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管理系统,所述充电管理系统包括:充电底座、以及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USB充电单元、底座充电单元以及充电电池,USB充电单元、底座充电单元分别与充电电池相连;所述充电电池底部、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一面设置有底座充电触点,所述充电电池侧面设置有USB充电触点;当所述充电底座中的触点与所述充电电池的底座充电触点接触时,所述底座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底座充电。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管理系统,使得无需拆卸充电电池即可直接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便于用户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大多数移动终端既支持USB充电,又支持将充电电池与移动终端分离后采用底座充电方式单独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采用USB充电接口对电池进行充电,仅需将USB充电接口插入移动终端中的特定接口中即可对充电电池进行供电。而现有的另一种充电方式,每次充电均需要将移动终端外壳取下,然后将充电电池从移动终端内取出,使电池与移动终端分离,再使用充电底座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当充电电池充电充满电后,再将充电电池安装到移动终端上,操作过程繁琐,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使用过程中,若频繁的将充电电池从移动终端内分离,还可能损坏充电电池或移动终端,缩短电池或者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时,由于需要对电池进行拆卸、安装,而导致的操作过程繁琐、以及缩短电池或者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管理系统,所述充电管理系统包括:充电底座、以及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USB充电单元、底座充电单元以及充电电池,USB充电单元、底座充电单元分别与充电电池相连;所述充电电池底部、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一面设置有底座充电触点,所述充电电池侧面设置有USB充电触点;所述充电底座中设置有与所述充电电池中的底座充电触点相匹配的触点;当所述USB触点与USB充电器的充电接口接触时,所述USB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USB充电;当所述充电底座中的触点与所述充电电池的底座充电触点接触时,所述底座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底座充电。优选地,所述充电电池中的底座充电触点个数为四个,所述充电底座中也设置有四个触点。优选地,所述充电电池的四个触点分别为:第一正极触点、第一负极触点、第一电压检测触点、第一温度电阻触点。优选地,对移动终端进行底座充电过程中,所述第一电压检测触点检测所述充电电池当前电压,当检测到所述充电电池当前电压超过预设值后,切断底座充电单元的供电操作。优选地,对移动终端进行底座充电过程中,所述第一温度电阻触点检测温度电阻的当前电阻,当检测到所述温度电阻的当前电阻超过预设阻值后,切断底座充电单元的供电操作。优选地,所述充电底座中设置的与所述充电电池相匹配的四个触点,分别为:第二正极触点、第二负极触点、第二电压检测触点、第二温度电阻触点;对移动终端进行底座充电过程中,所述第二温度电阻触点检测温度电阻的当前电阻,当检测到所述温度电阻的当前电阻超过预设阻值后,切断充电底座的供电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管理系统,在充电管理系统中设置有两种充电电路,当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判断接收到的充电事件的类型,当所属类型为底座充电时,切换为底座充电电路执行充电操作,当为USB充电时,切换USB充电电路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充电方案,在进行底座充电时,无需拆卸充电电池即可直接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便于用户操作。由于每次进行底座充电,均无需对电池进行拆卸,因此,能够避免因频繁拆卸充电电池对充电电池以及移动终端造成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充电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充电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充电管理系统包括:充电底座101、以及移动终端102,移动终端包括:USB充电单元1021、底座充电单元1022以及充电电池1023,USB充电单元1021、底座充电单元1022分别与充电电池1023相连。充电电池1023底部、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一面设置有底座充电触点,充电电池侧面设置有USB充电触点。由于底座充电触点设置于充电电池1023底部,在附图1中充电电池1023底部已被遮挡,因此底座充电触点在附图1中未标注,同理由于附图1中充电电池为平面图,因此充电电池侧面设置的USB充电触点也未在附图1中标注。充电底座101中设置有与充电电池1023中的底座充电触点相匹配的触点。充电底座101中设置的底座充电触点个数与充电电池底座充电触点个数相同。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触点个数以及触点排列顺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例如:触点个数可以为4个、3个等。充电底座上充电触点排列可以设置在底座的底面外表面上。当USB触点与USB充电器的充电接口接触时,USB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USB充电。USB充电单元1021、底座充电单元1022中均分别设置有曲线电路。其中,底座充电单元1022中设置有底座充电电路曲线,USB充电单元1021设置有USB充电曲线。其中,当底座充电单元1022内的检测芯片识别到为底座充电时,则调用底座充电电路曲线,对底座充电时的电池电量进行分析。当USB充电单元1021的检测芯片识别到为USB充电类型时,则调用USB充电电路,对使用USB充电时的电池电量进行分析。当充电底座101中的触点与充电电池的底座充电触点接触时,底座充电单元1022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102进行底座充电。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移动终端内设置有相应的判断芯片或者预先烧写有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当对移动终端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时,判断芯片或者计算机程序根据所接收的充电类型,判断充电所述的类型。所属类型包括两种:一种为底座充电类型,一种为USB充电类型。当USB触点与USB充电器的充电接口接触时,判断芯片判断的类型为USB充电类型,此时,判断芯片或者计算机程序向USB充电单元发送充电信号,调用USB充电单元对移动终端内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USB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USB充电。充电底座中的触点与充电电池的底座充电触点接触时,判断芯片或者计算机程序向底座充电单元发送充电信号,调用底座充电单元对移动终端内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底座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底座充电。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管理系统,在充电管理系统中设置有两种充电单元,当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当USB触点与USB充电器的充电接口接触时,USB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USB充电;当充电底座中的触点与充电电池的底座充电触点接触时,底座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充电方案,在进行底座充电时,无需拆卸充电电池即可直接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便于用户操作。由于每次进行底座充电,均无需对电池进行拆卸,因此,能够避免因频繁拆卸充电电池对充电电池以及移动终端造成的损坏。实施例二依然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一种充电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充电电池包含4个底座充电触点、充电底座中也设置有四个触点为例,对本技术的充电管理系统进行说明。本技术的充电管理系统包括:充电底座101、以及移动终端102;移动终端包括:USB充电单元1021、底座充电单元1022以及充电电池1023,USB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系统包括:充电底座、以及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USB充电单元、底座充电单元以及充电电池,USB充电单元、底座充电单元分别与充电电池相连;所述充电电池底部、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一面设置有底座充电触点,所述充电电池侧面设置有USB充电触点;所述充电底座中设置有与所述充电电池中的底座充电触点相匹配的触点;当所述USB触点与USB充电器的充电接口接触时,所述USB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USB充电;当所述充电底座中的触点与所述充电电池的底座充电触点接触时,所述底座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底座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系统包括:充电底座、以及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USB充电单元、底座充电单元以及充电电池,USB充电单元、底座充电单元分别与充电电池相连;所述充电电池底部、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外壳的一面设置有底座充电触点,所述充电电池侧面设置有USB充电触点;所述充电底座中设置有与所述充电电池中的底座充电触点相匹配的触点;当所述USB触点与USB充电器的充电接口接触时,所述USB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USB充电;当所述充电底座中的触点与所述充电电池的底座充电触点接触时,所述底座充电单元接收充电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底座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中的底座充电触点个数为四个,所述充电底座中也设置有四个触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的四个触点分别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昀,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