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蓬松度床式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9644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4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蓬松度床式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棕榈纤维、水稻秸秆、玉米淀粉、甘油、乙二醇、5~8wt%NaOH溶液、花生渣、蚕豆壳、石膏粉、南瓜粉、笋壳、腐殖土、椰肉渣、蚕沙、西瓜皮、粘土、石英砂、大豆壳、硫酸铵和适量的水;运用传统床式培养的方式培养双孢菇,床式培养的最大缺点在于,培养基太大,对于双孢菇这种地生菌丝不发达的食用菌来说很难实现营养成分的全方位利用,发明专利技术因此加入了塑化的秸秆纤维,网格状结构的纤维充当了食用菌菌丝体的效果,同时兼具吸水的效果,其极高的韧性可以长时间保持培养基结构上的疏松,防止板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培养基的工艺
,具体涉及到一种高蓬松度床式双孢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一般包括子实体和菌丝体,由真核微生物构成,真菌在营养充足、个体不受制定约束等适宜的生长环境下,个体会快速繁殖,形成数量上的大幅提升,但是当真菌数量提高到一定数量上,就形成了有真菌组成的菌丝体,菌丝体密集彼此受到制约,指向性的形成子实体原基,是由菌丝体密集而成,以后产生孢子的有性繁殖器官,而菌丝体是由一根根管状细胞构成,起到吸收养分的作用,呈现绒毛状,分枝发达。因此,食用菌子实体生长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归根于根系管状细胞组成的绒毛状分枝,他们相当于植物的根,起到吸收和输送养分的作用。不同于植物的是食用菌生存发育的条件要求更高,不仅对水分、温度、供氧量有要求外,养分的供给量直接影响子实体的发育和日后的产量,所以一般使用制备好的食用菌培养料,如何提高培养基的品质是提高食用菌产量的关键所在,食用菌的培养基对于培养基的要求很高,既使不能含水量高,多余的水阻止空气流通,也不能水分低,直接导致食用菌干瘪,而且食用菌的养分的要求也很高,如何制备出一种优质培养基,既能够保持一个很高的含水量,但又不至于水分堆积沉底影响总体含水量,也可以快速供给养分,简化供给养分的类型,同时具透气性能好、结构疏松等特点将是改善现代化培养基的重大突破。棕榈纤维是由许多棕榈纤维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的,杂细胞极少,纤维细胞结合非常紧密,纤维平均长度一般为12.63cm,具有极好的弹性及韧性,不易分解或拉断。棕榈纤维的柔软度可用扭曲度表示,将纤维的两端夹持在捻度测定仪器上,加捻至纤维断裂时测试其捻回,棕榈纤维平均柔软度为216.8捻/20cm,比菠萝叶纤维高出17.3%,这表明棕榈纤维的柔软程度相对较高。棕榈纤维没有天然扭曲,表面凹凸不平,纵向上存在明显的竖纹,表面并不光滑,呈现出不规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通过棕榈纤维截面电子显微镜照片也可以看出纤维截面具有管状结构的细胞,细胞紧密排列形成沿纤维长度方向的空腔,由于细胞之间的结合状况不完全相同,故纤维的空腔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截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培养基的品质,简化营养类型并提高养分吸收的效率,同时延长单次培养基使用时间来减少额外开支,专利技术了一种强化吸水型植物纤维,运用于食用菌培养料,同时改变加入养分的类型,具体是通过以下的方法实现的:一种高蓬松度床式双孢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棕榈纤维15~20、水稻秸秆40~50、玉米淀粉5~10、甘油2~4、乙二醇5~8、5~8wt%NaOH溶液80~120、花生渣30~45、蚕豆壳10~15、石膏粉4~7、南瓜粉25~40、笋壳15~25、腐殖土100~150、椰肉渣45~60、蚕沙20~30、西瓜皮35~50、粘土60~80、石英砂20~30、大豆壳20~40、硫酸铵10~16和适量的水。一种高蓬松度床式双孢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混合棕榈纤维和水稻秸秆,进行初步的粉碎,然后放入5~8wt%NaOH溶液中浸泡3~5h,完成后捞出丝状纤维,放清水中高速搅拌漂洗2~4遍,滤除絮状残渣,将所得纤维烘干备用;(2)将玉米淀粉与10~15倍其重量份的水混合稀释,水浴加热至糊化,加入甘油及乙二醇,保温80~90℃搅拌溶解,趁热加入(1)所述的秸秆纤维,搅拌10~15min后捞出,室温下静置干燥后备用;(3)混合花生渣、南瓜粉、椰肉渣、西瓜皮和大豆壳,初步粉碎后晒干,研磨过60~80目筛,加入10~15倍其重量份的水搅拌发散成匀浆,加入硫酸铵搅拌溶解得营养液;(4)混合粘土、石英砂、蚕沙及其剩余成分,高温蒸汽灭菌30~50min,然后加入(2)所得秸秆纤维,搅拌参插其中,均匀平铺厚度10~15cm,最后将(3)所得营养液喷洒在培养基上即可。