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体旋转阀芯型汽轮机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59852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3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独体旋转阀芯型汽轮机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属于汽轮机冷油器的切换设备制造领域。它包括壳体、总进油管、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总回油管、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管、独体阀芯,壳体顶部安装有旋转手柄,独体阀芯上端设有回油槽,独体阀芯下端设有进油槽,独体阀芯顶部设有键槽,有阀杆位于键槽内并与所述旋转手柄的输出端连接;回油槽一侧与总回油管连通,另一侧与第一回油管或第二回油管连通;进油槽一侧与总进油管连通,另一侧与第一进油管或第二进油管连通;独体阀芯上端设有上漏油孔,独体阀芯下端设有下漏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内部不存在螺栓连接件的独体阀芯,独体阀芯与壳体之间依靠润滑油压与油膜的粘性实现自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轮机冷油器的切换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体旋转阀芯型汽轮机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作用是给汽轮发电机的支持轴承、推力轴承和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保证汽轮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系统,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一旦发生故障,造成汽轮机轴承供油不足(润滑油压过低)或供油中断,将造成机组跳闸甚至发生断油烧瓦事故,可能会引起轴承损坏、动静摩擦、大轴弯曲甚至汽轮发电机组损坏等严重后果。汽轮机润滑油冷油器作为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主要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在设备内部实现冷却水与润滑油的换热,将润滑油温度降低到厂家要求的轴承供油温度,因此,冷油器在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实际工作时,为提高设备可靠性,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内设置两台互为备用的冷油器,由六通切换装置实现两台冷油器的运行与备用切换。现有的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的壳体内设有四个可平移阀芯,四个可平移阀芯平均分成两组,每组相互联动的平移阀芯由穿过阀芯的四根螺栓连接,两组互联的平移阀芯之间依靠阀杆转动凸轮来完成冷油器的切换。同时,按照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8.4.2条中“润滑油冷油器制造时,冷油器切换阀用有可靠的防止阀芯脱落的措施,避免阀芯脱落堵塞润滑油通道导致断油、烧瓦”。另外GB/T 5578-2007《固定式发电用汽轮机规范》中10.1条g款及DL/T 892-2004《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10.1条也有相似的规定,国标、行标及能源局颁发的反事故措施中均格外强调冷油器切换装置正常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润滑油冷油器的各种标准规范已经颁布多年,但从事故统计来说,近年来仍多次发生由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故障引起的汽轮机断油烧瓦事故。经过研究后发现,造成汽轮机断油烧瓦事故的根源通常是现有的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a、现有的六通切换装置的壳体内部流道较复杂,从而导致壳体内部的润滑油流场不顺。壳体内部的润滑油流过螺栓时会产生漩涡,会引起螺栓振动。同时,润滑油流过阀芯时会产生更严重的扰流,进而引起阀芯振动。振动会损伤阀芯与阀座(阀套),并使阀芯的对中性变差,进而使阀芯容易发生卡涩现象,影响冷油器的切换运行。b、螺栓与阀芯的持续振动会松动并振掉螺母,甚至振断螺栓,导致冷油器进油侧的阀芯脱落,进而导致润滑油供油的管路被切断,从而导致汽轮机轴承发生烧瓦的严重事故事故。因此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汽轮机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从而减少润滑油断油及烧瓦事故的发生,进而减少烧瓦事故产生的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独体旋转阀芯型汽轮机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它采用内部不存在螺栓连接件的阀芯,阀芯与壳体之间依靠润滑油压与油膜的粘性实现自密封,切换安全可靠,安装拆卸极为方便,可以有效改善冷油器切换装置内部润滑油流场,避免因流场不均而引起的设备及管道振动,不会发生螺栓脱落或断裂而引发汽轮机轴承断油烧瓦的事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独体旋转阀芯型汽轮机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下端的总进油管、安装于壳体下端的第一进油管、安装于壳体下端的第二进油管、安装于壳体上端的总回油管、安装于壳体上端的第一回油管、安装于壳体上端的第二回油管,壳体顶部安装有旋转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壳体内部且为一体式结构的独体阀芯,独体阀芯上端设有回油槽,独体阀芯下端设有进油槽,独体阀芯顶部设有键槽,有阀杆位于键槽内并与所述旋转手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回油槽一侧与总回油管连通,另一侧与第一回油管或第二回油管连通;所述进油槽一侧与总进油管连通,另一侧与第一进油管或第二进油管连通;所述独体阀芯上端设有上漏油孔,独体阀芯下端设有下漏油孔;上漏油孔一端与壳体内的容质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槽连通;下漏油孔一端与壳体内的容质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油槽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油槽的横截面底部和/或进油槽的横截面底部为弧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油槽和/或进油槽内安装有弧形导流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杆与键槽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上漏油孔一端通过阀杆与键槽之间的间隙与壳体内的容质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槽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回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与总回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第二回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与总回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进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与总进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第二进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与总进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独体阀芯为铸造成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总进油管位于总回油管正下方,所述第一进油管位于第一回油管正下方,所述第二进油管位于第二回油管正下方。