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404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模组,其包括透光层、发光层、安装层与散热层;安装层设置若干安装位与安装槽,若干电源与若干风扇通过若干安装位固定安装于安装层,若干线路容置于安装槽内部;安装槽设置若干组开放式弹片,用于弹性维持线路的容置状态;安装层还设置若干组形状适配的定位孔和定位杆,定位孔与定位杆,分别用于定位固定其所在的第一LED模组到第二LED模组对应位置的定位杆、第三LED模组对应位置的定位孔;散热层固定在安装层的一面;发光层设置若干发光层安装孔与矩阵排列的若干LED灯,发光层通过发光层安装孔固定在安装层的另一面;透光层采用螺丝固定安装于发光层;并且,透光层与发光层密封设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模组
本技术涉及LED显示,尤其涉及的是,一种LED模组。
技术介绍
各种LED产品,尤其是LED显示屏,是由若干个LED箱体或者模组相互规则连接构成,现有的LED模组设计较为固定,只能整体拆装,大多无法从前方拆装,更加少有分层次拆装,这样在维护时非常不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拆装的LED模组,可以实现LED 照明或者LED显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ED模组,其包括透光层、发光层、安装层与散热层;所述安装层设置若干安装位与安装槽,若干电源与若干风扇通过若干所述安装位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层,若干线路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所述安装槽设置若干组开放式弹片,用于弹性维持所述线路的容置状态;所述安装层还设置若干组形状适配的定位孔和定位杆,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杆,分别用于定位固定其所在的第一 LED模组到第二 LED模组对应位置的定位杆、第三LED模组对应位置的定位孔;所述散热层固定在所述安装层的一面;所述发光层设置若干发光层安装孔与矩阵排列的若干LED灯,所述发光层通过所述发光层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安装层的另一面;所述透光层采用螺丝固定安装于所述发光层;并且,所述透光层与所述发光层密封设置。优选的,所述散热层设置若干下斜式风口。优选的,所述下斜式风口远离所述安装层的一面设置用于挡雨的帽檐部。优选的,所述散热层设置若干风道,所述风道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斜式风口。优选的,所述风道至少部分覆盖所述下斜式风口。优选的,所述风道全部部分覆盖所述下斜式风口。优选的,所述散热层还设置若干下斜式入风缝。优选的,所述下斜式入风缝远离所述安装层的一面设置用于挡雨的帽檐部。优选的,所述透光层内部设置隔栅。优选的,所述隔栅排列成十字交叉形状。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形成的LED模组。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采用以层次方式组装的LED模组,易于拆装,内部连接稳固,能够前端拆装,在维护时非常方便,从而实现了 LED照明,以及组装成为具有大规模视频显示效果的LED显示屏。附图说明图图图图图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LED模组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LED模组,包括透光层 201、发光层202、安装层203与散热层204。如图I所示,LED模组104中,所述发光层设置若干发光层安装孔101与矩阵排列的若干LED灯102,通常还包括PCB板,以及其他安装在 PCB板上的元器件;所述发光层通过所述发光层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安装层的一面;优选的, 还可以设置若干隔栅103以防止灯光互相干扰;例如,隔栅设置于所述发光层,或者隔栅设置于所述透光层的内部,或者,隔栅设置于所述透光层的外部。或者,在透光层与发光层之间,设置一隔栅层,其粘接或者螺接于透光层或者发光层。所述安装层设置若干安装位与安装槽,若干电源与若干风扇通过若干所述安装位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层,若干线路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优选的,LED模组内部的所有线路,除了必要的接线部分,其余部分一律放置于安装槽内部,这样有助于排列整齐,并且防止发生线路故障。优选的,安装槽内壁还设置一层绝缘层,以防止线路故障时发生漏电。电源、风扇及其他必要的部件,通过安装位固定安装在安装层,例如通过螺接或者卡接方式, 固定安装在安装层。优选的,所述安装层还对应于发光层安装孔设置若干固定位,以通过所述发光层安装孔与固定位的配合,采用固定装置固定发光层与安装层。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层固定在所述安装层的一面,所述发光层固定在所述安装层的另一面,所述透光层采用螺丝固定安装于所述发光层。也就是说,以安装层为中心,一边是散热层,另一边是发光层;发光层的一边是安装层,另一边是透光层。