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伺服装置和涡轮增压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7222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8 15:32
为了减轻来自涡轮增压器(1)的热量对行程传感器(13)的影响,在涡轮增压器(1)的中央壳体(4)与行程传感器(13)之间的部位配置隔热部(20),在隔热部(20)设置有被供给冷却水的板状的冷却水路(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伺服装置和涡轮增压器
技术介绍
在涡轮增压器中有时设置有液压伺服装置。液压伺服装置包括:以相对于装置主体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的伺服活塞、以及检测伺服活塞相对于装置主体的移动量的行程传感器,液压伺服装置具有通过伺服活塞的移动来改变涡轮增压器的废气通路面积的功能。行程传感器包括:设置于伺服活塞的可动件、以及设置于装置主体的固定件,通过由固定件检测可动件的移动,来检测伺服活塞相对于装置主体的移动量。利用设置有这种液压伺服装置的涡轮增压器,通过改变废气通路面积来改变对涡轮供给废气的供给流速。因此,例如在发动机的低转速范围内,也能够通过减小通路面积来增大对涡轮供给废气的供给流速,提高涡轮的旋转能,因此能够提高压缩机的增压能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98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具备液压伺服装置的涡轮增压器中,为了能一直获得最佳增压能力,如何能够精确地控制伺服活塞的位置成为重要问题。然而,由于废气流过的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运转期间内持续维持在高温状态,所以行程传感器的温度也会升高,可能对输出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通过在装置主体内使油在收容可动件的腔内循环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在应用于排气量较大的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中,所产生的热量会更多。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液压伺服装置,在将其设置于排气量较大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涡轮增压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热量对行程传感器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伺服装置和涡轮增压器,能够减轻热量对行程传感器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压伺服装置,其包括:伺服活塞,其相对于装置主体沿着轴心方向移动;以及行程传感器,其检测上述伺服活塞相对于上述装置主体的移动量,通过使上述伺服活塞与所施加的液压对应地移动,来改变对涡轮增压器的涡轮供给废气的供给流速,其中,在上述涡轮增压器与上述行程传感器之间的部位设置有被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路。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的液压伺服装置中,在上述行程传感器周围的部位设置有隔热部,上述隔热部具备上述冷却水路。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的液压伺服装置中,上述冷却水路包括设置在上述隔热部的厚壁内部的板状的空间。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的液压伺服装置中,上述行程传感器包括:可动件,其设置在上述伺服活塞的一端部;以及固定件,其配置在上述装置主体中上述可动件周围的部位,检测上述可动件相对于上述装置主体的位置变化,在上述装置主体,在保持上述固定件的传感器保持部中作为与上述涡轮增压器之间的连结部分的部位设置上述冷却水路。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的液压伺服装置中,上述行程传感器包括:可动件,其设置在上述伺服活塞的一端部;以及固定件,其配置在上述装置主体中上述可动件周围的部位,检测上述可动件相对于上述装置主体的位置变化,在上述装置主体,在保持上述固定件的传感器保持部中作为与上述涡轮壳体之间的连结部分的部位设置上述冷却水路,并且在厚壁内部具有上述冷却水路的隔热部以覆盖上述行程传感器周围的方式设置,上述装置主体的上述冷却水路与上述隔热部的上述冷却水路彼此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的液压伺服装置中,上述行程传感器包括:可动件,其设置在上述伺服活塞的一端部;以及固定件,其配置在上述装置主体中上述可动件周围的部位,检测上述可动件相对于上述装置主体的位置变化,上述隔热部以覆盖上述固定件周围的部位以及上述伺服活塞的轴心延长线上的部位的方式构成,至少在上述固定件周围的部位具有上述冷却水路。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涡轮增压器,其在收容压缩机的压缩机壳体与上述涡轮壳体之间设置有中央壳体,上述中央壳体通过轴承以安装有上述压缩机和上述涡轮的轴能够旋转的方式对其支承,并且在上述轴承周围的部位设置有被供给冷却水的壳体用冷却水路,上述液压伺服装置以上述冷却水路与上述壳体用冷却水路连接的状态安装于上述中央壳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行程传感器周围的、与涡轮增压器之间的部位设置有被供给有冷却水的冷却水路,因此能够实现行程传感器整体的冷却,在应用于排气量较大的发动机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热量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液压伺服装置的涡轮增压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涡轮增压器和液压伺服装置的截面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涡轮增压器的截面侧视图。