实际工作时,进油口和回油口可以统称为进出油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六通切换装置相比,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接口设置,且内部阀芯(独体旋转型阀芯)为全新研发,通过独体阀芯上特殊设计的开孔(漏油孔)来完成冷油器的流道接通与关闭,独体阀芯与阀杆之间靠键槽连接传动。本专利技术采用内部不存在螺栓连接件的独体阀芯,独体阀芯与壳体之间依靠润滑油压与油膜的粘性实现自密封,切换安全可靠,安装拆卸极为方便,可以有效改善冷油器切换装置内部润滑油流场,避免因流场不均而引起的设备及管道振动,不会发生螺栓脱落或断裂而引发汽轮机轴承断油烧瓦的事故。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切换装置的阀芯为独体旋转型,本专利技术的独体阀芯仅在对应装置的进出油口和2台冷油器的进出油口的区域开孔,结构简单,通过开孔位置的特殊设计使1台冷油器运行时,另1台冷油器处于封闭状态,独体旋转阀芯是唯一的活动部件,本专利技术采用两位式切换,快速而且可靠,不易误操作。(2)如图3、图7和图8所述,第一回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和第二回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β,第一回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与总回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第二回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与总回油管入口处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也为α,2α+β=360°,α和β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具有更大的设备布置灵活性,现有的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的两台冷油器进出油口的中心线必须共线。(3)本专利技术的独体阀芯和阀杆之间的传动依靠键槽进行传动,无螺栓连接部件,可以避免因螺栓脱落而导致润滑油管路断油。另外阀杆与独体阀芯之间为非刚性连接(间隙配合),可以充分利用润滑油压力来实现对备用冷油器的密封,在备用冷油器侧内外筒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油膜。(4)当本专利技术切换装置独体旋转阀芯为焊接式时,独体阀芯内可设置弧形导流板以形成弧形导流通道;为铸造型式时,可将回油槽的横截面底部和/或进油槽的横截面底部为弧形,从而使回油槽和/或进油槽内形成弧形的导流通道。(5)当α等于90°时,此时所述独体阀芯9可采用铸造成型也可采用焊接成型,但优选为铸造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独体旋转阀芯的进出油口通道优选为弧形的导流通道,弧形的导流通道可以使切换装置内部流场均匀,降低设备局部阻力,减少由于流场不均带来的设备及管道振动问题的发生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当独体阀芯采用焊接成型时,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独体旋转阀芯型汽轮机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于壳体(1)下端的总进油管(2)、安装于壳体(1)下端的第一进油管(3)、安装于壳体(1)下端的第二进油管(4)、安装于壳体(1)上端的总回油管(5)、安装于壳体(1)上端的第一回油管(6)、安装于壳体(1)上端的第二回油管(7),壳体(1)顶部安装有旋转手柄(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内部且为一体式结构的独体阀芯(9),独体阀芯(9)上端设有回油槽(10),独体阀芯(9)下端设有进油槽(11),独体阀芯(9)顶部设有键槽(12),有阀杆(13)位于键槽(12)内并与所述旋转手柄(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回油槽(10)一侧与总回油管(5)连通,另一侧与第一回油管(6)或第二回油管(7)连通;所述进油槽(11)一侧与总进油管(2)连通,另一侧与第一进油管(3)或第二进油管(4)连通;所述独体阀芯(9)上端设有上漏油孔(14),独体阀芯(9)下端设有下漏油孔(15);上漏油孔(14)一端与壳体(1)内的容质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槽(10)连通;下漏油孔(15)一端与壳体(1)内的容质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油槽(1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独体旋转阀芯型汽轮机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于壳体(1)下端的总进油管(2)、安装于壳体(1)下端的第一进油管(3)、安装于壳体(1)下端的第二进油管(4)、安装于壳体(1)上端的总回油管(5)、安装于壳体(1)上端的第一回油管(6)、安装于壳体(1)上端的第二回油管(7),壳体(1)顶部安装有旋转手柄(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内部且为一体式结构的独体阀芯(9),独体阀芯(9)上端设有回油槽(10),独体阀芯(9)下端设有进油槽(11),独体阀芯(9)顶部设有键槽(12),有阀杆(13)位于键槽(12)内并与所述旋转手柄(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回油槽(10)一侧与总回油管(5)连通,另一侧与第一回油管(6)或第二回油管(7)连通;所述进油槽(11)一侧与总进油管(2)连通,另一侧与第一进油管(3)或第二进油管(4)连通;所述独体阀芯(9)上端设有上漏油孔(14),独体阀芯(9)下端设有下漏油孔(15);上漏油孔(14)一端与壳体(1)内的容质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槽(10)连通;下漏油孔(15)一端与壳体(1)内的容质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油槽(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体旋转阀芯型汽轮机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10)的横截面底部和/或进油槽(11)的横截面底部为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体旋转阀芯型汽轮机冷油器六通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传海胡皓许玉新李志远王谦田庆峰陈勇阮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