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净化集中排放面源污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77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面源污染净化装置,特别适用于集中排放式面源污染沟渠内水质净化,属于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其为在集中排放的面源的沟渠内设置的若干丛该净化装置,其由三个单元体组成,每个之间有连接,构成一体。下层为直径2~5cm鹅卵石生物滤床,中层为能屈伸的弹性填料层,上层为水生植物浮床。利用鹅卵石、弹性填料和植物根系附着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面源中有机污染物质,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吸收面源污染中氮、磷类污染物,并且该装置放置于沟渠中能减缓水流速度,有利于颗粒物类污染物沉积下来,经过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作用达到净化面源污染的目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化集中排放面源污染装置,特别适用于集中排放式面源污染沟渠内水质净化,属于环境污染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与发展,城市水环境不断遭受污染,而面源污染正是造成城市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降雨过程中,雨水及其形成的径流流经城市地面(如商业区、居住区、停车场、街道等),聚集一系列污染物质(如原油、氮、磷、有毒物质、有机物质等),通过漫流或雨水管网进入受纳水体,进而对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污染,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相比,城市径流污染具有随机性、不连续性、分散性、潜伏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对城市水环境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为了控制这类污染,目前采用一些工程措施,如修建沉淀池、渗漏坑、多孔透水路面、蓄水池和处理污染物的建筑物等,这些方法对控制面源污染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没有能很好达到消减其中污染物质的目的。还有采用人工湿地净化这类污染,但是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对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难以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在集中排放面源污水的沟渠内设置的若干丛净化装置,其由三个单元体组成,每个之间有连接,构成一体。下层为直径2~5cm鹅卵石生物滤床,中层为能屈伸的弹性填料层,上层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化集中排放面源污染装置,其安置在面源污染集中排放沟渠(6)中,其特征在于每丛由三个单元体组成,每个之间有连接,构成一体;下层为直径2~5cm鹅卵石生物滤床,中层为能屈伸的弹性填料层,上层为水生植物浮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笃陶明清张波展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