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制备中的干燥或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7778 阅读:5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硫酸制备中的干燥或吸收塔,主要是用于硫酸生产过程中含SO↓[2]烟气的干燥和SO↓[3]烟气的吸收,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一侧开有回酸路通道,并通过过渡段与浓酸循环槽体连通,且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和浓酸循环槽体坐落于同一底座上,使干燥塔体或吸收塔和浓酸循环槽连成一整体,并处在同一平面上,从而节省了土建和生产运行费用,降低了生产设备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硫酸生产过程中用于含SO2烟气的干燥和SO3烟气的吸收的塔槽,尤指一种塔槽一体的干燥或吸收塔。
技术介绍
:硫酸生产过程中,含SO2烟气的干燥和SO3烟气的吸收是两个不相连贯的重要步骤。由于这两个步骤都是使用浓硫酸作为吸收剂,干燥、吸收所采用的设备又都是喷淋浓硫酸的耐酸填料塔,烟气中水份的干燥和SO3的吸收在填料塔内所进行的过程原理相同。因此在工程设计中,硫酸生产过程中的干燥塔和吸收塔的结构几乎完全相同(一般只是所选用的除雾装置不同)来尽量增加设备制造和备品备件的通用性,以便于生产管理和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在硫酸生产过程中,干燥塔、吸收塔是和其浓酸循环槽配套使用的。在实际硫酸生产工程设计中,传统结构的干燥、吸收塔和其配套的浓酸循环槽是分开配置的。一般,干燥、吸收塔设置在土建平台上,浓酸循环槽设置在塔体的正下方(或正前面下方),浓酸冷却器配置在浓酸循环槽旁。这种配置方式总体来说,布局结构合理,工程应用经验成熟,是硫酸生产设计中普遍采用的配置方式。但是该配置方式有如下缺失:1、由于干燥、吸收塔设置在土建平台上,而塔体的间距有一定的要求,且塔体重量大,因此所需的土建平台占地面积大,支撑立柱的跨度较大。土建设计中需配制较大截面积的立柱和支撑横梁,对土建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要求高,使得土建费用造价较高。2、由于干燥、吸收塔设置在浓酸循环槽的上方,且浓酸循环槽上面空间距离有一定的要求(需考虑酸泵的安装、维修吊装高度),使得循环酸提升的扬程较大。需配置功率大、扬程高的循环酸泵,因此设备的采购费用和运行成本都较高。3、由于干燥、吸收塔与其相配套的浓酸循环槽为上下摆布,浓酸冷却器需另择地配置,为防止酸管路串气,还需在干燥、吸收塔的酸出口管路上设置一个酸封器。使得塔槽之间浓硫酸循环管道线路复杂且往返距离过长。造成了管道制-->作成本较高,施工安装工作量较大和管线沿途泄露点过多而不利于生产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干燥、吸收塔与其浓酸循环槽分开布置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干燥塔体、吸收塔体与槽体连接成一个整体且坐落在同一平面上的硫酸制备中的的干燥或吸收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硫酸制备中的干燥或吸收塔,其包括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浓酸循环槽体,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和浓酸循环槽体皆为筒体,内衬砖砌体,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进气口、填料支撑砖拱、进酸和分酸装置、进酸口、除雾装置、出气口,填料支撑砖拱上与进酸和分酸装置间装填有瓷环填料;该浓酸循环槽体的槽体上设有循环酸泵口、溢流口、及排酸口;其特点是:所述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一侧开有回酸路通道,并通过过渡段与浓酸循环槽体连通,且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和浓酸循环槽体坐落于同一底座上。为减小干燥筒体或吸收塔筒体和浓酸循环槽筒体相连接处的开口应力,该过渡段采用半腰形,并由半腰形的钢壳体制成,钢壳体内设有内衬砖。由于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内和浓酸循环槽体内的气体压力不同,需考虑利用循环酸的液位来封住塔槽之间的气道防止串气,所以过渡段底部的内衬砖上于回酸路通道与过渡段相接处开设有两个半圆形通孔。既保证了回酸路通道的面积,又降低了所需酸液的液封高度,从而降低了浓酸循环槽体的高度。为防止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内的填料碎片对泵体的损坏及浓酸循环槽体内的补充水漂流在酸面形成的局部稀酸造成对泵体的侵蚀,在浓酸循环槽体内,过渡段与循环酸泵口下方的浓酸循环泵间设有酸隔墙。从而可将填料碎片挡在墙底部,并让漂有水的酸液面沿酸隔墙向循环槽体内壁一侧迂回流动,以使水液面与酸液面充分相互翻滚混合,形成浓度稳定的高浓度酸溶液,从而保证产出合格的浓硫酸溶液进行循环和生产出合格的成品酸。该高浓度酸溶液经酸隔墙顶端的混合酸过道缺口进入浓酸循环槽体内。上述底座由底板与型钢梁焊接成整体结构,以由底座整体承受干燥或吸收塔体和浓酸循环槽体重量。且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和浓酸循环槽体通过底座直接坐落在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地面土建基础台面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由于塔体与槽体连接成一个整体,且由一个整体底座直接坐落在地面上土建基础台面上,取消了土建塔平台。