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0766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一侧的第一筒体、安装在第一筒体内侧的第二筒体以及汽水分离组件,壳体内部形成内腔,壳体上设有连通于内腔的第一进气口;第一筒体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与该内腔连通的连接口,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安装孔、底部设有出水口;第二筒体的顶端设有出气口,第二筒体的下部设有第二进气口;汽水分离组件包括多个绕第一筒体中心轴圆周阵列的导流片,每个导流片的一侧均固定在第二筒体外侧壁上,并且每个导流片均由上至下逐渐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装置的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然而,现有的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无法实现汽水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装置,用于解决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一侧的第一筒体、安装在第一筒体内侧的第二筒体以及汽水分离组件,壳体内部形成内腔,壳体上设有连通于内腔的第一进气口;第一筒体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与该内腔连通的连接口,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安装孔、底部设有出水口;第二筒体的外侧壁与第一筒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隔空间,第二筒体穿设于该安装孔中,第二筒体的顶端位于第一筒体上方并且设有出气口,第二筒体的下部位于第一筒体内部并且设有第二进气口;汽水分离组件位于所述间隔空间中,并且连接口、汽水分离组件和第二进气口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汽水分离组件包括多个绕第一筒体中心轴圆周阵列的导流片,每个导流片的一侧均固定在第二筒体外侧壁上,并且每个导流片均由上至下逐渐倾斜。优选地,进气口设于壳体上端。优选地,第二筒体的外侧与安装孔的内侧密闭配合,以防止气体从第一筒体上端跑出。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导流片之间形成间隙。进一步地,第二筒体的下部设有多排沿第二筒体高度方向排列的第二进气口,每排第二进气口绕第二筒体的中心轴圆周阵列,这样进气量较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工作时,带有水分的气体从第一进气口进入壳体内腔,并且通过连接口进入第二筒体内侧,接着,带有水分的气体在第二筒体上部聚集后向下流动,经过汽水分离组件,气体中的水分凝结在倾斜设置的导流片上形成水滴,而且由于导流片的一侧与第二筒体的外侧壁固定,水滴较易从第二筒体的外侧壁上顺流下去,滴落至第一筒体底部并从出水口流出,分离出水分的气体从汽水分离组件经过并从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二筒体内部,并从第二筒体顶端的出气口导出,因此,可以将气体和水分分离,实现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图中:10、壳体;11、内腔;12、第一进气口;20、第一筒体;21、出水口;22、连接口;30、第二筒体;31、出气口;32、第二进气口;40、汽水分离组件;41、导流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0、第一筒体20、第二筒体30和汽水分离组件40。第一筒体20固设于壳体10的一侧,第二筒体30安装在第一筒体20内侧。壳体10内部形成内腔11,壳体10上设有连通于内腔11的第一进气口12;第一筒体20靠近壳体10的一侧设有与该内腔11连通的连接口22,第一筒体20的顶部设有安装孔、底部设有出水口21;第二筒体30的外侧壁与第一筒体2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隔空间,第二筒体30穿设于该安装孔中,第二筒体30的顶端位于第一筒体20上方并且设有出气口31,第二筒体30的下部位于第一筒体20内部并且设有第二进气口32;汽水分离组件40位于所述间隔空间中,并且连接口22、汽水分离组件40和第二进气口32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汽水分离组件40包括多个绕第一筒体20中心轴圆周阵列的导流片41,每个导流片41的一侧均固定在第二筒体30外侧壁上,并且每个导流片41均由上至下逐渐倾斜。本技术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装置在工作时,带有水分的气体从第一进气口12进入壳体10内腔11,并且通过连接口22进入第二筒体30内侧,接着,带有水分的气体在第二筒体30上部聚集后向下流动,经过汽水分离组件40,气体中的水分凝结在倾斜设置的导流片41上形成水滴,而且由于导流片41的一侧与第二筒体30的外侧壁固定,水滴较易从第二筒体30的外侧壁上顺流下去,滴落至第一筒体20底部并从出水口21流出,分离出水分的气体从汽水分离组件40经过并从第二进气口32进入第二筒体30内部,并从第二筒体30顶端的出气口31导出,因此,可以将气体和水分分离,实现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优选地,进气口设于壳体10上端。优选地,第二筒体30的外侧与安装孔的内侧密闭配合,以防止气体从第一筒体20上端跑出。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导流片41之间形成间隙。进一步地,第二筒体30的下部设有多排沿第二筒体30高度方向排列的第二进气口32,每排第二进气口32绕第二筒体30的中心轴圆周阵列,这样进气量较大。优选地,第一筒体20和第二筒体30同轴设置。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一侧的第一筒体、安装在第一筒体内侧的第二筒体以及汽水分离组件,壳体内部形成内腔,壳体上设有连通于内腔的第一进气口;第一筒体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与该内腔连通的连接口,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安装孔、底部设有出水口;第二筒体的外侧壁与第一筒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隔空间,第二筒体穿设于该安装孔中,第二筒体的顶端位于第一筒体上方并且设有出气口,第二筒体的下部位于第一筒体内部并且设有第二进气口;汽水分离组件位于所述间隔空间中,并且连接口、汽水分离组件和第二进气口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汽水分离组件包括多个绕第一筒体的中心轴圆周阵列的导流片,每个导流片的一侧均固定在第二筒体外侧壁上,并且每个导流片均由上至下逐渐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冻式干燥机用冷凝器的汽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一侧的第一筒体、安装在第一筒体内侧的第二筒体以及汽水分离组件,壳体内部形成内腔,壳体上设有连通于内腔的第一进气口;第一筒体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与该内腔连通的连接口,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安装孔、底部设有出水口;第二筒体的外侧壁与第一筒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隔空间,第二筒体穿设于该安装孔中,第二筒体的顶端位于第一筒体上方并且设有出气口,第二筒体的下部位于第一筒体内部并且设有第二进气口;汽水分离组件位于所述间隔空间中,并且连接口、汽水分离组件和第二进气口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汽水分离组件包括多个绕第一筒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阿凡达压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