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白灰溶解速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4666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4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白灰溶解速率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白灰装料斗(1)、第一下料管道(2)、第二下料管道(4)和钢包(5),所述钢包底部还设置有氩气底吹管(6),所述第一下料管道中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有多个下料缓冲滚轴(3)。上述设计通过顺次设置白灰装料斗、第一下料管道、第二下料管道和钢包,并在第一下料管道中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多个下料缓冲滚轴,在白灰下料过程中,通过设置于钢包底部的氩气底吹管吹出氩气流对白灰助搅拌,进而使得白灰达到了很好的溶解效果。从而通过上述设计避免了通电断电极事故的发生,降低了电极的消耗,稳定了LF炉的精炼周期,提高了铸坯的品质,确保生产正常顺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白灰添加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白灰溶解速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电炉炼钢厂在电炉出钢过程中,需往钢包内加入一定量配比的白灰来调节钢水中的渣系,当出钢一定量时,钢包实行氩气底吹,打开白灰装料挡板,白灰直接从下料管道经下料口将白灰迅速放入钢包内,但由于出钢空间设计限制,目前钢厂的白灰下料装置简单,使得白灰下料管倾斜度较陡,造成白灰下料过程中流速快,加至钢包后并未完全化开,造成白灰团聚成坨,达不到快速溶解的效果;到下道工序LF炉进行精炼时,由于钢包内的白灰未溶解易结坨,在LF炉精炼工序送电化渣时,电极极易被折断,提高了电极消耗和延长了LF的精炼周期,间接影响钢坯的质量,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提供一种在出钢后加白灰的过程中,能有效提高白灰在钢包中的溶解速率,避免通电断电极事故的发生,降低电极的消耗,稳定LF炉的精炼周期,提高铸坯的品质,确保生产正常顺行的提高白灰溶解速率的装置是本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电炉出钢过程中,往往用于调节钢水中的渣系的白灰在进入钢包内时往往并未完全化开,造成白灰团聚成坨,使得在到LF炉中精炼时往往极易折断电极,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出钢后加白灰的过程中,能有效提高白灰在钢包中的溶解速率,避免通电断电极事故的发生,降低电极的消耗,稳定LF炉的精炼周期,提高铸坯的品质,确保生产正常顺行的提高白灰溶解速率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白灰溶解速率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白灰装料斗、第一下料管道、第二下料管道和钢包,所述钢包底部还设置有氩气底吹管,所述第一下料管道中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有多个下料缓冲滚轴。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料管道包括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的延伸段和滚轴段,且所述延伸段和所述滚轴段形成有夹角,所述滚轴段中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有多个所述下料缓冲滚轴。优选地,所述多个下料缓冲滚轴为圆柱体,且多个所述圆柱体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各自不同。优选地,多个所述圆柱体的轴线位于水平面上,且相邻的两根轴线之间形成有夹角。优选地,相邻的两根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70°。优选地,所述滚轴段竖直设置,所述第二下料管道的轴线与所述滚轴段的轴线形成有夹角。优选地,所述第二下料管道的轴线与所述滚轴段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30-60°。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料管道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道的直径与所述圆柱体沿轴线方向的长度的比值为5:2-4。优选地,所述底吹氩气管中氩气的吹入流量为0.3-0.8Nm3/min。优选地,所述下料缓冲滚轴外表面上还形成有螺纹环。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顺次设置白灰装料斗、第一下料管道、第二下料管道和钢包,并在第一下料管道中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多个下料缓冲滚轴,进而通过多个下料缓冲滚轴来对白灰进行打散等操作,避免了白灰在下料过程中极易结块的问题,同时在白灰下料过程中,通过设置于钢包底部的氩气底吹管吹出氩气流对白灰进行助搅拌,进而使得白灰达到了很好的溶解效果。从而通过上述设计避免了通电断电极事故的发生,降低了电极的消耗,稳定了LF炉的精炼周期,提高了铸坯的品质,确保生产正常顺行。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白灰溶解速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白灰装料斗2-第一下料管道3-下料缓冲滚轴4-第二下料管道5-钢包6-氩气底吹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底部、上、下、轴线和竖直”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白灰溶解速率的装置,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白灰装料斗1、第一下料管道2、第二下料管道4和钢包5,所述钢包5底部还设置有氩气底吹管6,所述第一下料管道2中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有多个下料缓冲滚轴3。上述设计通过顺次设置白灰装料斗1、第一下料管道2、第二下料管道4和钢包5,并在第一下料管道2中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多个下料缓冲滚轴3,进而通过多个下料缓冲滚轴3来对白灰进行打散等操作,避免了白灰在下料过程中极易结块的问题,同时在白灰下料过程中,通过设置于钢包5底部的氩气底吹管6吹出氩气流对白灰进行助搅拌,进而使得白灰达到了很好的溶解效果。从而通过上述设计避免了通电断电极事故的发生,降低了电极的消耗,稳定了LF炉的精炼周期,提高了铸坯的品质,确保生产正常顺行。所述第一下料管道2可以为一根竖直的管状结构,当然,为了进一步降低白灰下料时的速率,以进一步降低白灰的结块程度,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下料管道2可以设置为包括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的延伸段和滚轴段,且所述延伸段和所述滚轴段形成有夹角,当然,这里的夹角度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在此不多作赘述,所述滚轴段中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有多个所述下料缓冲滚轴3。从而将白灰的速率降下来之后再经过下料缓冲滚轴3进行进一步的分散,以大大降低白灰的结块程度。当然,所述下料缓冲滚轴3可以为任意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多个下料缓冲滚轴3的设置位置也可以进行任意限定,例如,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下料缓冲滚轴3可以设置为圆柱体,且多个所述圆柱体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各自不同。从而将多个下料缓冲滚轴3顺着所述滚轴段呈一定高度排布,以进一步提高白灰的分散度。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下料缓冲滚轴3对白灰的分散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圆柱体的轴线位于水平面上,且相邻的两根轴线之间形成有夹角。从而使得该多个圆柱体形成错落有致的结构以大大提高对白灰的分散效果。当然,这里的夹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白灰溶解速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白灰装料斗(1)、第一下料管道(2)、第二下料管道(4)和钢包(5),所述钢包(5)底部还设置有氩气底吹管(6),所述第一下料管道(2)中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有多个下料缓冲滚轴(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白灰溶解速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顺次连
接的白灰装料斗(1)、第一下料管道(2)、第二下料管道(4)和钢包(5),
所述钢包(5)底部还设置有氩气底吹管(6),所述第一下料管道(2)中沿
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有多个下料缓冲滚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管道(2)
包括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的延伸段和滚轴段,且所述延伸段和所述滚轴
段形成有夹角,所述滚轴段中沿白灰下料方向顺次设置有多个所述下料缓冲
滚轴(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下料缓冲滚轴
(3)为圆柱体,且多个所述圆柱体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各自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圆柱体的轴线
位于水平面上,且相邻的两根轴线之间形成有夹角。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勇朱喜达韩伦杰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