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在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折返的车辙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300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5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在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折返的车辙试模,包括试件底板和侧模板,所述试件底板由三个正方形状的底板呈上中下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试件底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模板,所述试件底板和两个侧模板共同构成一个截面呈U型凹槽形状的长方体形车辙腔体,三个底板将长方体形车辙腔体呈上中下依次分成区域A、区域B和区域C,所述区域A与上部的底板匹配对应,区域B与中部的底板匹配对应,区域C与下部的底板匹配对应;所述区域A上覆盖设有硬质橡胶块,所述区域C上覆盖设有硬质橡胶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车辙试验轮在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的折返,试模在实现避免折返的功能性的同时,其保持了试模良好的一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室内试验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在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折返的车辙试模
技术介绍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了的交通量大幅度地增加,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交通渠道化,超载重载的情况愈演愈烈,加之夏季罕见持续的高温,车辙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车辙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使轮迹带沥青层厚度减薄,降低了面层以及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也由此进一步引起裂缝、坑槽等其它路面破坏;存在较大辙槽的路段,会造成雨天时路表排水不畅,使得路面的抗滑能力下降,车辆在超车或者更换车道时方向难以控制,影响了车辆操纵的稳定性;由于积水的存在,车辆易于发生漂滑而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此外,在寒冷地区辙槽会被冰雪所覆盖,也使得路面的抗滑能力降低,严重威胁行车安全,而且车辙的存在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道路的服务质量。因此,正确评价沥青路面的车辙情况对于有效防治车辙病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提出采用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车辙试件采用轮碾法成型,但是现有的成型方法存在在试件表面折返的问题。但是工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避免在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折返的车辙试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免在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折返的车辙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试件底板和侧模板(2),所述试件底板由三个正方形状的底板(1)呈上中下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试件底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模板(2),所述试件底板和两个侧模板(2)共同构成一个截面呈U型凹槽形状的长方体形车辙腔体,三个底板(1)将长方体形车辙腔体呈上中下依次分成区域A(4)、区域B(5)和区域C(6),所述区域A(4)与上部的底板(1)匹配对应,区域B(5)与中部的底板(1)匹配对应,区域C(6)与下部的底板(1)匹配对应;所述区域A(4)上覆盖设有硬质橡胶块(3),所述区域C(6)上覆盖设有硬质橡胶块(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在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折返的车辙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试件底板和侧模板(2),所述试件底板由三个正方形状的底板(1)呈上中下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试件底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模板(2),所述试件底板和两个侧模板(2)共同构成一个截面呈U型凹槽形状的长方体形车辙腔体,三个底板(1)将长方体形车辙腔体呈上中下依次分成区域A(4)、区域B(5)和区域C(6),所述区域A(4)与上部的底板(1)匹配对应,区域B(5)与中部的底板(1)匹配对应,区域C(6)与下部的底板(1)匹配对应;所述区域A(4)上覆盖设有硬质橡胶块(3),所述区域C(6)上覆盖设有硬质橡胶块(3)。2.按照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佳王慧彭刚樊泽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