土建基础形状简单,整体受力面积大对土建基础的地基压强相对要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土建费用。2、由于塔体和槽体坐落在同一平面上,所以由于塔槽一体的干燥、吸收塔在配置上取消了塔平台,使得浓酸冷却器可以放置在两塔(干燥与吸收塔、或干燥与两吸收塔)之间的空地上,与塔、槽平行摆布,相对于塔、槽分开配置的形式占地面积要小得多,符合国家要求节约用地的精神。3、由于塔体和槽体坐落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循环酸的提升扬程大大减小,只需配置功率较小,扬程较低的循环酸泵。设备采购费用和生产运行费用都相应降低。4、由于塔体和槽体连接成了一个整体,省去了循环酸的回酸管道,取消了管道酸封器。又由于浓酸冷却器在两塔之间与塔体并排布置,使得塔与槽之间循环酸管线路非常紧凑和简洁。与传统的塔槽分开布置形式相比,其循环酸管道线路长度缩短约60%,既大幅降低了管道制作安装成本,又大大减少了酸管路上的泄露点,更利于生产管理和维护维修。5、由于塔体和槽体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塔体的下部也就存储了一部分循环酸量,从而设计所需循环的外形尺寸相对减小,这样既减小了占地面积,使得循环酸管线紧凑,又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示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座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过渡段的示意图。图5是图1沿A-A线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为硫酸制备中的干燥或吸收塔,其包括: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浓酸循环槽体2,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和浓酸循环槽体2皆为钢制筒体,内衬砖砌体3。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进-->气口11、填料支撑砖拱12、进酸和分酸装置13、进酸口14、除雾装置15、出气口16,填料支撑砖拱12上与进酸和分酸装置13间装填有瓷环填料17,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另于一侧开有回酸路通道4,并通过过渡段5与浓酸循环槽体2连通。该浓酸循环槽体2的槽体上设有循环酸泵口21、溢流口22、及排酸口23,该浓酸循环槽体2内于过渡段5与循环酸泵口21下方的浓酸循环泵(图中未示)之间设有酸隔墙24。该酸隔墙24的两侧分别与浓酸循环槽体内设的砖砌体3相接,其中,相接处的一侧顶端开有混合酸过道缺口241,另一侧底端开有检修排酸口242,如图5所示。参见图2及图3所示,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和浓酸循环槽体2坐落于同一底座6上,该底座6由底板61与型钢梁62焊接成整体结构。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和浓酸循环槽体2之间设置的过渡段5,为塔体和槽体之间的酸路通道。如图4所示,过渡段5为半腰形,由半腰形钢壳体51制成,设有内衬砖52。过渡段的长度一般为600-800mm。该过渡段底部的内衬砖壁上于回酸路通道4与过渡段5相接处开设有两个半圆形通孔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酸制备中的干燥塔或吸收塔,其包括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浓酸循环槽体(2),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和浓酸循环槽体(2)皆为筒体,内衬砖砌体(3),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进气口(11)、填料支撑砖拱(12)、进酸和分酸装置(13)、进酸口(14)、除雾装置(15)、出气口(16),填料支撑砖拱(12)上与进酸和分酸装置(13)间装填有瓷环填料(17);该浓酸循环槽体(2)的槽体上设有循环酸泵口(21)、溢流口(22)、及排酸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一侧开有回酸路通道(4),并通过过渡段(5)与浓酸循环槽体(2)连通,且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和浓酸循环槽体(2)坐落于同一底座(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制备中的干燥塔或吸收塔,其包括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浓酸循环槽体(2),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和浓酸循环槽体(2)皆为筒体,内衬砖砌体(3),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进气口(11)、填料支撑砖拱(12)、进酸和分酸装置(13)、进酸口(14)、除雾装置(15)、出气口(16),填料支撑砖拱(12)上与进酸和分酸装置(13)间装填有瓷环填料(17);该浓酸循环槽体(2)的槽体上设有循环酸泵口(21)、溢流口(22)、及排酸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一侧开有回酸路通道(4),并通过过渡段(5)与浓酸循环槽体(2)连通,且该干燥塔体或吸收塔体(1)和浓酸循环槽体(2)坐落于同一底座(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制备中的干燥或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丁陈南洋袁爱武舒春桃孙南峰吴桂荣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