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氧化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6943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氧化钴的制备方法,1)将二价钴可溶性盐溶于水或乙醇或二者混合溶剂中,得到二价钴离子的溶液;(2)向二价钴离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混合均匀,在反应器中回流加热,或者转移到反应釜中密闭加热反应;(3)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沉淀物分离、洗涤、干燥,得到黑色的氧化钴纳米材料。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尺度或形貌的纳米材料,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纳米氧化钴的可控制备。该方法无需任何表面活性剂,所用原料廉价易得、设备简便易操作,所得纳米材料尺度均匀,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制备化学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氧化钴(Co3O4)作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被用作催化剂,磁性材料,电极材料,气敏传感材料,场发射材料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材料是指三维尺度中至少有一维处于1-100nm之间的材料,因为其较小的尺寸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在许多方面体现出优异的性能,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纳米氧化钴的制备作为其性质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较早的报道为1978年,Sugimoto,T等人采用醋酸钴溶液在100℃下强制水解得到100nm左右的纳米氧化钴[Sugimoto,T.;Matijevic′,E.J.Inorg.Nucl.Chem.1978,41,165]。此后,先后有大量纳米氧化钴制备的报道,多数为利用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溶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苯璜酸钠、十二烷基璜酸钠、吐温-85、辛醇、正己醇等的作用在溶液中得到纳米氧化钴[(a)C.Nethravathi,Sonia Sen,N.Ravishankar,Michael Rajamathi,Clemens Pietzonka,and Bernd Harbrecht,J.Phys.Chem.B 2005,109,11468-11472;(b)Yanglong Hou,Hiroshi Kondoh,Masatsugu Shimojo,Toshihiro Kogure,andToshiakiOhta,J.Phys.Chem.B 2005,109,19094-19098;(c)Marc Verelst,Teyeb Ould Ely,CatherineAmiens,Etienne Snoeck,Pierre Lecante,Alain Mosset,Marc Respaud,Jean Marc Broto,andBruno Chaudret,Chem.Mater.1999,11,2702-2708;(d)Tao He,Dairong Chen,and XiulingJiao,Chem.Mater.2004,16,737-743;(e)Tao He,Dairong Chen,Xiuling Jiao,YinglingWang,and Yongzheng Duan,Chem.Mater.2005,17,4023-4030;(f)Rong Xu and Hua ChunZeng,Langmuir 2004,20,9780-9790;(g)Tao He,Dairong Chen,Xiuling Jiao,Yanyan Xu,and Yuanxiang Gu,Langmuir 2004,20,8404-8408;(h)Xiaohe Liu,Guanzhou Qiu andXingguo Li,Nanotechnology 16(2005)3035-3040],这些方法因为上述有机物的使用,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容易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显然不便于规模化工业生产。此外,不使用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的纳米氧化钴制备方法,也有一些报道。如HuaChun Zeng等在硝酸钠和氢氧化钠存在下,利用氧气氧化得到氧化钴纳米材料[(a)RongXu and Hua Chun Zeng,J.Phys.Chem.B 2003,107,926-930;(b)Ji Feng and Hua Chun-->Zeng,Chem.Mater.2003,15,2829-2835],Xiong Wang等利用草酸和醋酸钴先水热反应,再420℃煅烧得到氧化钴纳米材料[Xiong Wang,Xiangying Chen,Lisheng Gao,HuaguiZheng,Zude Zhang and Yitai Qian,J.Phys.Chem.B 2004,108,16401-16404],Yang Jiang等硫酸钴,氨水,双氧水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了形貌单一的氧化钴纳米材料。[YangJiang,Yue Wu,Bo Xie,Yi Xie,Yitai Qian,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74(2002)234-237],王新喜等利用硝酸钴先和氨水混合,利用氧气或双氧水的作用得到Co(NH3)63+,然后再与硝酸钴按一定比例混合,在50-90℃下回流得到纳米氧化钴[王新喜,吕光烈,曾跃武,胡秀荣,陈林深,化学学报,2003,61(11),1849-1853]。张卫民等采用水热一固相热解法得到100nm左右的纳米氧化钴[张卫民,孙思修,俞海云,宋新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12),2151-2154]。中国专利CN200410060127.9报道了一种高纯度四氧化三钴的制造方法,将二价钴盐水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在pH值4.5~13.5、温度50℃~100℃及强烈搅拌下反应,并加入还原剂,获得氢氧化亚钴沉淀。其中钴、氢氧化钠、还原剂之间物质的量的比为1.00∶2.0~3.0∶0.01~0.1。沉淀经过滤、洗涤所得滤饼在80℃~125℃下干燥、粉碎后进入可调节空气流量的煅烧炉,在200℃~950℃下焙烧并煅烧0.5~14h。经粉碎、分级获得高纯度四氧化三钴粉体。但这些技术所需试剂种类或步骤较多,不便于操作和实际生产。因此,从当前纳米氧化钴生产工艺现状来看,急需开发纳米氧化钴的简便、低成本制备方法,以适应各行各业对纳米氧化钴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工业化的纳米氧化钴制备方法,尤其是针对纳米氧化钴的重要应用价值和巨大市场前景,提出一种低成本、污染小、易操作、便于工业化的纳米氧化钴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以二价钴可溶性盐和氨水为原料,通过相对低温的加热反应即可得到粒径均匀的氧化钴纳米材料。本专利技术纳米氧化钴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1)将二价钴可溶性盐(如醋酸钴、硫酸钴、硝酸钴、氯化钴等)溶于水或乙醇或二者混合溶剂中,得到二价钴离子的溶液;(2)向二价钴离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搅拌均匀;(3)将(2)中的溶液在反应器中回流加热,或者转移到反应釜中密闭加热,反应后冷却,将所得悬浊液离心、洗涤、干燥,得到黑色的氧化钴纳米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1)通过改变溶剂、二价钴可溶性盐种类以及二价钴离子和氨水的浓度,可以得到不同尺度大小的纳米氧化钴,从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纳米氧化钴的可控制备。向二价钴离子溶液中加入氨水中的NH3与钴盐中Co2+的摩尔比的范围在1-100时效果较好。(2)通过改变加热温度,在不同温度可以分别得到纳米颗粒或纳米立方晶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形貌的选择性。从得到纳米氧化钴的形貌及能耗等方面考虑,本专利技术加热的温度优选为60-250℃之间,加热时间优选为1-8小时。(3)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系中需要有一定量氧气存在,否则容易导致氧化不完全,难以得到高纯度的Co3O4。本操作可以通入一些氧气实现,也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氧气(通入空气或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得到的黑色氧化钴纳米材料,经XRD鉴定物相为Co3O4,具有较高的纯度。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氧化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将二价钴可溶性盐溶于水或乙醇或二者混合溶剂中,得到二价钴离子的溶液;(2)向二价钴离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混合均匀,在反应器中回流加热,或者转移到反应釜中密闭加 热反应;(3)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沉淀物分离、洗涤、干燥,得到黑色的氧化钴纳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氧化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将二价钴可溶性盐溶于水或乙醇或二者混合溶剂中,得到二价钴离子的溶液;(2)向二价钴离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混合均匀,在反应器中回流加热,或者转移到反应釜中密闭加热反应;(3)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沉淀物分离、洗涤、干燥,得到黑色的氧化钴纳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0-2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钴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民董玉明尹琳殷英何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