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面向磷酸钙活性陶瓷骨支架制备的多重液相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4999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8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K2CO3、Na2CO3和Li2CO3三种材料构成的配方形成多重液相,解决选择性激光烧结时磷酸钙活性陶瓷烧结难、致密度低等问题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K2CO3、Na2CO3和Li2CO3按质量比3∶2∶1混合均匀制备得到碳酸盐粉末;按质量比称取94%~99%的磷酸钙活性陶瓷粉末和1%~6%的碳酸盐粉末,在酒精中通过磁力搅拌器混合均匀;搅拌后的粉末通过真空干燥和球磨后得到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制备骨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便、材料来源广泛,所制备的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K2CO3、Na2CO3和Li2CO3三种材料构成的配方形成多重液相,解决选择性激光烧结时磷酸钙活性陶瓷烧结难、致密度低等问题,同时利用他们的分解产生气体形成骨支架所必需的微孔结构的方法,属于骨组织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组织工程骨支架首先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来保证机体的安全,一定的力学强度为缺损部位提供结构支撑,合适的微孔结构来有利于细胞生长、分化和增殖。磷酸钙活性陶瓷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和磷酸三钙,是构成人体硬组织的重要无机物质,植入人体后其表面同人体组织可通过化学键的结合而达到完全亲和,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人工骨的替代材料。然而磷酸钙活性陶瓷的结合键主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分子间质点的吸引力很强,晶格能大,因而自扩散系数很低,使其烧结十分困难,也很难致密化。决定了其必须在高的烧结温度和长的烧结时间下才能获得高致密度的材料,而选择性激光烧结时间很短,仅为毫秒级或微秒级,使得烧结无法进行,采用添加烧结助剂的方法来提高材料的烧结性能,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致密的材料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引入液相是改善材料烧结性能,提高传质速率,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碳酸钾、碳酸钠和碳酸锂三种材料构成的配方形成多重液相,解决选择性激光烧结时磷酸钙活性陶瓷烧结难、致密度低等问题,同时利用他们的分解产生气体形成骨支架所必需的微孔结构的方法,其制备工艺为:一、碳酸钾、碳酸钠和碳酸锂按一定质量称量混合得到碳酸盐粉末。再按照一定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磷酸钙活性陶瓷粉末和碳酸盐粉末,然后将称取的粉末分别按质量比1∶9放入酒精中配置成10%的混合液,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液;二、将混合液进行过滤,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60℃~80℃条件下干燥6~8小时,干燥后的混合粉末再通过球磨20~30小时,得到固态混合均匀的复合粉末;三、将混合均...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碳酸钾、碳酸钠和碳酸锂三种材料构成的配方形成多重液相,解决选择性激光烧结时磷酸钙活性陶瓷烧结难、致密度低等问题,同时利用他们的分解产生气体形成骨支架所必需的微孔结构的方法,其制备工艺为:一、碳酸钾、碳酸钠和碳酸锂按一定质量称量混合得到碳酸盐粉末。再按照一定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磷酸钙活性陶瓷粉末和碳酸盐粉末,然后将称取的粉末分别按质量比1∶9放入酒精中配置成10%的混合液,通过磁力搅拌器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液;二、将混合液进行过滤,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60℃~80℃条件下干燥6~8小时,干燥后的混合粉末再通过球磨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词俊彭淑平冯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