并且,为确保防水防尘,所述透光层与所述发光层密封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槽302设置若干组开放式弹片301,用于弹性维持所述线路的容置状态;这样,线路在安装时,挤压使得开放式弹片发生弹性形变,让出空间,然后线路放入安装槽内部,之后开放式弹片回到其原先的位置,这样,在工作人员没有施力时,线路就不容易自行脱出安装槽。所述安装层还设置若干组形状适配的定位孔和定位杆,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杆,分别用于定位固定其所在的第一 LED模组到第二 LED模组对应位置的定位杆、第三LED 模组对应位置的定位孔;也就是说,多个LED模组可以排成一列,下方的LED模组的定位杆插入并固定于上方的LED模组的定位孔,或者上方的LED模组的定位杆插入并固定于下方的LED模组的定位孔,从而使该列LED模组能够保持队列形状;优选的,下方的LED模组的定位杆插入后通过螺栓锁定于上方的LED模组的定位孔,并且,定位杆具有根据队列LED模组的质量设置的金属强度,用于将队列LED模组直接吊装。并且,多个LED模组还排成一4行,左侧的LED模组的定位杆插入并固定于右侧的LED模组的定位孔,或者右侧的LED模组的定位杆插入并固定于左侧的LED模组的定位孔,从而使该行LED模组能够保持成行的形状。也就是说,LED模组组成LED显示屏,每一 LED模组,至少有另一 LED模组在其上方或者下方,并且,至少有另一 LED模组在其左侧或者右侧。优选的,与定位孔形状适配,定位杆通常设置为圆柱形,并且,定位孔适配设置圆柱形管壁,圆柱形管壁的高度为定位杆高度的 30%至70%,例如40%、45%或60%等,优选为50% ;定位杆的直径略小于定位孔的直径,使得定位杆能够自由穿过定位孔同时旁边近乎没有空隙使其发生平移。优选的,定位杆上还设置一限位孔及其限位栓,在定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孔后,将限位栓插入限位孔中,限制定位杆移动,避免其离开定位孔,从而能够实现一列LED模组能够保持队列形状,或者一行LED模组能够保持成行的形状。下面继续结合附图给出具体的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LED模组,其包括透光层 201、发光层202、安装层203与散热层204 ;所述安装层设置若干安装位与安装槽,若干电源与若干风扇通过若干所述安装位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层,若干线路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所述安装槽设置若干组开放式弹片,用于弹性维持所述线路的容置状态;所述安装层还设置若干组形状适配的定位孔和定位杆,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杆,分别用于定位固定其所在的第一 LED模组到第二 LED模组对应位置的定位杆、第三LED模组对应位置的定位孔;所述散热层固定在所述安装层的一面;所述发光层设置若干发光层安装孔与矩阵排列的若干LED灯,所述发光层通过所述发光层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安装层的另一面;所述透光层采用螺丝固定安装于所述发光层;并且,所述透光层与所述发光层密封设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为加强散热效果,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是,所述散热层204设置若干下斜式风口 401,这样的下斜式风口,在实际应用中有三个好处,一是散热效果优于横向或者纵向的同等面积风口,二是便于与安装层的风扇结合应用,三是防水效果好于横向的风口。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下斜式风口 401远离所述安装层的一面设置用于挡雨的帽檐部501,这样,能够大大改善下斜式风口的防水效果。上述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层、发光层、安装层与散热层;所述安装层设置若干安装位与安装槽,若干电源与若干风扇通过若干所述安装位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层,若干线路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部;所述安装槽设置若干组开放式弹片,用于弹性维持所述线路的容置状态;所述安装层还设置若干组形状适配的定位孔和定位杆,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杆,分别用于定位固定其所在的第一LED模组到第二LED模组对应位置的定位杆、第三LED模组对应位置的定位孔;所述散热层固定在所述安装层的一面;所述发光层设置若干发光层安装孔与矩阵排列的若干LED灯,所述发光层通过所述发光层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安装层的另一面;所述透光层采用螺丝固定安装于所述发光层;并且,所述透光层与所述发光层密封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武杰颜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事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