专利技术根据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针对性的研究了培养料的构造,在以往培养料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在以往的培养基中也已经多次加入了秸秆等物料,有水稻秸秆、油菜、小麦、芝麻等秸秆,大多的使用是直接粉碎加入,或者简单发酵后加入,这样的秸秆大多是由晒干老死的叶肉组织和内部纤维组成的维管束组成,纤维本身虽然具备一定的韧性,但是对于长期发酵利用的培养料来使用的话,也会很快被分解利用,很快失去秸秆自身的韧性功能,蓬松的培养料可以提高培养基的通气性能,这一点尤为重要。但是培养料的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水分的沉积,造成一段时间后培养基的板结,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很容易滋生杂菌、腐烂,影响到食用菌的生长。专利技术在将加入的秸秆进行处理,提高其物理抗压和韧性,同时兼具运输液态养分和水分的功能,提高其吸水性能,在保证充足水分的同时不影响通气性能。专利技术采用棕榈纤维和水稻秸秆为原料,目的将它们制成一种不轻易分解的高吸水性结构物质,同时加强它们的韧性,加入培养基以后成为培养基的骨架,使整体培养基成为一种“海绵体”结构,专利技术先是利用碱液对秸秆进行预处理,浸泡后软化老死的叶肉组织,然后在高速剪切的搅拌下脱除,暴露内部显微结构,专利技术利用塑化剂对纤维的表面进行塑化处理,同时加入淀粉接枝,在纤维的表层形成一层网格状的“膜层”,纤维的表面经过碱液处理过后由于果胶和其他一些物质被除去后变得更加的粗糙并伴有分支出现,表面积增大,增大了与加入淀粉的嵌合力,提高了纤维的拉伸强度和韧性。经过反复的试验证明碱液选用的是5~8%的NaOH溶液,浸泡3~5h,塑化剂是将甘油与乙二醇质量比1:2~3的比例混合后稀释到5~10%的浓度使用,经过微观的显微观察和原理分析得到植物纤维塑化处理后强度加强的原因,纤维素的多羟基特征使纤维素分子间具有极强的氢键作用,利用碱液处理可以使这些活性的羟基基团更多的显露出来,加入了淀粉基质后形成了嵌入式立体网格状结构,具有极好的微观结构,网格状结构对于吸水和液态养分的流动性很有帮助。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液态养分将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液态的营养容易吸收,同时分布均匀,而且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培养基的营养供给情况适时加入养分,将培养基制成一种长时间使用的材料,将大大减少人工操作量和资源浪费,优化生产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专利技术运用传统床式培养的方式培养双孢菇,床式培养的最大缺点在于,培养基太大,对于双孢菇这种地生菌丝不发达的食用菌来说很难实现营养成分的全方位利用,专利技术因此加入了塑化的秸秆纤维,网格状结构的纤维充当了食用菌菌丝体的效果,同时兼具吸水的效果,其极高的韧性可以长时间保持培养基结构上的疏松,防止板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高蓬松度床式双孢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棕榈纤维18、水稻秸秆45、玉米淀粉9、甘油3、乙二醇6、5~8wt%NaOH溶液90、花生渣42、蚕豆壳14、石膏粉6、南瓜粉30、笋壳20、腐殖土140、椰肉渣50、蚕沙25、西瓜皮40、粘土75、石英砂24、大豆壳30、硫酸铵12和适量的水。一种高蓬松度床式双孢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混合棕榈纤维和水稻秸秆,进行初步的粉碎,然后放入5~8wt%NaOH溶液中浸泡3~5h,完成后捞出丝状纤维,放清水中高速搅拌漂洗2~4遍,滤除絮状残渣,将所得纤维烘干备用;(2)将玉米淀粉与10~15倍其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蓬松度床式双孢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棕榈纤维15~20、水稻秸秆40~50、玉米淀粉5~10、甘油2~4、乙二醇5~8、5~8wt%NaOH溶液80~120、花生渣30~45、蚕豆壳10~15、石膏粉4~7、南瓜粉25~40、笋壳15~25、腐殖土100~150、椰肉渣45~60、蚕沙20~30、西瓜皮35~50、粘土60~80、石英砂20~30、大豆壳20~40、硫酸铵10~16和适量的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蓬松度床式双孢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棕榈纤维15~20、水稻秸秆40~50、玉米淀粉5~10、甘油2~4、乙二醇5~8、5~8wt%NaOH溶液80~120、花生渣30~45、蚕豆壳10~15、石膏粉4~7、南瓜粉25~40、笋壳15~25、腐殖土100~150、椰肉渣45~60、蚕沙20~30、西瓜皮35~50、粘土60~80、石英砂20~30、大豆壳20~40、硫酸铵10~16和适量的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蓬松度床式双孢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混合棕榈纤维和水稻秸秆,进行初步的粉碎,然后放入5~8wt%NaOH溶液中浸泡3~5h,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蓓蕾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市润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