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6708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散热装置。该电池散热装置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散热壳和导热管,所述散热壳开设有供所述电池卡入的卡槽,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插入的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散热装置,将电池卡入卡槽中,电池的热量可经散热壳传导至导热管,由导热管将热量导出,具有较好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散热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电动车和无人机的发展,对大电流放电的高倍率锂电池需求越来越多,但对于锂电池来说,大电流放电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如何在一定空间内对放电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有效排放以确保电池安全,从而确保电动车和无人机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电池组的工作时间较长、输入输出功率较大,且电池组往往设置在设备内部,使得电池板发热较为严重,致使设备内部温度提升,降低设备的机械环境;从而为电池组装配散热装置极为重要。为电池组散热的传统方式有两种:其一,风冷式散热一一通过风扇的转动促使空气流动以带走电池组散发出的热量;风冷式散热存在散热效率低、散热不均匀,防水防尘效果差、结构复杂、成本高昂等缺点;其二,液冷式散热,现有的液冷式散热装置仅仅为电池组外部散热,并未对电池组中各块电池板进行散热,消热效率低、集成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率较好的电池散热装置。一种电池散热装置,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散热壳和导热管,所述散热壳开设有供所述电池卡入的卡槽,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插入的插孔。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与所述插孔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为U型管。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为柱形槽。进一步地,所述插孔为柱形孔。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内壁设有环形凸缘。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的内壁设有弹性挡圈。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外壁设有用于紧固卡槽的槽口的紧固部件。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的外表设有多个散热孔。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壳设有支撑脚。本技术的电池散热装置,将电池卡入卡槽中,电池的热量可经散热壳传导至导热管,由导热管将热量导出,具有较好的散热效率。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散热装置的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电池散热装置20散热壳30导热管40卡槽41槽口42环形凸缘50插孔51弹性挡圈60紧固部件70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电池散热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电池散热装置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电池散热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电池散热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散热壳20和导热管30,该散热壳20开设有供电池卡入的卡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导热管30插入的插孔50。上述电池可为本领域常见的电池,例如圆柱形锂电池、方形的锂电池等。上述散热壳20的实现形式有很多,例如散热壳20可为方形,其具有顶壁、底壁和侧壁。散热壳20的材质可采用导热性较好的材质,例如可以为铝锭加工而成,例如铝锭可为方形或圆形等,。为了克服纯铝锭强度不够的缺陷,可采用铝合金型材,例如铝-镁合金、铝-铜合金、铝-铜-镁合金、铝-铜-镁-锰合金、铝-铜-镁-锌合金、铝-铜-镁-硅合金等。为了增强铝锭的防腐蚀性,可在锭的表面镀镍、镀铬等。此处,镀的方式可采用化学镀或电镀等,不加以限定。上述加工的工序可为铝锭进行钻孔、打磨、表面处理(镀防腐层)等。这些步骤的工艺操作可采用本领域公知的。上述卡槽40的“槽”和插孔50的“孔”的概念不做特别严苛的区分,两者虽然名称不相同,但实质是相同的机械结构,两者应当机械领域的通常意义来理解。即,对于圆形或类圆形(例如椭圆)而言,在直径方向(简称为径向,有360度的方向)均封闭且垂直于径向(即轴向,有两个方向)至少一个方向开放的空间体。此处,若轴向的两个方向均开放的空间体,称之为通槽(孔);若轴向的只有一个方向均开放的空间体,我们称之为半通槽(孔)。对于方形而言,在其三个维度上的长度度量(设定以长度、宽度和高度来表示,可以数学上正交坐标系XYZ轴分别对应地代表长度、宽度和宽度)中,其中两个维度所决定的方向(设定XY轴)均封闭,另外一个维度(即Z轴)所决定的两个方向至少有一个方向为开放的空间体。此处,若Z轴的两个方向均开放的空间体,称之为通槽(孔);若Z轴只有一个方向均开放的空间体,我们称之为半通槽(孔)。对于前述槽的定义中,基于圆形或类圆形,以及方形的两种不同情况,所对应地槽分别称为弧形槽(孔)和方槽(孔)。上述卡槽40,应当理解的是,其具有一个开口(记该开口为槽口41),藉由卡入电池。卡槽40的两侧壁可以有开口,也可为无开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卡槽40的侧壁无开口,电池只能从槽口41卡入;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卡槽40的一个侧壁有开口,此时卡槽40为半通槽;在再一个实施方式中,卡槽40的二个侧壁有开口,此时卡槽40为全通槽。槽口41可采用弹性结构,也为非弹性的刚性结构。例如,在前述卡槽40的后两种实施方式中,槽口41可不必需地为弹性结构,于此技术方案中,电池从卡槽40的侧壁的开口进入;在前述卡槽40的前一种实施方式中,槽口41较好地为弹性结构以供电池的卡入。容易想象的是,这里的槽口41弹性结构是指槽口41处的顶壁为弹性材料,以保证槽口41在外力作用下被扩大,电池卡入,撤去外力后,槽口41恢复原形,以将电池卡紧。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散热装置100,用于电池的散热,包括散热壳20和导热管30,散热壳20开设有供电池卡入的卡槽40,以及开设有用于供导热管30插入的插孔50。卡槽40与插孔50平行设置。在该实施例中,平行是指卡槽40的轴线与插孔50的轴线平行,换而言之,是指卡槽40的开设方向于插孔50的开设方形平行。卡槽40与插孔50平行设置,可使得电池的热量能最大限定地沿卡槽40径向方向传导至导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散热装置,用于电池的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壳和导热管,所述散热壳开设有供所述电池卡入的卡槽,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插入的插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散热装置,用于电池的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壳和导热管,所述散热壳开设有供所述电池卡入的卡槽,以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导热管插入的插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插孔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为U型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柱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伟郭志军罗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汉华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