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类石墨薄膜
,具体涉及一种类石墨纳米多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类金刚石薄膜(DLC)是一类性质上与金刚石类似,主要由sp2和sp3键组成的非晶碳膜。它不仅摩擦系数小,而且抗粘附性好、硬度高、耐磨性优良,导热性及化学稳定性好,可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工模具、刀具、汽车、电子、光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DLC薄膜也存在不足。DLC薄膜的摩擦学性能与力学性能匹配性较差,当薄膜的硬度较高时,往往弹性和韧性较差,在摩擦过程中容易发生脆裂;而当薄膜的硬度较低时,其耐磨性又大大降低。这些都大大的限制了DLC薄膜的实际应用范围的扩展,目前来说,DLC薄膜主要只在低载和低速的服役工况下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DLC薄膜结构相近、主要由sp2杂化结构构成的类石墨薄膜(GLC),这种非晶碳膜在具有与DLC薄膜同样优异的摩擦学性能的同时,还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承载能力。类石墨薄膜的出现为解决类金刚石薄膜内应力高,热稳定性较差等一系列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也为实现非晶碳膜在更加苛刻工况环境下的应用开辟了可能。GLC薄膜的摩擦学特性与摩擦接触点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类石墨纳米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由纯GLC薄膜与掺金属GLC薄膜交替组成,所述掺金属GLC薄膜中金属为第六副族元素,每个相邻纯GLC薄膜与掺金属GLC薄膜两个子层作为一个调制周期,每个调制周期总厚度为30nm~8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石墨纳米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由纯GLC薄膜与掺金属GLC薄膜交替组成,所述掺金属GLC薄膜中金属为第六副族元素,每个相邻纯GLC薄膜与掺金属GLC薄膜两个子层作为一个调制周期,每个调制周期总厚度为30nm~8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石墨纳米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掺金属GLC薄膜中金属为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类石墨纳米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每个相邻纯GLC薄膜与掺金属GLC薄膜两膜层的总厚度为40n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类石墨纳米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掺金属GLC薄膜中金属的含量为8~10at%。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类石墨纳米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类石墨纳米多层薄膜的总层数为30层~60层。6.一种类石墨纳米多层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等离子体增强磁控溅射系统,所述等离子体增强磁控溅射系统包括位于方形炉壁上的四个靶位,所述四个靶位中,对称设置有两个石墨靶,其余两个靶位分别设置有一个金属靶和一个溅射增强离子源,在基体上交替沉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斗,马国政,雍青松,陈书赢,何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