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及利用其进行的湖羊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5677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蛋白饲料,特别涉及一种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及利用其进行的湖羊养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甘薯渣为原料,混入混合发酵菌种(用淀粉纤维分解混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混合)进行发酵制成蛋白饲料。发酵过程中,发酵菌种可将甘薯渣中含有的大量淀粉以及纤维降解成动物容易消化的短链糖类,发酵菌种在降解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菌体蛋白,进一步提高营养价值。调节发酵步骤及发酵菌种的比例,提高原料中淀粉和纤维的降解率以及发酵产物中菌体蛋白的含量,以促进甘薯的深度加工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蛋白饲料,特别涉及一种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及利用其进行的湖羊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甘薯全身是宝,兼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药用作物的特点。其作用非常广泛,是轻工、化工、医药、食品、纺织等工业的重要原料。甘薯可以制成糖、柠檬酸、乳酸、丁酸、维生素和多种全粉衍生物产品。例如在浙江地区,已经开发成熟的产品有精白薯粉、方便面薯粉、膨化薯片、食用色素的提取、烤薯、薯脯等。鲜薯通过加工处理后,所得产值比它本身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但随着加工的规模化,甘薯淀粉产业中的副产物如何利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促进现有甘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链中副产物开发利用的科技投入与力度,开展甘薯产业链副产物的深加工研究成为研究的新着眼点。我国是一个资源小国,特别是人畜争粮问题尤为突出。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粮食供需不平衡的严重性,农业部指出要充分利用牧草、农副产品等非粮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质或能量含量高的饲料资源,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进而缓解我国粮食供求矛盾、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以南方地区为例,是我国典型的大城市郊区畜牧业发展区域,依靠经济发达的城市占据着庞大的畜牧产品消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安全优质的牛羊肉越来越占据着人们饮食中的重要位置。然而,优质牛羊肉的生产离不开优质的饲料资源。南方地区虽然有着庞大消费市场的优势,然而,在常规饲料资源如玉米、大豆以及羊草、苜蓿上却缺乏竞争力。与此同时,我国有着丰富的甘薯资源,发展潜力大。特别是对于反刍动物来说,相对于单胃动物更加适合高纤维的饲料,如果能够利用甘薯产业链的副产物生产加工生物饲料,开展甘薯产业链副产物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发基于甘薯淀粉产业副产物的生物饲料,可使这一“废料”变成巨大的饲料资源。同时根据南方地区的条件结合牛羊生理特点,摸索出基于甘薯淀粉产业副产物的生物饲料利用模式,并加以推广,则对我国甘薯产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和协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粗蛋白含量高,生物利用率较高,解决了废弃物利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该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a、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培养液的制备产朊假丝酵母的活化,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分别活化,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包括:黑曲霉,米曲霉,绿色木霉,枯草芽胞杆菌,乳酸类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里氏木霉,地衣芽胞杆菌和发酵乳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绿色木霉,枯草芽胞杆菌,乳酸类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里氏木霉,地衣芽胞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的活化培养液以等质量比混合,制成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培养液;将产朊假丝酵母与淀粉纤维降解混菌的活化培养液按2-3:1质量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菌液待用;b、固体发酵固体发酵培养基:甘薯渣40-50%,磷酸二氢钾0.5-0.8%,硫酸镁0.3-0.5%,尿素1-3%,pH值自然,余量为水;采用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对步骤a得到的混合菌液进行发酵培养,混合菌液的接种量为8-12%,置于恒温30±2℃下,湿度80-90%的房间发酵时间36h-48h,铺料厚度5-8cm,发酵完成后得到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本专利技术模拟瘤胃功能制作淀粉纤维降解混菌以提高对底物中淀粉及纤维的消化率,瘤胃液中含有多种可消化利用淀粉和纤维素的细菌、真菌等,专利技术人模拟瘤胃液中天然的混菌得到了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淀粉纤维降解混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又叫产朊圆酵母或食用圆酵母。其蛋白质和维生素B的含量都比啤酒酵母高,它能以尿素和硝酸作为氮源,在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任何生长因子即可生长。它能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既能利用造纸工业的亚硫酸废液,还能利用糖蜜、木材水解液等生产出人畜可食用的蛋白质。最佳发酵温度为25℃~28℃。本专利技术的发酵甘薯渣饲料粗蛋白含量高于常规发酵饲料,尤其是发酵饲料的真蛋白含量非常高,占总氮的92.8%,因此该发酵饲料的生物利用率较高。发酵饲料中粗脂肪EE含量也接近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作为优选,产朊假丝酵母和淀粉纤维降解混菌的活化方法是:5-10°Bé麦芽汁,培养温度28-30℃,120rpm摇床培养12h。