置,由于气体温度逐渐降低,EGR管路中会存在冷凝水,如果没有合适的排出路径,冷凝水积攒较多时,会影响EGR管路的流通能力。因此,设计一种E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EGR导流管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EGR导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导流管、第一阀座以及第二阀座,所述导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阀座相连;所述第二阀座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二阀座;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导流管的第二端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一端,所述连接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端相对应的磁性螺塞;所述第二阀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连通的出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GR导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导流管、第一阀座以及第二阀座,所述导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阀座相连;所述第二阀座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二阀座;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导流管的第二端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一端,所述连接孔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端相对应的磁性螺塞;所述第二阀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连通的出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导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连接孔上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导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包括与所述第一阀座相连的第一管、与所述第二阀座相连的第二管;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之间通过弯管相连;所述第一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在90度至180度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GR导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的轴线与所述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芳影张应兵叶志伟章家续欧阳彩云邱若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