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32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2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包括前轮毂加强梁、翼子板、位于前轮毂加强梁与翼子板之间的翼子板支架,该翼子板支架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的前端部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翼子板,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翼子板支架连接的大灯横梁、与所述大灯横梁的另一端连接的前上构件总成。一方面,其能够在保证翼子板连接刚度的同时,保证一定的冲击韧性,减轻行人被汽车撞到后的损伤,保护行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能够减小竖直方向上的连接误差,从而保证汽车的外观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人们对汽车的外观、安全和性能等要求越来越高,翼子板是汽车的主要外观构件之一,其与发动机前罩板、大灯横梁和前轮毂加强梁均有连接关系,要求具有一定的刚度,但是为了满足行人保护安全法规要求,翼子板及其连接部位不能太硬,还应具有一定的冲击韧性;另一方面,他们之间的连接配合精度直接影响汽车的外观间隙。目前大灯横梁主要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与前轮毂加强梁连接,而前罩缓冲垫直接设置在翼子板支架上,但是这种结构的翼子板支架连接刚度比较强,不利于行人保护。传统的翼子板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一般是通过几字形的原支架2的脚部与原前轮毂加强梁1的上面焊接,原支架2的上端与原翼子板3的翻边连接,原前罩缓冲垫4设在原翼子板2的翻边上。该结构由于连接后刚度较大不利于行人保护,同时,在竖直方向上的误差加大,不利于外观间隙的控制。CN204659834U公开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汽车翼子板安装结构和车辆”,该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各自形成为独立构件的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具有用于连接汽车车梁的车梁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具有用于连接翼子板的翼子板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能够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不同位置,以改变所述车梁安装部和所述翼子板安装部之间的距离,该翼子板安装支架够提高翼子板的安装精度,尤其能够提高翼子板前端的安装点的安装精度。但不能解决翼子板对行人的保护问题。CN201300895公开的“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汽车车身与翼子板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呈“C”字形,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和侧面,所述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所述的翼子板和上纵梁连接,所述的侧面连接所述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该安装支架在承受垂直和平行方向的载荷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当行人头部垂直撞击到翼子板上方时,该安装支架承受垂直冲击载荷,很容易压溃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同时使撞击时间延长,减小撞击到行人身上的力;当该安装支架承受平行的冲击载荷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可以承受较一般安支架较大的冲击载荷,进而节约车辆在低速碰撞下的维修成本。但不能保证汽车的外观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一方面,其能够在保证翼子板连接刚度的同时,保证一定的冲击韧性,减轻行人被汽车撞到后的损伤,保护行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能够减小竖直方向上的连接误差,从而保证汽车的外观间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包括前轮毂加强梁、翼子板、位于前轮毂加强梁与翼子板之间的翼子板支架,该翼子板支架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的前端部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翼子板,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翼子板支架连接的大灯横梁、与所述大灯横梁的另一端连接的前上构件总成。进一步,所述翼子板支架整体呈开口向下的凹槽形,包括支架后部、支架中部和高于支架后部的支架前部,所述翼子板支架的截面大小由所述支架后部向支架前部减小;所述支架后部的侧面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的前端部连接,所述支架前部与所述翼子板连接。进一步,所述前轮毂加强梁的左侧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翼子板的上边设有第二翻边;所述支架后部的左部外侧面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上的第一翻边配合连接,所述支架后部的右部内侧面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的右面配合连接,所述支架前部的上面与所述翼子板上的第二翻边连接。进一步,所述大灯横梁与所述支架中部连接,所述大灯横梁的上部设有与其配合连接的前罩缓冲垫。进一步,所述支架后部的左部外侧面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上的第一翻边的配合连接为焊接,所述支架后部的右部内侧面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的右面的配合连接为焊接。