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旁光伏电力与供电网电力轮换供电的水上浮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4737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码头旁光伏电力与供电网电力轮换供电的水上浮动充电桩,属于充电桩应用技术领域。在码头上的中间安装供电板,在供电板的右方安装配电间乙、供电网,在供电板的左方安装配电间甲、逆变器、控制器、太阳能电池。太阳照射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通过导电线、控制器、逆变器、配电间甲和供电板向水上浮动充电桩供电。从供电网输出的电流通过导电线、配电间乙和供电板向水上浮动充电桩供电。转动电极搭片与可轮换电极甲接通电路时,由光伏组件向水上浮动充电桩供电,转动电极搭片与可轮换电极乙接通电路时,由供电网向水上浮动充电桩供电。安装在水上浮动充电桩左侧的浮筒甲和智能航行系统可以带动水上浮动充电桩在水面上移动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码头旁光伏电力与供电网电力轮换供电的水上浮动充电桩,属于充电桩应用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少码头周围地区的空气污染,航行在水面上的、用柴油机提供航行动力的货船和客轮开始改用电动机提供航行动力,电动货船和电动客轮的出现,要求水面上有水上浮动充电桩向水上用电户提供充电服务。向水上浮动充电桩提供的电力中既要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清洁能源电力,也要有保持电压稳定的常规电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码头旁光伏电力与供电网电力轮换供电的水上浮动充电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础。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航行在水面上的柴油机船的排碳量是大的,污染环境是严重的,必须用电动船逐步取代柴油机船。发展电动船需要提供水上浮动充电桩,并向水上浮动充电桩供应电压稳定的、包含部分清洁能源的可靠电力。在码头上的中间安装供电板,在供电板上分开安装固定电极、可轮换电极甲和可轮换电极乙,固定电极上的电极搭片只与可轮换电极甲或可轮换电极乙中的一个可轮换电极接通电路。光伏电力或供电网电力都是通过电极搭片、固定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码头旁光伏电力与供电网电力轮换供电的水上浮动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码头旁光伏电力与供电网电力轮换供电的水上浮动充电桩,其特征是,由智能航行系统(1)、浮筒甲(2)、水上浮动充电桩(3)、浮筒乙(4)、防水绝缘罩壳(5)、充电桩壳体(6)、存储器(7)、导电线(8)、控制电路(9)、信息传输线(10)、计算机(11)、输入电流的防水密封插口(12)、输出电流的防水密封插口(13)、顶盖(14)、挡浪围板(15)、排水孔(16)、用电户(17)、防水电缆(18)、供电板(20)、固定电极(21)、可轮换电极甲(22)、电极搭片(23)、配电间甲(24)、逆变器(25)、控制器(26)、太阳能电池(27)、可轮换电极乙(28)、配电间乙(29)、供电网(30)共同...

【技术特征摘要】
1.码头旁光伏电力与供电网电力轮换供电的水上浮动充电桩,其特征是,由智能航行系统(1)、浮筒甲(2)、水上浮动充电桩(3)、浮筒乙(4)、防水绝缘罩壳(5)、充电桩壳体(6)、存储器(7)、导电线(8)、控制电路(9)、信息传输线(10)、计算机(11)、输入电流的防水密封插口(12)、输出电流的防水密封插口(13)、顶盖(14)、挡浪围板(15)、排水孔(16)、用电户(17)、防水电缆(18)、供电板(20)、固定电极(21)、可轮换电极甲(22)、电极搭片(23)、配电间甲(24)、逆变器(25)、控制器(26)、太阳能电池(27)、可轮换电极乙(28)、配电间乙(29)、供电网(30)共同组成码头旁光伏电力与供电网电力轮换供电的水上浮动充电桩;在码头上的高地的中间安装供电板(20),在供电板(20)的下部的中间安装固定电极(21),在供电板(20)的上部的右侧安装可轮换电极乙(28),在供电板(20)的上部的左侧安装可轮换电极甲(22),在供电板(20)的右方安装配电间乙(29)和供电网(30),在供电板(20)的左方自右向左依次安装配电间甲(24)、逆变器(25)、控制器(26)、太阳能电池(27),在码头的前方、水上浮动充电桩(3)浮动在水面(19)上,在水上浮动充电桩(3)的浮筒乙(4)上表面的周围安装竖立的挡浪围板(15),在挡浪围板(15)的底部的不同方向分别开设4个—8个排水孔(16),在挡浪围板(15)内的中心位置安装充电桩壳体(6),在充电桩壳体(6)的外围安装防水绝缘罩壳(5),在充电桩壳体(6)内的下部安装控制电路(9),在充电桩壳体(6)的上部的左侧安装输入电流的防水密封插口(12),在充电桩壳体(6)的上部的右侧安装输出电流的防水密封插口(13),在充电桩壳体(6)的内部的上部安装计算机(11),在充电桩壳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