图4是从左侧观察图1所示的涡轮增压器所使用的液压伺服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是从后方侧观察图4所示的液压伺服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是从后部壁侧观察图3所示的液压伺服装置的隔热部的后部截面立体图。图7是从后部壁侧观察图3所示的液压伺服装置的隔热部的侧部截面立体图。符号说明1涡轮增压器2涡轮壳体2a涡轮3压缩机壳体3a压缩机4中央壳体4a壳体用冷却水路5轴承6轴10液压伺服装置11装置主体11c传感器保持部12伺服活塞13行程传感器13A可动件13B固定件20隔热部30冷却水路31冷却水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压伺服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各图所示的箭头X、箭头Y、箭头Z表示相同方向。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可将箭头X设为前后方向的前方(相反方向为后方),箭头Y设为左右方向的左方(相反方向为右方),箭头Z设为上下方向的上方(相反方向为下方)来进行说明。图1和图2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液压伺服装置的涡轮增压器。这里例示的涡轮增压器1以搭载于排气量较大的发动机(例如排气量为23,000cc以上的柴油发动机)为前提而构成,在收容涡轮2a的涡轮壳体2与收容压缩机3a的压缩机壳体3之间设置有中央壳体4。如图3所示,中央壳体4通过轴承5以轴6能够旋转的方式对其支承。图中没有示出,不过在轴6的一端部安装有涡轮2a,在另一端部安装有压缩机3a。在中央壳体4中轴承5周围的部位设置有壳体用冷却水路4a。壳体用冷却水路4a是在下端部具有取水口4b且在上端部具有排水口4c的水密空间。在该壳体用冷却水路4a,取水口4b与供水管路L1连接,排水口4c与排水管路L2连接。供水管路L1连接在取水口4b与未图示的由发动机驱动的水泵的排出口之间,排水管路L2连接在排水口4c与散热器(未图示)的入口之间。即,在发动机驱动水泵的情况下,冷却水在中央壳体4的壳体用冷却水路4a中循环供给。这样,利用使冷却水循环供给于中央壳体4的壳体用冷却水路4a的涡轮增压器1,润滑油不会暴露在高温下,轴承5与轴6之间一直由润滑油进行润滑,因此在轴承5与轴6之间不会产生热粘或异常磨损。此外,如图2所示,在中央壳体4的前方的表面4d安装有液压伺服装置10。如图4所示,液压伺服装置10在装置主体11中具有伺服活塞12和行程传感器13。伺服活塞12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在设置于装置主体11的基部11a的缸孔11b中。图中虽未示出,不过伺服活塞12通过连接机构与涡轮增压器1的可动部件15(参照图2)连结。可动部件15与伺服活塞12的移动量对应地动作,使设置于涡轮壳体2的废气通路2b的开口面积变化。从图4也可以明确的是,在装置主体11的基部11a中在缸孔11b的上端部设置有传感器保持部11c,其具有呈大致矩形的外形形状。传感器保持部11c具有与缸孔11b嵌合的止动部11d。伺服活塞12通过与该传感器保持部11c的止动部11d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压伺服装置和涡轮增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伺服装置,其包括:伺服活塞,其相对于装置主体沿着轴心方向移动;以及行程传感器,其检测所述伺服活塞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移动量,通过使所述伺服活塞与所施加的液压对应地移动,来改变对涡轮增压器的涡轮供给废气的供给流速,所述液压伺服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涡轮增压器与所述行程传感器之间的部位设置有被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液压伺服装置,其包括:伺服活塞,其相对于装置主体沿着轴心方向移动;以及行程传感器,其检测所述伺服活塞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移动量,通过使所述伺服活塞与所施加的液压对应地移动,来改变对涡轮增压器的涡轮供给废气的供给流速,所述液压伺服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涡轮增压器与所述行程传感器之间的部位设置有被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伺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程传感器周围的部位设置有隔热部,所述隔热部具备所述冷却水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伺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路包括设置在所述隔热部的厚壁内部的板状的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伺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传感器包括:可动件,其设置在所述伺服活塞的一端部;以及固定件,其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中所述可动件周围的部位,检测所述可动件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位置变化,在所述装置主体,在保持所述固定件的传感器保持部中作为与所述涡轮增压器之间的连结部分的部位设置所述冷却水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伺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传感器包括:可动件,其设置在所述伺服活塞的一端部;以及固定件,其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折田哲生村中悠纪铃木重守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