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采用将大灯横梁的一端与翼子板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前上构件总成连接的连接方式,且将翼子板支架设计成整体呈开口向下的凹槽形,采用支架后部与前轮毂加强梁的前端部连接、支架前部与翼子板连接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翼子板连接刚度,同时保证一定的冲击韧性,减轻了行人被汽车撞到后的损伤,保护了行人的生命安全;由于翼子板支架在安装时采用侧面连接,减小了竖直方向上的连接误差,从而保证了汽车的外观间隙。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翼子板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大灯横梁、前上构件总成和前罩缓冲垫);图4是翼子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翼子板的右视图;图6是图3的A-A剖视图。图中:1-原前轮毂加强梁,2-原支架,3-原翼子板,4-原前罩缓冲垫;5-前轮毂加强梁,6-翼子板,7-翼子板支架,8-大灯横梁,9-前上构件总成,10-前罩缓冲垫;51-第一翻边,61-第二翻边;71-支架后部,72-支架中部,73-支架前部,74-左部外侧面,75-右部内侧面;b-支架中部与第二翻边之间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参见图2或图3,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包括前轮毂加强梁5、翼子板6、位于前轮毂加强梁5与翼子板6之间的翼子板支架7,该翼子板支架7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5的前端部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翼子板6,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翼子板支架7连接的大灯横梁8、与所述大灯横梁8的另一端连接的前上构件总成9。由于将大灯横梁8的一端与翼子板支架7连接,另一端与前上构件总成9连接,能够保证连接刚度,同时又能保证一定的冲击韧性。参见图4或图5,所述翼子板支架7整体呈开口向下的凹槽形,包括支架后部71、支架中部72和高于支架后部71的支架前部73,所述翼子板支架7的截面大小由所述支架后部71向支架前部73减小;所述支架后部71的侧面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5的前端部连接,所述支架前部73与所述翼子板6连接。翼子板支架7设计成前高后低,将支架后部71的侧面与前轮毂加强梁5的前端部连接,能够保证翼子板支架7的连接刚度;将支架前部73与所述翼子板6连接,能够减小翼子板6的支撑刚度,当行人撞击时,使得翼子板6容易变形,减轻行人被汽车撞到后的损伤,有利于对行人生命安全的保护。参见图6,所述前轮毂加强梁5的左侧设有第一翻边51,所述翼子板6的上边设有第二翻边;所述支架后部71的左部外侧面74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5上的第一翻边51焊接,所述支架后部71的右部内侧面75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5的右面焊接,所述支架前部73的上面与所述翼子板6上的第二翻边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在竖直方向上的焊接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支架后部71的左部外侧面74与前轮毂加强梁5上的第一翻边焊接,支架后部71的右部内侧面75与前轮毂加强梁5的右面焊接,有利于控制翼子板6与前罩、前大灯等的间隙段差,能够减小竖直方向上的连接误差,从而保证汽车的外观间隙。参见图2,所述大灯横梁8与所述支架中部72连接,所述大灯横梁8的上部设有与其配合连接的前罩缓冲垫10。将大灯横梁8与支架中部72连接,能够使大灯横梁8连接可靠、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来满足前罩缓冲垫10的安装。支架中部72与支架中部72与第二翻边之间的距离b约为30mm,当行人撞击到翼子板6时,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的缓冲变形空间,有利于减轻对行人的伤害。将前罩缓冲垫10设在大灯横梁8上,能够在发动机前罩板关闭时起缓冲限位的作用,避免发动机前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包括前轮毂加强梁(5)、翼子板(6)、位于前轮毂加强梁(5)与翼子板(6)之间的翼子板支架(7),该翼子板支架(7)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5)的前端部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翼子板(6),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翼子板支架(7)连接的大灯横梁(8)、与所述大灯横梁(8)的另一端连接的前上构件总成(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包括前轮毂加强梁(5)、翼子板(6)、位于前轮毂加强梁(5)与翼子板(6)之间的翼子板支架(7),该翼子板支架(7)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5)的前端部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翼子板(6),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翼子板支架(7)连接的大灯横梁(8)、与所述大灯横梁(8)的另一端连接的前上构件总成(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翼子板支架(7)整体呈开口向下的凹槽形,包括支架后部(71)、支架中部(72)和高于支架后部(71)的支架前部(73),所述翼子板支架(7)的截面大小由所述支架后部(71)向支架前部(73)减小;所述支架后部(71)的侧面与所述前轮毂加强梁(5)的前端部连接,所述支架前部(73)与所述翼子板(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翼子板安装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牛伟戴路吴显诚吴锦刚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