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细胞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40374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治疗领域,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干细胞制剂按细胞量计包括如下组分:5×104~1×106个/10μL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1×106个/10μ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其中,所述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由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干细胞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细胞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糖尿病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口的增长、老龄化、城市化以及肥胖症和缺乏运动的普遍化逐渐增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其较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尤其在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经调查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万盲人中,由DR致盲的占4.5%。因此,对致盲性眼病DR的治疗迫在眉睫。DR是多因素导致的一种视网膜进行性疾病,发病机理非常复杂,涉及到大量不同的细胞、因子和分子。传统的理论认为,DR是一种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糖尿病影响了视网膜整个神经血管单元,在疾病初期就引起了神经血管耦合数量的减少,渐进性的神经变性,神经胶质增生以及神经炎症性改变,而这些病变都出现在临床可见的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之前。视网膜的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微循环系统以及慢性炎症因素等在DR发病过程中相互作用导致病情持续的发展,进而出现视网膜的微血管病变。目前,DR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3种方式。根本在于严格的血糖控制和血压、血黏度管理,对于中重度非增殖型DR及早期的增殖型DR可行激光治疗以降低致盲风险,而对于伴有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离的增殖型DR仅能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手术可以清除积血,解剖复位视网膜,但视网膜的功能早已受到损害,视力恢复并不理想,还有手术难度大,手术本身对视网膜的打击以及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等不利因素。近年来眼部新生血管研究进展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引起糖尿病性黄斑水(diabeticmacularedema,DME)和视网膜及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关键刺激因素。靶向抗VEGF生物治疗虽然能改善DR引起的血视网膜屏障损伤,然而抗VEGF药物治疗仍属于破坏新生血管、抗血管生成的领域,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DR的发展,而且重复注射该药物会造成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毒性损害。采取各种方式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或是在可见的微血管病变发生之前阻止疾病的进展才是最合理有效的。事实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或是在可见的微血管病变发生之前阻止疾病的进展。视网膜发生病变之前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和Müller细胞就已经出现凋亡,如果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够在DR早期同时对这些方面进行干预,则可能使DR的治疗更加全面更有意义。视网膜上皮细胞(retinalpigmentedepithelium,RPE),在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维持和自我更新上有重要的功能,如:吞噬消化脱落的光感受器细胞外节膜盘;促进11一顺视黄醛的再生;调节眼内的免疫反应;参与形成视网膜血管屏障等。有研究表明,将RPE细胞移植到病变视网膜下腔会延缓患者视觉丧失的进程或部分恢复其视觉功能。视网膜下腔自体RPE细胞移植比较稳定,且具有长期的疗效。但其来源及数量限制阻碍了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目前,随着DR发病机制逐步明了以及其创新性治疗方式的陆续出现,干细胞注射疗法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以干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方式为中央和外周神经系统,尤其是神经间隙的损伤创造了用于神经再生的良好环境。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提取自细胞培养基上清的膜性囊泡,含有其来源细胞的胞膜和胞质蛋白成分,因此它能够在不同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大量研究报道,Exosome能够参与调控重要的细胞生理活动,在免疫应答、凋亡、血管生成、炎症反应、凝结过程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可以成为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标记物,也能作为靶向药物的载体进行疾病治疗。因此,外泌体在细胞微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具有神经营养以及免疫抑制作用,能通过传递减轻各种原因导致的视网膜损伤、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视网膜功能,为临床治疗眼科疾病开辟新途径。目前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药物,如抗VEGF药物虽然能改善视网膜的损伤,然而对血管具有毒性损害;具有高效疗效的干细胞制剂由于其干细胞来源的特殊性及数量的有限性,限制了临床的应用。因此,研发一种高疗效、毒副作用小且容易制备的干细胞制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干细胞制剂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制剂,包括如下组分:5×104~1×106个/10μL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1×106个/10μ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作为优选,所述干细胞制剂包括如下组分:5×105个/10μL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1×106个/10μ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作为优选,所述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由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成。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干细胞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与所述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混合,制得所述干细胞制剂。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干细胞制剂或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干细胞制剂在制备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参考文献《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实验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制备及鉴定参考文献《转录因子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样细胞的研究》,同济大学学报,2015,36(5)。外泌体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参考文献《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15,第32期。在临床研究中,胚胎干细胞和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应用较为广泛。然而,从临床角度来看,骨髓的获取是一种侵入性方式,增加患者痛苦,来源有限,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增殖/诱导能力逐步下降;胚胎干细胞的来源有限而且其安全性和伦理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专利技术采用自体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诱导分化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组合制剂进行DR的治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增殖力强、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及具备免疫调节作用的特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能够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将该分化细胞集落移植入肝脏内,体内肽、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得到控制。而且脐带间充质细胞可以通过药物诱导分化化成视网膜上皮细胞,替代或修复损伤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局部注射后可以在适宜的微环境下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视网膜内神经干细胞及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行免疫调节,抑制眼底的局部炎症反应,营养和保护眼底组织。由同种属来源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及由自体来源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能降低所述干细胞制剂对机体的免疫原性,且本专利技术干细胞制剂的给药方式是注射进眼部玻璃体腔,注射进玻璃体腔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可能性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干细胞制剂进行动物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干细胞制剂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的疗效。与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细胞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5×104~1×106个/10μL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1×106个/10μ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细胞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5×104~1×106个/10μL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1×106个/10μ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细胞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5×105个/10μL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1×106个/10μ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细胞制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啸虎陈海佳王一飞仇欣霞王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