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84718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包括:底架、连接柱、活动杆、减震弹簧、连接板和止挡板,连接柱竖直设置在底架的上表面,连接柱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容腔,连接柱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容腔相连通,活动杆竖直穿过第一通孔,且活动杆至少部分设置在容腔内,活动杆的下端与连接板的上表面相固接,减震弹簧设置在容腔内,且减震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板的下表面相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容腔的底端,活动杆位于容腔外的杆体上套接有止挡板,连接柱至少设置两根。该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克服现有技术中,直升机起落架与机体之间没有缓冲装置且连接容易松动,当直升机降落时,瞬时冲击对机体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直升机领域,具体地,涉及无人直升机起落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无人直升飞机起落架都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直接安装在直升机机体下方两侧,与直升机普遍采用硬连接结构。这种材质及结构的起落架刚性太强,直升机起落架与机体之间没有缓冲装置且连接容易松动。当直升机降落时仅依靠起落架结构缓冲的缓冲作用并不能更好的解决瞬时冲击对机体的损伤,甚至会破坏机体内置的设备或仪器。在这种刚性连接安装方式下,由于飞机的震动、起落架与机体连接部分磨损,导致起落架连接松动,在直升机负载情况下使飞机飞行不平稳。因此提供一种在无人直升飞机降落时,有效地解决瞬时冲击对机体的损伤,从而保护机体,延长无人直升飞机使用寿命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人直升飞机起落架与直升机普遍采用硬连接结构,直升机起落架与机体之间没有缓冲装置且连接容易松动,当直升机降落时,瞬时冲击对机体的损伤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无人直升飞机降落时,有效地解决瞬时冲击对机体的损伤,从而保护机体,延长无人直升飞机使用寿命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直升机起落架,所述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包括:底架、连接柱、活动杆、减震弹簧、连接板和止挡板,所述连接柱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架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柱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容腔,所述连接柱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腔相连通,所述活动杆竖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活动杆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相固接,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容腔内,且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相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容腔的底端,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容腔外的杆体上套接有所述止挡板,所述连接柱至少设置两根。优选地,所述连接柱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且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通孔。优选地,所述活动杆为圆柱体,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止挡板上方的杆体的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优选地,所述无人直升机起落架还包括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自锁螺母,所述自锁螺母设置在所述活动杆上,且位于所述止挡板上方。优选地,所述止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优选地,所述底架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片。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通过设置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减震弹簧相配合,从而将无人直升机降落时,地面对无人直升机降落的瞬时冲力有效地吸收掉,则保护无人直升机的机体,延长无人直升机的使用寿命,且在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所述止挡板,防止无人直升机降落时的冲力太大,所述减震弹簧无法有效地吸收冲力,则设置所述止挡板来配合所述减震弹簧一起保护所述机体。本专利技术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克服现有技术中,无人直升飞机起落架与直升机普遍采用硬连接结构,直升机起落架与机体之间没有缓冲装置且连接容易松动,当直升机降落时,瞬时冲击对机体的损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上连接柱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架 2连接柱3橡胶垫片 4活动杆5连接板 6减震弹簧7缓冲垫 8止挡板9容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如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直升机起落架,所述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包括:底架1、连接柱2、活动杆4、减震弹簧6、连接板5和止挡板8,所述连接柱2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架1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柱2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容腔9,所述连接柱2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腔9相连通,所述活动杆4竖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活动杆4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腔9内,所述活动杆4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5的上表面相固接,所述减震弹簧6设置在所述容腔9内,且所述减震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5的下表面相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容腔9的底端,所述活动杆4位于所述容腔9外的杆体上套接有所述止挡板8,所述连接柱2至少设置两根。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通过设置所述活动杆4和所述减震弹簧6相配合,从而将无人直升机降落时,地面对无人直升机降落的瞬时冲力有效地吸收掉,则保护无人直升机的机体,延长无人直升机的使用寿命,且在所述连接柱2上设置所述止挡板8,防止无人直升机降落时的冲力太大,所述减震弹簧6无法有效地吸收冲力,则设置所述止挡板8来配合所述减震弹簧6一起保护所述机体。如图2,本专利技术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克服现有技术中,无人直升飞机起落架与直升机普遍采用硬连接结构,直升机起落架与机体之间没有缓冲装置且连接容易松动,当直升机降落时,瞬时冲击对机体的损伤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柱2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7,且所述缓冲垫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活动杆4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容腔9中,其中所述缓冲垫7与所述止挡板8相配合,无人直升机降落时,若冲力过大,所述止挡板8向下运动撞击到所述缓冲垫7上,起到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杆4为圆柱体,所述活动杆4位于所述止挡板8上方的杆体的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使用时,将所述活动杆4上端穿过无人直升机的机体,然后用上端用螺母将所述活动杆4有效地固定在所述机体上,螺纹式连接更加方便拆卸更换,而且固定更牢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人直升机起落架还包括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自锁螺母,所述自锁螺母设置在所述活动杆4上,且位于所述止挡板8上方,所述自锁螺母可以将自身锁定在所述活动杆4上,相对普通的螺纹,所述自锁螺母使得所述机体与所述活动杆4之间固定得更加的牢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机体是通过所述止挡板8与所述自锁螺母相配合,将所述机体夹持在中间,从而起到固定的效果,则所述凸起有效地增大了所述止挡板8与所述机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所述机体固定地更加的牢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架1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片3,无人直升机在落地时,所述橡胶垫片3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而且所述保护所述底架1不受磨损,有效地增大了所述底架1的使用寿命。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对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人直升机起落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包括:底架(1)、连接柱(2)、活动杆(4)、减震弹簧(6)、连接板(5)和止挡板(8),所述连接柱(2)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架(1)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柱(2)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容腔(9),所述连接柱(2)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腔(9)相连通,所述活动杆(4)竖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活动杆(4)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腔(9)内,所述活动杆(4)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5)的上表面相固接,所述减震弹簧(6)设置在所述容腔(9)内,且所述减震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5)的下表面相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容腔(9)的底端,所述活动杆(4)位于所述容腔(9)外的杆体上套接有所述止挡板(8),所述连接柱(2)至少设置两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直升机起落架包括:底架(1)、连接柱(2)、活动杆(4)、减震弹簧(6)、连接板(5)和止挡板(8),所述连接柱(2)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架(1)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柱(2)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容腔(9),所述连接柱(2)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腔(9)相连通,所述活动杆(4)竖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活动杆(4)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腔(9)内,所述活动杆(4)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5)的上表面相固接,所述减震弹簧(6)设置在所述容腔(9)内,且所述减震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5)的下表面相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容腔(9)的底端,所述活动杆(4)位于所述容腔(9)外的杆体上套接有所述止挡板(8),所述连接柱(2)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虎国贞君李孝阔葛防汉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万户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