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防腐导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8331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口防腐导流结构,包括本体、支撑板、球体以及上球座,在本体内部开有进液孔,支撑板固定在进液孔的下部,上球座固定在进液孔上部且其内部与进液孔连通,在支撑板中部设置有支撑轴,弹簧套设在支撑轴上,在支撑板上开有多个小孔,弹簧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底部与支撑轴顶端留有间隙,下球座固定在限位板上,在球体中部开有与进液孔连通的通孔;连接轴转动设置在套筒内,连接轴的端部与球体上部连接。通过调节机构对进液孔的连通截面大小的调节,使得上窜的油气被阻挡,防止油气流上窜引起的井口溢流或是井涌事故的扩大化,避免了井控失调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口防腐导流结构。
技术介绍
在天然气井开采的钻进施工作业时,地层流体(油气和水)不可避免的进入井筒,一般情况下,进入井筒内的地层流体通过将重泥浆通过压井管汇压入井内。当钻进遇异常高压油气地层时,高压油气地层的油气流在压力作用下上窜并带动泥浆一起汇至井口,油气流的上窜引起钻井故障,轻者导致井口溢流或井涌,重者会造成井控失控,通常情况下,容易引起井喷事故,并且高压油气层的压井作业不易进行,扰乱钻井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口防腐导流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钻遇异常高压油气地层时存在的易引起井喷和不易进行高压油气层的压井作业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井口防腐导流结构,包括本体、支撑板、球体以及上球座,在所述本体内部开有进液孔,所述支撑板固定在进液孔的下部,上球座固定在进液孔上部且其内部与进液孔连通,在支撑板中部设置有支撑轴,弹簧套设在支撑轴上,在支撑板上开有多个小孔,弹簧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底部与支撑轴顶端留有间隙,所述支撑轴上端设置有弹性的锥尖,限位板底面嵌有正对锥尖的橡胶块,下球座固定在限位板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口防腐导流结构,包括本体(1)、支撑板(9)、球体(5)以及上球座(13),在所述本体(1)内部开有进液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固定在进液孔(3)的下部,上球座(13)固定在进液孔(3)上部且其内部与进液孔(3)连通,在支撑板(9)中部设置有支撑轴(8),弹簧(7)套设在支撑轴(8)上,在支撑板(9)上开有多个小孔(10),弹簧(7)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16),且限位板(16)底部与支撑轴(8)顶端留有间隙,所述支撑轴(8)上端设置有弹性的锥尖(18),限位板(16)底面嵌有正对锥尖(18)的橡胶块(17),下球座(6)固定在限位板(16)上,所述上球座(13)与下球座(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口防腐导流结构,包括本体(1)、支撑板(9)、球体(5)以及上球座(13),在所述本体(1)内部开有进液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固定在进液孔(3)的下部,上球座(13)固定在进液孔(3)上部且其内部与进液孔(3)连通,在支撑板(9)中部设置有支撑轴(8),弹簧(7)套设在支撑轴(8)上,在支撑板(9)上开有多个小孔(10),弹簧(7)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16),且限位板(16)底部与支撑轴(8)顶端留有间隙,所述支撑轴(8)上端设置有弹性的锥尖(18),限位板(16)底面嵌有正对锥尖(18)的橡胶块(17),下球座(6)固定在限位板(16)上,所述上球座(13)与下球座(6)之间形成一个球形的防喷腔体,球体(5)转动设置在所述防喷腔体内,且在所述球体(5)中部开有与进液孔(3)连通的通孔(4);还包括调节机构(14),所述调节机构(14)包括贯穿本体(1)侧壁的套筒(141)和连接轴(142),所述连接轴(142)转动设置在套筒(141)内,所述连接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忠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国光电子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