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270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1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包括管道及管道一侧设置的侧翼,所述侧翼上层管壁和底层管壁分别设有主流道,所述侧翼上层管壁的主流道和底层管壁的主流道对称设置,所述主流道包括对称且分别和管道平行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其中,第一流道进水口和管道内腔连通,第一流道出水口和第二流道进水口连通,第二流道出水口和外界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为锯齿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结构简单,采用回型流道,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对水源进行输送,由此增加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距离,达到充分消能的作用,提高了流量的均匀性,达到均匀灌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节水灌溉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节水滴灌领域所用的滴灌带主要为单翼迷宫式滴灌带和内镶片式滴灌带,因为单翼迷宫式滴灌带的侧翼上设置有迷宫流道,流道形状为“长城”形,这种“长城”形迷宫流道是由多个沿滴灌带长度方向上下两列交错排布的横向流道和将上下两段横向流道首尾连接的竖向流道构成,水流从滴灌带主水道进入迷宫流道,通过迷宫流道水流流向出水口,从出水口滴出,由此达到灌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以满足现代滴灌技术的发展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包括管道及管道一侧设置的侧翼,所述侧翼上层管壁和底层管壁分别设有主流道,所述侧翼上层管壁的主流道和底层管壁的主流道对称设置,所述主流道包括对称且分别和管道平行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其中,第一流道进水口和管道内腔连通,第一流道出水口和第二流道进水口连通,第二流道出水口和外界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为锯齿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凸出流道的齿尖位置分别为平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道出水口为缝隙式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结构简单,采用回型流道,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对水源进行输送,由此增加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距离,达到充分消能的作用,提高了流量的均匀性,达到均匀灌溉的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正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背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主流道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道;2-侧翼;3-主流道;31-第一流道;32-第二流道;33-第一流道进水口;34-第二流道出水口;35-第一流道出水口;36-第二流道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包括管道1及管道1一侧设置的侧翼2,所述侧翼2上层管壁和底层管壁分别设有主流道3,所述侧翼2上层管壁的主流道3和底层管壁的主流道3对称设置,所述主流道3包括并列且分别和管道1平行设置第一流道31和第二流道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31和第二流道3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流道31和第二流道32分别为锯齿状,其中,第一流道进水口33和管道1内腔连通,第一流道出水口35和第二流道进水口36连通,第二流道出水口34和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出水口34为缝隙式结构。为保证水流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31和第二流道32凸出流道的齿尖位置分别为平面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及管道(1)一侧设置的侧翼(2),所述侧翼(2)上层管壁和底层管壁分别设有主流道(3),所述侧翼(2)上层管壁的主流道(3)和底层管壁的主流道(3)对称设置,所述主流道(3)包括对称且分别和管道(1)平行设置的第一流道(31)和第二流道(32),其中,第一流道进水口(33)和管道(1)内腔连通,第一流道出水口(35)和第二流道进水口(36)连通,第二流道出水口(34)和外界连通,所述第一流道(31)和第二流道(32)分别为锯齿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翼双面齿形回转流道滴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及管道(1)一侧设置的侧翼(2),所述侧翼(2)上层管壁和底层管壁分别设有主流道(3),所述侧翼(2)上层管壁的主流道(3)和底层管壁的主流道(3)对称设置,所述主流道(3)包括对称且分别和管道(1)平行设置的第一流道(31)和第二流道(32),其中,第一流道进水口(33)和管道(1)内腔连通,第一流道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赵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大禹节水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