一种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培养液的制备产朊假丝酵母的活化,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分别活化,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包括:黑曲霉,米曲霉,绿色木霉,枯草芽胞杆菌,乳酸类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里氏木霉,地衣芽胞杆菌和发酵乳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绿色木霉,枯草芽胞杆菌,乳酸类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里氏木霉,地衣芽胞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的活化培养液以等质量比混合,制成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培养液;将产朊假丝酵母与淀粉纤维降解混菌的活化培养液按2-3:1质量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菌液待用;b、固体发酵固体发酵培养基:甘薯渣40-50%,磷酸二氢钾0.5-0.8%,硫酸镁0.3-0.5%,尿素1-3%,pH值自然,余量为水;采用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对步骤a得到的混合菌液进行发酵培养,混合菌液的接种量为8-12%,置于恒温30±2℃下,湿度80-90%的房间发酵时间36h-48h,铺料厚度5-8cm,发酵完成后得到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一种利用所述的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进行的湖羊养殖方法,该方法是:在湖羊日粮中用甘薯渣蛋白饲料替代30%-60%的蛋白饲料进行养殖。经试验验证,相比单独使用菜粕作为蛋白饲料来源,在湖羊日粮中用甘薯渣蛋白饲料替代30%-60%的蛋白饲料可得到理想的饲养效果,有利于湖羊健康,而不影响湖羊的生产。一种湖羊养殖日粮配方,所述湖羊日粮配方中含有质量分数3%-10%的所述的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甘薯渣为原料,混入混合发酵菌种(用淀粉纤维分解混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混合)进行发酵制成蛋白饲料。发酵过程中,发酵菌种可将甘薯渣中含有的大量淀粉以及纤维降解成动物容易消化的短链糖类,发酵菌种在降解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菌体蛋白,进一步提高营养价值。调节发酵步骤及发酵菌种的比例,提高原料中淀粉和纤维的降解率以及发酵产物中菌体蛋白的含量,以促进甘薯的深度加工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甘薯渣:来自某甘薯加工厂。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产朊假丝酵母,保藏编号:CICC 1314;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包括:黑曲霉,保藏编号:CICC 2316;米曲霉,保藏编号:CICC 2011;绿色木霉,保藏编号:CICC 13038;枯草芽胞杆菌,保藏编号:CICC 10089,乳酸类芽胞杆菌,保藏编号CICC 20133,解淀粉芽胞杆菌,保藏编号:CICC 21746,里氏木霉,保藏编号:CICC 41027,地衣芽胞杆菌,保藏编号:CICC 10182,发酵乳杆菌,保藏编号:CICC 22821。测定指标1、真蛋白:试验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发酵后甘薯渣蛋白含量。具体步骤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其特征在于该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a、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培养液的制备产朊假丝酵母的活化,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分别活化,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包括:黑曲霉,米曲霉,绿色木霉,枯草芽胞杆菌,乳酸类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里氏木霉,地衣芽胞杆菌和发酵乳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绿色木霉,枯草芽胞杆菌,乳酸类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里氏木霉,地衣芽胞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的活化培养液以等质量比混合,制成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培养液;将产朊假丝酵母与淀粉纤维降解混菌的活化培养液按2‑3:1质量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菌液待用;b、固体发酵固体发酵培养基:甘薯渣40‑50%,磷酸二氢钾0.5‑0.8%,硫酸镁0.3‑0.5%,尿素1‑3%,pH值自然,余量为水;采用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对步骤a得到的混合菌液进行发酵培养,混合菌液的接种量为8‑12%,置于恒温30±2℃下,湿度80‑90%的房间发酵时间36h‑48h,铺料厚度5‑8cm,发酵完成后得到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其特征在于该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a、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培养液的制备产朊假丝酵母的活化,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分别活化,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包括:黑曲霉,米曲霉,绿色木霉,枯草芽胞杆菌,乳酸类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里氏木霉,地衣芽胞杆菌和发酵乳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绿色木霉,枯草芽胞杆菌,乳酸类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里氏木霉,地衣芽胞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的活化培养液以等质量比混合,制成淀粉纤维降解混菌培养液;将产朊假丝酵母与淀粉纤维降解混菌的活化培养液按2-3:1质量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菌液待用;b、固体发酵固体发酵培养基:甘薯渣40-50%,磷酸二氢钾0.5-0.8%,硫酸镁0.3-0.5%,尿素1-3%,pH值自然,余量为水;采用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对步骤a得到的混合菌液进行发酵培养,混合菌液的接种量为8-12%,置于恒温30±2℃下,湿度80-90%的房间发酵时间36h-48h,铺料厚度5-8cm,发酵完成后得到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其特征在于:产朊假丝酵母和淀粉纤维降解混菌的活化方法是:5-10°Bé麦芽汁,培养温度28-30℃,120rpm摇床培养12h。3. 一种发酵型甘薯渣蛋白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翀汪海峰茅慧玲刘建新刁其玉屠焰金佩华杨金勇夏月峰许英蕾陆国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