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轴承结构以及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934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11:47
轴承结构(7)具备:轴承保持架(18),其具备中空的主体部(18a)、具有从主体部的外周面(18e)贯通至内周面(18b)并向主体部(18a)引导润滑油的油孔(18f),被固定于轴承外壳(2)内的;在轴承保持架(18)内,在主轴(8)的轴向上隔离配置并支撑主轴(8)的两个全浮式轴承(19、19);在主轴(8)的轴向上分别配置于两个全浮式轴承(19、19)外侧的两个推力轴承面(20b、21b);在主轴(8)的轴向上分别配置于两个推力轴承面(20b、21b)的外侧,设置于主轴(8)上的两个轴环部(22、23)。润滑油在润滑全浮式轴承(19、19)之后,润滑推力轴承面(20b、21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全浮式轴承(轴承)支撑主轴的轴承结构以及增压器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众所周知在一端设置涡轮叶轮在另一端设置压缩机叶轮的主轴自由旋转地被支撑于轴承外壳上的增压器。将这种增压器连接于发动机上,通过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气体使涡轮叶轮旋转的同时,通过该涡轮叶轮的旋转,经主轴使压缩机叶轮旋转。如此,增压器伴随压缩机叶轮的旋转压缩空气并向发动机输送。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增压器作为支撑主轴的轴承使用两个全浮式轴承(轴承)。两个全浮式轴承收纳于被固定于轴承外壳内的轴承保持架中。在相比于轴承保持架靠压缩机叶轮侧配置承受推力载荷的推力轴承。在轴承外壳以及轴承保持架中形成润滑油的油路。油路向两个全浮式轴承以及推力轴承分支,润滑油通过各分支路供给各个轴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077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需要解决的课题可是,压缩机叶轮侧相比较于高温的排气气体流通的涡轮叶轮侧温度低。因此,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在设置轴承保持架的结构中,向推力轴承供给的润滑油比较低温且粘性高。由此,对由润滑油的粘性阻力而产生的机械损失(机械损失、机械损失)的影响大。因此,希望可降低机械损失的结构的开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由润滑油而导致的机械损失的轴承结构以及增压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宗旨是:是具备在两端设置叶轮的主轴、收纳主轴并在内部形成引导润滑油的油路的外壳的增压器的轴承结构。轴承结构具备:轴承保持架,其具有外周面以及内周面的中空的主体部、具有从主体部的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且与油路连通地向主体部的内部引导润滑油的油孔,被固定于外壳内;在轴承保持架内,在主轴的轴向上相互隔离地配置并支撑主轴的两个全浮式轴承(轴承);在主轴的轴向上分别配置于两个全浮式轴承外侧的两个推力轴承面、在主轴的轴向上分别配置于两个推力轴承面的外侧且设置于主轴上的两个轴环部。还可以具备具有推力轴承面、与轴承保持架分开设置且被固定于轴承保持架上的推力轴承。油孔的轴承保持架的主体部的内周面侧的开口部位于主轴的轴向上的两个全浮式轴承之间,两个全浮式轴承可以具备圆筒形状的轴承主体部、从轴承主体部的外周面贯穿至内周面并从内周面向外周面引导润滑油的导油孔。油孔的主体部的外周面侧的开口部与形成于外壳的油路的轴承保持架侧的开口部在主轴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是增压器,将具备涉及第一方案的轴承结构作为宗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降低由润滑油而产生的机械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增压器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轴承结构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润滑油流动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润滑油流动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的数值等只不过为了容易地进行专利技术的理解的示例,除了特别不允许的情况,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并且,在本说明书以及图纸中,关于实质性具备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通过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说明,另外,与本专利技术无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图1是增压器C的概略剖视图。以下,将图1所示的箭头L作为表示增压器C的左侧的方向、将箭头R作为表示增压器C的右侧的方向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增压器C具备增压器主体1。