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1109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7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该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对多缸机顶面进行粗铣加工,S2:对多缸机进行定位,S3:对多缸机底面进行粗铣,S4:对多缸机底面上的铸造预留孔进行加工,S5:孔加工后对多缸机底面进行精磨处理,S6:对多缸机底面和孔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预先对多缸机顶面进行精加工,以顶面为精基准对多缸机进行精确的定位,便于对多缸机底面进行加工,多缸机底面加工与孔的加工交错进行,避免多缸机底面与孔加工相互破坏,保证底面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缸机加工
,具体为一种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多缸机是一种重要的设备,在多缸机的加工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多缸机底面和孔的加工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当底面加工完成后,在进行孔的加工会导致平面上的孔位置处受到破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解决问题,去更改加工工序来提高对多缸机的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该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对多缸机顶面进行粗铣加工,粗铣的进刀量为2mm,粗铣2次,粗铣后进行精铣处理,精铣的进刀量为0.5mm,精铣2次,精铣后进行精磨处理,精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6;S2:对多缸机进行定位,采用专用夹具,以多缸机顶面为定位基准进行定位,定位精确后对多缸机进行夹紧,避免夹紧力度不够导致加工产生较大误差;S3:对多缸机底面进行粗铣,粗铣进刀量为1mm,走刀次数为2次,粗铣后进行精铣,精铣的进刀量为0.2mm,走到次数为2次;S4:对多缸机底面上的铸造预留孔进行加工,先进行粗镗,粗镗的进刀量为0.2mm,粗镗后进行精镗,精镗的进刀量为0.1mm,精镗后进行精磨处理,精磨后的孔内壁粗糙度小于1.6;S5:孔加工后对多缸机底面进行精磨处理,精磨后的粗糙度小于1.6;S6:对多缸机底面和孔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即可放置备用,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优选的,所述精铣的刀具为高速合金钢。优选的,所述粗铣过程中需要不间断的喷洒冷却液。优选的,所述定位夹具采用可快拆式夹具,提高对工件的夹紧效率,提高加工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预先对多缸机顶面进行精加工,以顶面为精基准对多缸机进行精确的定位,便于对多缸机底面进行加工,多缸机底面加工与孔的加工交错进行,避免多缸机底面与孔加工相互破坏,保证底面的加工精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该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对多缸机顶面进行粗铣加工,粗铣的进刀量为2mm,粗铣2次,粗铣后进行精铣处理,精铣的进刀量为0.5mm,精铣2次,精铣后进行精磨处理,精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6;S2:对多缸机进行定位,采用专用夹具,以多缸机顶面为定位基准进行定位,定位精确后对多缸机进行夹紧,避免夹紧力度不够导致加工产生较大误差;S3:对多缸机底面进行粗铣,粗铣进刀量为1mm,走刀次数为2次,粗铣后进行精铣,精铣的进刀量为0.2mm,走到次数为2次;S4:对多缸机底面上的铸造预留孔进行加工,先进行粗镗,粗镗的进刀量为0.2mm,粗镗后进行精镗,精镗的进刀量为0.1mm,精镗后进行精磨处理,精磨后的孔内壁粗糙度小于1.6;S5:孔加工后对多缸机底面进行精磨处理,精磨后的粗糙度小于1.6;S6:对多缸机底面和孔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即可放置备用,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所述精铣的刀具为高速合金钢。所述粗铣过程中需要不间断的喷洒冷却液。所述定位夹具采用可快拆式夹具,提高对工件的夹紧效率,提高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预先对多缸机顶面进行精加工,以顶面为精基准对多缸机进行精确的定位,便于对多缸机底面进行加工,多缸机底面加工与孔的加工交错进行,避免多缸机底面与孔加工相互破坏,保证底面的加工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对多缸机顶面进行粗铣加工,粗铣的进刀量为2mm,粗铣2次,粗铣后进行精铣处理,精铣的进刀量为0.5mm,精铣2次,精铣后进行精磨处理,精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6;S2:对多缸机进行定位,采用专用夹具,以多缸机顶面为定位基准进行定位,定位精确后对多缸机进行夹紧,避免夹紧力度不够导致加工产生较大误差;S3:对多缸机底面进行粗铣,粗铣进刀量为1mm,走刀次数为2次,粗铣后进行精铣,精铣的进刀量为0.2mm,走到次数为2次;S4:对多缸机底面上的铸造预留孔进行加工,先进行粗镗,粗镗的进刀量为0.2mm,粗镗后进行精镗,精镗的进刀量为0.1mm,精镗后进行精磨处理,精磨后的孔内壁粗糙度小于1.6;S5:孔加工后对多缸机底面进行精磨处理,精磨后的粗糙度小于1.6;S6:对多缸机底面和孔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即可放置备用,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缸机的机体底面和底面的定位孔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对多缸机顶面进行粗铣加工,粗铣的进刀量为2mm,粗铣2次,粗铣后进行精铣处理,精铣的进刀量为0.5mm,精铣2次,精铣后进行精磨处理,精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6;S2:对多缸机进行定位,采用专用夹具,以多缸机顶面为定位基准进行定位,定位精确后对多缸机进行夹紧,避免夹紧力度不够导致加工产生较大误差;S3:对多缸机底面进行粗铣,粗铣进刀量为1mm,走刀次数为2次,粗铣后进行精铣,精铣的进刀量为0.2mm,走到次数为2次;S4:对多缸机底面上的铸造预留孔进行加工,先进行粗镗,粗镗的进刀量为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发奎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兴达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