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和框架模组,属于显示基板制备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只能向金属掩膜板提供长程方向拉伸力导致的金属掩膜板平坦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包括:主夹具、至少一个调节件和与每个所述调节件对应的次夹具,每个所述次夹具与所述主夹具连接,每个所述调节件位于对应的所述次夹具和所述主夹具之间且所述调节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次夹具和所述主夹具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显示基板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和框架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在OLED制备过程中,有机材料的蒸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蒸镀过程中多要采用超精细金属掩膜板来实现高分辨率的像素设计,随着像素密度越来越高,蒸镀过程中混色等不良产生的概率越来越大。金属掩膜板从来料检查到张网焊接,再从张网到清洗,整个过程中对金属掩膜板的平坦度均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对后续蒸镀工艺的必要保证。请参照图1,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四个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对金属掩膜板的平坦度进行调节,每个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即为主夹具1,四个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分别夹持在金属掩膜板的四个顶角,在对金属掩膜板的平坦度进行调解时,通过拉伸互为对角的两个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以向金属掩膜板提供长度方向(图1中左右方向)上的拉伸力(如图1中箭头所示)。但利用这种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只能向金属掩膜板提供长程方向(图1中水平方向)上的拉伸力,对金属掩膜板的短程方向(图1中竖直方向)无法提供拉伸力,使得金属掩膜板在短程方向上存在平坦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金属掩膜板平坦度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和框架模组。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包括:主夹具、至少一个调节件和与每个所述调节件对应的次夹具,每个所述次夹具与所述主夹具连接,每个所述调节件位于对应的所述次夹具和所述主夹具之间且所述调节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次夹具和所述主夹具连接。其中,所述调节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主夹具包括两个子部件,两个所述子部件连接,每个所述调节件与一个对应的所述子部件连接,每个所述次夹具与一个对应的所述子部件连接。其中,所述次夹具与对应的所述子部件通过转动轴连接。其中,所述次夹具设置有第一固定夹,所述子部件设置有第二固定夹,所述调节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夹与所述次夹具连接,所述调节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夹与所述子部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夹和所述第二固定夹均包括卡槽、固定件和位于卡槽两侧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卡槽连接,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片上;所述次夹具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匹配的第一固定槽,所述主夹具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夹匹配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以使所述第一固定夹与所述次夹具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夹的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以使所述第二固定夹与所述主夹具固定;所述调节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卡槽内,所述调节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夹的卡槽内。其中,所述卡槽与所述固定片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孔内。其中,所述调节件为弹簧。作为另一技术方案,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框架模组,包括金属掩膜板和框架,所述框架模组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所述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夹持在所述金属掩膜板上,所述金属掩膜板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分别夹持在所述金属掩膜板的四个顶角。其中,对于上述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两个所述子部件分别夹在金属掩膜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夹在所述金属掩膜板的上表面的所述子部件通过对应的一个调节件与对应的一个次夹具连接,夹在所述金属掩膜板的下表面的所述子部件通过对应的另一个调节件与对应的另一个次夹具连接。本技术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和框架模组中,该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包括:主夹具、至少一个调节件和与每个调节件对应的次夹具,每个次夹具与主夹具连接,每个调节件位于对应的次夹具和主夹具之间且调节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次夹具和主夹具连接,主夹具用于向金属掩膜板提供长程方向上的拉伸力,次夹具通过调节件的回复力给金属掩膜板提供短程方向上的拉伸力,通过控制调节件来控制金属掩膜板短程方向上的受力,从而通过主夹具和次夹具分别对金属掩膜板的长程方向和短程方向的平坦度进行调节,以提高金属掩膜板的平坦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中次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中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中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中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的正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框架模组的俯视图;图9为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30将金属掩膜板10的短程方向拉伸的示意图;图10为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30将金属掩膜板10的短程方向收缩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主夹具;11、子部件;12、第二固定夹;121、第二固定槽;2、调节件;3、次夹具;31、第一固定槽;32、第一固定夹;4、转动轴;5、卡槽;6、固定件;7、固定片;71、固定孔;10、金属掩膜板;20、框架;30、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请参照图2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包括:主夹具1、至少一个调节件2和与每个调节件2对应的次夹具3,每个次夹具3与主夹具1连接,每个调节件2位于对应的次夹具3和主夹具1之间且调节件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次夹具3和主夹具1连接。从图2中可以看出,次夹具3的一端与主夹具1连接,主夹具1和次夹具3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在该夹角内设置有一个调节件2,调节件2的一端与主夹具1连接,调节件2的另一端与次夹具3连接,从而调节主夹具1与次夹具3之间的夹角,以达到调节金属掩膜板10的平坦度的目的。主夹具1用于向金属掩膜板10提供长程方向(图中水平方向)上的拉伸力(图中实线箭头所示),次夹具3通过调节件2的回复力给金属掩膜板10提供短程方向(图中竖直方向)上的拉伸力(图中虚线箭头所示),通过控制调节件2来控制金属掩膜板10短程方向上的受力,从而通过主夹具1和次夹具3对金属掩膜板10的长程方向和短程方向的平坦度进行调节,以提高金属掩膜板10的平坦度。具体地,可以通过使调节件2的体积减小,从而减小主夹具1的子部件11与次夹具3之间的角度,即调节件2将次夹具3向靠近子部件11的方向拉伸,由于作用力是相反的,此时,次夹具3将会给金属掩膜板10向远离子部件11的方向拉伸力,使金属掩膜板10的边缘向中心收缩;通过使调节件2的体积增大,从而增大主夹具1的子部件11与次夹具3之间的角度,即调节件2将次夹具3向远离子部件11的方向拉伸,由于作用力是相反的,此时,次夹具3将会给金属掩膜板10向靠近子部件11的方向拉伸力,使金属掩膜板10的边缘向外侧拉伸,从而实现对金属掩膜板10的短程方向的拉伸。其中,调节件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主夹具1包括两个子部件11,两个子部件11连接,每个调节件2与一个对应的子部件11连接,每个次夹具3与一个对应的子部件11连接。请参照图3,每个主夹具1包括两个子部件11,两个子部件11通过连接件(图中未示出)连接,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夹具、至少一个调节件和与每个所述调节件对应的次夹具,每个所述次夹具与所述主夹具连接,每个所述调节件位于对应的所述次夹具和所述主夹具之间且所述调节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次夹具和所述主夹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夹具、至少一个调节件和与每个所述调节件对应的次夹具,每个所述次夹具与所述主夹具连接,每个所述调节件位于对应的所述次夹具和所述主夹具之间且所述调节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次夹具和所述主夹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主夹具包括两个子部件,两个所述子部件连接,每个所述调节件与一个对应的所述子部件连接,每个所述次夹具与一个对应的所述子部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夹具与对应的所述子部件通过转动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夹具设置有第一固定夹,所述子部件设置有第二固定夹,所述调节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夹与所述次夹具连接,所述调节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夹与所述子部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掩膜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夹和所述第二固定夹均包括卡槽、固定件和位于卡槽两侧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卡槽连接,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片上;所述次夹具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匹配的第一固定槽,所述主夹具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夹匹配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鹏,兰兰,杨忠英,梁逸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