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尤其涉及一种于透镜结构上配置支撑单元的光源模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中主要包括有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外框等组件。按照光源方向的不同,背光模组又可以分为侧光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以直下式背光模组为例,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组件、反射片、扩散片、光学膜片以及外框,其中光源组件由电路板、配置于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二次透镜组合而成,而二次透镜的功用在于将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广角度的扩散分布,以使背光模组亮度整体均匀化。为了支撑扩散片的重量以及维持反射片与扩散片之间的间距(也就是光学距离opticaldistance,简称OD),通常会在背板(Backcover)上配置支撑柱作为承载扩散片的构件,藉以维持反射片与扩散片之间的间距。但在追求薄型化的趋势下,反射片与扩散片的间距越来越窄,这使得扩散片微量的起伏变化(例如是扩散片倾斜),将影响平面光源的均匀度甚多,因此,在反射片与扩散片的间距变窄的情况下,必需增加支撑柱的数量,藉以维持光源组件与扩散片的距离。然而,在支撑柱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支撑柱与背板卡合的结构增加,除了会导致背光模组的制作成本提高外,亦会造成后续在显示器上形成画面缺陷。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改善,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公知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所属
中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模组,包括:一框架;至少一个光源,配置于该框架中;一扩散片,配置于该光源所发出的一光线的光学路径上;至少一个透镜结构,配置于该光源与该扩散片之间,该透镜结构包括一面向该扩散片的顶面;以及至少一个支撑单元,配置于该透镜结构与该扩散片之间,该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沿该顶面的周缘配置的支撑件,该支撑件包括相对的一支撑面与一接合面,该支撑面接触该扩散片,该接合面相对于该顶面,其中该接合面的面积为A’,该透镜结构的该顶面的面积为A,且0.03A≦A’≦0.5A。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27 TW 1041242971.一种光源模组,包括:一框架;至少一个光源,配置于该框架中;一扩散片,配置于该光源所发出的一光线的光学路径上;至少一个透镜结构,配置于该光源与该扩散片之间,该透镜结构包括一面向该扩散片的顶面;以及至少一个支撑单元,配置于该透镜结构与该扩散片之间,该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沿该顶面的周缘配置的支撑件,该支撑件包括相对的一支撑面与一接合面,该支撑面接触该扩散片,该接合面相对于该顶面,其中该接合面的面积为A’,该透镜结构的该顶面的面积为A,且0.03A≦A’≦0.5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的该支撑件以该接合面接合于该透镜结构的该顶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与该透镜结构为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的该至少一个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这些支撑件的这些接合面的面积总合为A”,且0.03A≦A”≦0.5A。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还包括一配置于该光源上的反射片,其中该透镜结构在垂直该扩散片的一方向上的高度为X,该支撑件在该方向上的高度为Y,该反射片与该扩散片之间的间距为H,且0.9H≦X+Y≦1.1H。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包括一基板与多个配置于该基板上的发光元件,且该至少一个透镜结构的数量为多个,这些透镜结构对应于这些发光元件,该支撑单元配置于这些透镜结构的至少其中之一与该扩散片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的该支撑件还包括一连接该支撑面与该接合面之间的外表面以及一通过该支撑面与该外表面之间的连接处并垂直于该扩散片的法线,该法线与该外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为θ1,且0度≦θ1≦45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的该外表面与该透镜结构的该顶面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为θ2,且45度≦θ2≦135度。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透镜结构还包括一与顶面连接的侧面,该支撑单元还包括一套接部,该支撑件配置于该套接部,且该支撑单元以该套接部套设于该透镜结构的该侧面。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配置于该光源上的反射片,其中该套接部在垂直该扩散片的一方向上的高度为Z,该反射片与该扩散片之间的间距为H,且0.05(X+Y)≦Z≦0.5(X+Y)。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的该支撑件的外观形状包括一片状体、一柱状体与一环状壁体。12.一种透镜结构,用于一光源模组,该光源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光源以及一配置于该光源所发出的一光线的光学路径上的扩散片,该透镜结构包括:一透镜主体,配置于该光源与该扩散片之间,该透镜主体包括一面向该扩散片的顶面;以及一支撑单元,配置于该透镜主体与该扩散片之间,该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沿该顶面的周缘配置的支撑件,该支撑件包括相对的一支撑面与一接合面,该支撑面用于接触该扩散片,该接合面相对于该顶面,其中该接合面的面积为A’,该透镜结构的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让,李信宏,卓泛迪,范正伟,杨乔智,
申请(专利权)人: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