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滑移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41659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滑移门系统,包括滑移门本体、中导轨与下导轨;滑移门本体的中部设有与中导轨配合的中铰链,下部设有与下导轨配合的下铰链;下导轨包括下导轨上横壁、下导轨下横壁以及连接两者的下导轨竖壁;下导轨还包括与下导轨上横壁连接的第一竖直翻边,其与下导轨上横壁以及下导轨竖壁围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导向槽;下铰链包括下铰接部与下轴承部;下轴承部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以竖直方向为轴向沿下导轨竖壁或第一竖直翻边滚动;第二轴承以垂直于下导轨竖壁的方向为轴向沿下导轨下横壁的上表面滚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影响滑移门系统原有的滑移功能的前提下,取消上导轨,保证了侧围造型的整体性,获得优良的开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
,尤其涉及汽车及其电动滑移门系统。
技术介绍
现时国内传统的中大型汽车采用的滑移门技术方案多为三导轨形式。上导轨及上铰链提供±Y向(垂直于侧门方向)自由度限制,中导轨提供±Y向自由度限制以及辅助承重,下导轨负责主要承重(限制+Z方向自由度)。上导轨与中导轨的Y向限制为始终相反方向,产生的绕X方向(侧门移动方向)的扭矩用于抵消滑移门开启过程中的扭转。本申请的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的三导轨式的滑移门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门洞上部布置上导轨导致窗框尺寸大,与前门窗框不匹配,滑移门与侧围分缝需绕到车顶位置,破坏了侧围的整体性,进而影响整车的侧面造型;2、上导轨结构采用内藏式结构,内饰顶棚上会设置较大的空间对导轨进行内藏,同时也会影响顶棚安全气帘的布置;3、由于上导轨的关系,滑移门无法布置整套二道密封,对整车NVH性能提升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汽车滑移门系统,能够在不影响滑移门系统原有的滑移功能的前提下,取消上导轨,使得滑移门窗框结构尺寸与前门一致,滑移门与侧围分缝可以与前门对应,保证了侧围造型的整体性,获得优良的开闭性能,同时避免影响顶棚安全气帘的布置。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滑移门系统,包括滑移门本体、中导轨与下导轨;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导轨配合的中铰链,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下部设有与所述下导轨配合的下铰链;所述下导轨包括下导轨上横壁、下导轨下横壁以及分别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下导轨下横壁连接的下导轨竖壁,所述下导轨还包括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连接的第一竖直翻边,所述第一竖直翻边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以及所述下导轨竖壁围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导向槽;所述下铰链包括与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下部铰接的下铰接部、以及与所述下铰接部连接并与所述下导轨配合的下轴承部;其中,所述下轴承部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并以竖直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竖壁或所述第一竖直翻边滚动;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下导轨下横壁的上表面,并以垂直于所述下导轨竖壁的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下横壁的上表面滚动。优选地,所述下轴承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以竖直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竖壁滚动,且所述第三轴承到所述下导轨竖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轴承到所述下导轨竖壁的距离。优选地,所述下导轨还包括下导轨中横壁和第二竖直翻边;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一侧边与所述下导轨竖壁的中部连接,将所述下导轨分隔为上下两层空间,且所述第三轴承位于下层空间;所述第二竖直翻边设置在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另一侧边,与所述下导轨中横壁和所述下导轨竖壁围成开口向下的第二导向槽;所述下轴承部还包括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并以竖直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竖壁或所述第二竖直翻边滚动。优选地,所述下轴承部还包括第五轴承;所述第五轴承位于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上表面,并以垂直于所述下导轨竖壁的方向为轴沿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上表面滚动。优选地,所述下轴承部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并以垂直于所述下导轨竖壁的方向为轴沿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下表面滚动;所述导向轮到所述下导轨竖壁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轴承到所述下导轨竖壁的距离,所述导向轮到所述第二竖直翻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轴承到所述第二竖直翻边的距离,所述导向轮到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轴承到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轴承沿着所述下导轨竖壁的延伸方向前后布置;所述第二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沿着所述下导轨竖壁的延伸方向前后布置;所述第三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轴承沿着所述下导轨竖壁的延伸方向前后布置;所述第四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轴承沿着所述下导轨竖壁的延伸方向前后布置;所述第五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五轴承沿着所述下导轨竖壁的延伸方向前后布置。优选地,所述中导轨包括中导轨上横壁、中导轨下横壁以及分别与所述中导轨上横壁、中导轨下横壁连接的中导轨竖壁,所述中导轨还包括与所述中导轨上横壁连接的第三竖直翻边,所述第三竖直翻边与所述中导轨上横壁以及所述中导轨竖壁围成开口向下的第三导向槽;所述中铰链包括与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中部铰接的中铰接部、以及与所述中铰接部连接并与所述中导轨配合的中轴承部;其中,所述中轴承部包括第六轴承和第七轴承;所述第六轴承位于所述第三导向槽内,并以竖直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中导轨竖壁或所述第三竖直翻边滚动;所述第七轴承位于所述中导轨下横壁的上表面,并以垂直于所述中导轨竖壁的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中导轨下横壁的上表面滚动。优选地,所述下导轨于对所述下铰链的承重点、所述中导轨对于所述中铰链的承重点以及所述滑移门本体的重心构成平面三角形;所述平面三角形与第一法线、第二法线以及第三法线的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法线为平行于所述竖直方向的直线;所述第二法线为垂直于所述下导轨竖壁的直线;所述第三法线为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法线和所述第二法线的直线。优选地,所述中导轨与水平面具有0~5°的夹角,并且所述中导轨的开门位置比所述中导轨的锁门位置高;所述下导轨与水平面具有0~5°的夹角,并且所述下导轨的开门位置比所述下导轨的锁门位置高。