该增压器主体1具备轴承外壳2、通过紧固机构3连接于轴承外壳2左侧的涡轮外壳4、通过紧固螺栓5连结于轴承外壳2右侧的压缩机外壳6。这些一体化构成。在轴承外壳2的涡轮外壳4附近的外周面上设置突起2a。突起2a向轴承外壳2的径向突出。另外,在涡轮外壳4的轴承外壳2附近的外周面设置突起4a。突起4a向涡轮外壳4的径向突出。轴承外壳2与涡轮外壳4通过紧固机构3带式紧固突起2a、4a而固定。紧固机构3由夹持突起2a、4a的紧固带(如G型环)构成。在轴承外壳2上设置轴承结构7。具体地说,在轴承外壳2上形成在增压器C的左右方向(主轴8的轴向)贯穿的贯穿孔2b,主轴8在贯穿孔2b内自由旋转地被支撑。关于轴承结构7后面进行详细叙述。在主轴8的左端部一体化地固定涡轮叶轮9,该涡轮叶轮9自由旋转地被收纳于涡轮外壳4内。另外,在主轴8的右端部一体化固定压缩机叶轮10,该压缩机叶轮10自由旋转地被收纳于压缩机外壳6内。在压缩机外壳6上形成吸气口11。吸气口11向增压器C的右侧开口,连接于空气过滤器(未图示)。另外,在通过紧固螺栓5连结轴承外壳2与压缩机外壳6的状态下,两外壳2、6的相互对置的对置面形成使空气升压的扩散流路12。扩散流路12从主轴8的径向内侧向外侧环状地形成。扩散流路12在上述的径向内侧通过压缩机叶轮10连通于吸气口11。另外,在压缩机外壳6上设置压缩机涡旋流路13。压缩机涡旋流路13环状地形成,相比于扩散流路12位于主轴8(压缩机叶轮10)的径向外侧。压缩机涡旋流路13连通于发动机的吸气口(未图示)。另外,压缩机涡旋流路13也连通于扩散流路12。因此,压缩机叶轮10旋转时,空气从吸气口11被吸入压缩机外壳6内,在流通于压缩机叶轮10的叶片间的过程中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而增速,在扩散流路12以及压缩机涡旋流路13中升压被引导至发动机的吸气口。在涡轮外壳4上形成喷出口14。喷出口14向增压器C的左侧开口,连接于排气气体净化装置(未图示)。另外,在涡轮外壳4上设置流路15、比该流路15位于主轴8(涡轮叶轮9)的径向外侧的环状的涡轮涡旋流路16。涡轮涡旋流路16连通于引导从发动机的排气分流器(未图示)排出的废气气体的气体流入口(未图示)。另外,涡轮涡旋流路16也连通于流路15。因此,废气气体从气体流入口引入涡轮涡旋流路16,通过流路15以及涡轮叶轮9被引导至喷出口14。在此流通过程中,废气气体使涡轮叶轮9旋转。涡轮叶轮9的旋转力通过主轴8传递至压缩机叶轮10,由此,压缩机叶轮10旋转。空气通过压缩机叶轮10的旋转而升压,被引导至发动机的吸气口。图2是用于说明轴承结构7的图,提取图1中虚线的部分进行表示。如图2所示,轴承结构7包含形成于轴承外壳2上的贯穿孔2b的轴承保持架18。轴承保持架18具备中空形状(圆筒形状)的主体部18a,通过将主体部18a压入贯穿孔2b,固定于轴承外壳2。另外,在主体部18a上插通主轴8。在主体部18a的内周面18b上形成两个环状突起18c、18c。两个环状突起18c、18c在主轴8的轴向上相互隔离。各环状突起18c从内周面18b向轴承保持架18的径向内侧突出,以形成环状的方式向轴承保持架18的圆周方向延伸。另外,在内周面18b上设置两个大径部18d、18d。各大径部18d在主轴8的轴向上设置于相比于两个环状突起18c、18c靠外侧。即,一大径部18d设置于相比于环状突起18c、18c靠涡轮叶轮9侧(主体部18a中的一端部侧),另一大径部18d设置于相比于环状突起18c、18c靠压缩机叶轮10侧(主体部18a中的另一端部侧)。大径部18d是在主体部18a的内周面18b中、具备比内周面18b的其它部位大的内径的部位。在主体部18a上形成油孔18f。油孔18f从主体部18a的外周面18e贯通至内周面18b,向主体部18a的内部引导润滑油。油孔18f的主体部18a的内周面18b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轴承结构以及增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结构,其是增压器的轴承结构,该增压器具备在两端设置叶轮的主轴和收纳上述主轴并在内部形成引导润滑油的油路的外壳,该轴承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轴承保持架,其具备具有外周面以及内周面的中空的主体部和从上述主体部的上述外周面贯通至上述内周面并与上述油路连通地向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引导润滑油的油孔,被固定于上述外壳内;两个全浮式轴承,其在上述轴承保持架内,在上述主轴的轴向上相互隔离地配置,并支撑上述主轴;两个推力轴承面,其在上述主轴的轴向上,分别配置于上述两个全浮式轴承的外侧;以及两个轴环部,其在上述主轴的轴向上,分别配置于上述两个推力轴承面的外侧,并设置于上述主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21 JP 2014-1682571.一种轴承结构,其是增压器的轴承结构,该增压器具备在两端设置叶轮的主轴和收纳上述主轴并在内部形成引导润滑油的油路的外壳,该轴承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轴承保持架,其具备具有外周面以及内周面的中空的主体部和从上述主体部的上述外周面贯通至上述内周面并与上述油路连通地向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引导润滑油的油孔,被固定于上述外壳内;两个全浮式轴承,其在上述轴承保持架内,在上述主轴的轴向上相互隔离地配置,并支撑上述主轴;两个推力轴承面,其在上述主轴的轴向上,分别配置于上述两个全浮式轴承的外侧;以及两个轴环部,其在上述主轴的轴向上,分别配置于上述两个推力轴承面的外侧,并设置于上述主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采浦宽金田真一大东佑一小岛英之杉浦友美文野谦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