优选地,所述汽车滑移门系统还包括滑移门开启外把手、滑移门电动开闭控制机构、滑移门自动啮合锁、滑移门电动开启动力机构;所述滑移门开启外把手用于接收人为开关指令,并发送给滑移门电动开闭控制机构和滑移门自动啮合锁;所述滑移门自动啮合锁用于根据所述人为开关指令,锁定或释放所述滑移门本体;所述滑移门电动开闭控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人为开关指令,控制所述滑移门电动开启动力机构带动所述中铰链沿所述中导轨移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滑移门系统,包括滑移门本体、中导轨与下导轨;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导轨配合的中铰链,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下部设有与所述下导轨配合的下铰链;所述下导轨包括下导轨上横壁、下导轨下横壁以及分别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下导轨下横壁连接的下导轨竖壁,所述下导轨还包括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连接的第一竖直翻边,所述第一竖直翻边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以及所述下导轨竖壁围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导向槽;所述下铰链包括与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下部铰接的下铰接部、以及与所述下铰接部连接并与所述下导轨配合的下轴承部;其中,所述下轴承部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并以竖直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竖壁或所述第一竖直翻边滚动;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下导轨下横壁的上表面,并以垂直于所述下导轨竖壁的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下横壁的上表面滚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下导轨与所述下铰链的配合不仅能够实现原有对所述滑移门本体的承重的功能,还能够限制±Y向自由度,从而能够在取消上导轨的情况下,由中导轨与下导轨产生的扭矩可抵消滑移门开启过程中的扭转,保证正常滑移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取消了上导轨,使得滑移门窗框结构尺寸与前门一致,滑移门与侧围分缝可以与前门对应,保证了侧围造型的整体性,获得优良的开闭性能(包括NVH、密封防水性、外观),也避免影响顶棚安全气帘的布置,能实现可开启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滑移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移门本体、中导轨与下导轨;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导轨配合的中铰链,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下部设有与所述下导轨配合的下铰链;所述下导轨包括下导轨上横壁、下导轨下横壁以及分别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下导轨下横壁连接的下导轨竖壁,所述下导轨还包括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连接的第一竖直翻边,所述第一竖直翻边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以及所述下导轨竖壁围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导向槽;所述下铰链包括与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下部铰接的下铰接部、以及与所述下铰接部连接并与所述下导轨配合的下轴承部;其中,所述下轴承部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并以竖直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竖壁或所述第一竖直翻边滚动;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下导轨下横壁的上表面,并以垂直于所述下导轨竖壁的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下横壁的上表面滚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移门本体、中导轨与下导轨;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导轨配合的中铰链,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下部设有与所述下导轨配合的下铰链;所述下导轨包括下导轨上横壁、下导轨下横壁以及分别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下导轨下横壁连接的下导轨竖壁,所述下导轨还包括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连接的第一竖直翻边,所述第一竖直翻边与所述下导轨上横壁以及所述下导轨竖壁围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导向槽;所述下铰链包括与所述滑移门本体的下部铰接的下铰接部、以及与所述下铰接部连接并与所述下导轨配合的下轴承部;其中,所述下轴承部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并以竖直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竖壁或所述第一竖直翻边滚动;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下导轨下横壁的上表面,并以垂直于所述下导轨竖壁的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下横壁的上表面滚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以竖直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竖壁滚动,且所述第三轴承到所述下导轨竖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轴承到所述下导轨竖壁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轨还包括下导轨中横壁和第二竖直翻边;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一侧边与所述下导轨竖壁的中部连接,将所述下导轨分隔为上下两层空间,且所述第三轴承位于下层空间;所述第二竖直翻边设置在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另一侧边,与所述下导轨中横壁和所述下导轨竖壁围成开口向下的第二导向槽;所述下轴承部还包括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并以竖直方向为轴向沿所述下导轨竖壁或所述第二竖直翻边滚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部还包括第五轴承;所述第五轴承位于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上表面,并以垂直于所述下导轨竖壁的方向为轴沿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上表面滚动。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部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并以垂直于所述下导轨竖壁的方向为轴沿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下表面滚动;所述导向轮到所述下导轨竖壁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轴承到所述下导轨竖壁的距离,所述导向轮到所述第二竖直翻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轴承到所述第二竖直翻边的距离,所述导向轮到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轴承到所述下导轨中横壁的距离。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滑移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卓宇冯小奕施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