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368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2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线芯层、填充层、内屏蔽层、外屏蔽层、内护套层、外护套层和防氧化层,所述线芯层由控制电缆线束、信号传输电缆线束和避雷线束组成,所述控制电缆线束、信号传输电缆线束和避雷线束的外表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所述控制电缆线束、信号传输电缆线束和避雷线束的外表面两两之间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电缆的耐弯曲程度、柔软性、耐氧化性、安全性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屏蔽率能够达到 85%以上,弯曲寿命在 600 万次以上,弯曲半径为单线直径的4倍,使用寿命长、维修成本低,能够满足于机器人上电缆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用电缆
技术介绍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电缆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市场强烈的诱惑力,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市场,在改革开放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电缆制造业所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电线电缆行业虽然只是一个配套行业,却占据着中国电工行业1/4的产值。它产品种类众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电力、建筑、通信、制造等行业,直接影响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由于国内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出于效率和管理等方面的考虑,国内机器人制造业目前处于爆发增长阶段,据专业机构预测,2015年工业机器人的产业规模有望超过万亿,智能制造及智能化设备的行业前景乐观,从长远来看,未来这一行业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产业爆发将是大概率事件。因此,用于机器人行业的电缆需求会日益旺盛。由于机器人手臂旋转部分或手腕、关节部分等施加极度弯曲和扭转的部位,对弯曲程度、柔软性、耐氧化性、安全性、使用寿命、维修成本方面等都具有极高的要求。而现有技术中用于机器人的电缆在柔软性、弯曲性、耐氧化性、安全性、使用寿命和维修成本方面都非常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弯曲程度高、柔软性好、耐氧化、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维修成本低的机器人用电缆。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用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线芯层、填充层、内屏蔽层、外屏蔽层、内护套层、外护套层和防氧化层,所述线芯层由控制电缆线束、信号传输电缆线束和避雷线束组成,所述控制电缆线束、信号传输电缆线束和避雷线束的外表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所述控制电缆线束、信号传输电缆线束和避雷线束的外表面两两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控制电缆线束由控制电缆线芯和包覆控制电缆线芯的第一绝缘层构成,所述控制电缆线芯由若干根第一单线和若干根芳纶绞合而成,所述信号传输电缆线束由对绞线和包覆对绞线的第二绝缘层构成,所述避雷线束由避雷股线和包覆避雷股线的第三绝缘层构成。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线芯层由控制电缆线束、信号传输电缆线束和避雷线束组成,将3种线束分布在同一护套内,使得安装布线时减少布线条数,方便快捷;当机器因故障发生意外漏电事故时,避雷线束能够有效地接地,对电缆进行保护,从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使用更加安全,不会造成大面积的电缆损坏以及机器人的损坏,维修成本降低;控制电缆线束、信号传输电缆线束和避雷线束的外表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各线束之间通过正六边形外表面相贴靠结合,结合紧密,通过对线束形状及填充层的设置,有效的排出了电缆内的空气,防止电缆过早氧化失效;采用内外双重屏蔽结构,屏蔽率85%以上,极大的提高了电缆的抗电磁干扰性能;采用内外双层护套,内护套硬度大可有效固定线芯位置,增加电缆内部的结构稳定性,外护套硬度小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并且在外护套的外表面包覆有抗氧化层,能够有效的防止空气氧化。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缆线芯中包括三根第一单线和四根芳纶,所述四根芳纶中一根芳纶位于控制电缆线芯的中心,另外三根芳纶穿插于三根第一单线两两之间形成三角形区域,所述位于控制电缆线芯中心的芳纶处于三角形区域内,此种特殊的结构设置,对称性强,具备了高频扭转弯曲情况下不断线、绝缘层不破裂、高回弹性,低温下依然保持原有性能的优点。进一步地,所述对绞线由两股第二单线对绞而成。进一步地,所述避雷股线由若干根镀锡铜丝同向复绞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线由若干根软铜线混入若干根合金铜丝绞合而成,占用空间小,极大的满足了机器人的需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线由若干根镀锡铜丝同向复绞而成,占用空间小,极大的满足了机器人的需求。进一步地,所述内屏蔽层为铝箔屏蔽层,所述外屏蔽层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为尼龙填充层。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电缆的耐弯曲程度、柔软性、耐氧化性、安全性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屏蔽率能够达到85%以上,弯曲寿命在600万次以上,弯曲半径为单线直径的4倍,使用寿命长、维修成本低,能够满足于机器人上电缆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用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线芯层1、填充层2、内屏蔽层3、外屏蔽层4、内护套层5、外护套层6和防氧化层7,所述线芯层1由控制电缆线束11、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和避雷线束13组成,所述控制电缆线束11、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和避雷线束13的外表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所述控制电缆线束11、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和避雷线束13的外表面两两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控制电缆线束11由控制电缆线芯111和包覆控制电缆线芯111的第一绝缘层112构成,所述控制电缆线芯111由若干根第一单线113和若干根芳纶114绞合而成,所述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由对绞线121和包覆对绞线121的第二绝缘层122构成,所述避雷线束13由避雷股线131和包覆避雷股线131的第三绝缘层132构成,所述对绞线121由两股第二单线123对绞而成,所述第二单线123由若干根镀锡铜丝同向复绞成股,再经第二绝缘层122包覆形成对绞线121,所述避雷股线131由若干根镀锡铜丝同向复绞而成,第三绝缘层132包覆在复绞成股的镀锡铜丝外部,所述第一单线113由若干根软铜线混入若干根合金铜丝经缆机绞合成股,再经绝缘包覆而成。本技术中所述控制电缆线芯111中包括三根第一单线113和四根芳纶114,所述四根芳纶114中一根芳纶114位于控制电缆线芯111的中心,另外三根芳纶114穿插于三根第一单线113两两之间形成三角形区域,所述位于控制电缆线芯111中心的芳纶114处于三角形区域内。本技术中内护套层5的材质为由邵氏硬度大于90HA的聚醚醚酮,外护套层6的材质为由邵氏硬度小于90HA的聚醚醚酮,横截面都为环形的弹性构件,所述内屏蔽层3为铝箔屏蔽层,所述外屏蔽层4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所述填充层2为尼龙填充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线芯层(1)、填充层(2)、内屏蔽层(3)、外屏蔽层(4)、内护套层(5)、外护套层(6)和防氧化层(7),所述线芯层(1)由控制电缆线束(11)、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和避雷线束(13)组成,所述控制电缆线束(11)、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和避雷线束(13)的外表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所述控制电缆线束(11)、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和避雷线束(13)的外表面两两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控制电缆线束(11)由控制电缆线芯(111)和包覆控制电缆线芯(111)的第一绝缘层(112)构成,所述控制电缆线芯(111)由若干根第一单线(113)和若干根芳纶(114)绞合而成,所述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由对绞线(121)和包覆对绞线(121)的第二绝缘层(122)构成,所述避雷线束(13)由避雷股线(131)和包覆避雷股线(131)的第三绝缘层(132)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线芯层(1)、填充层(2)、内屏蔽层(3)、外屏蔽层(4)、内护套层(5)、外护套层(6)和防氧化层(7),所述线芯层(1)由控制电缆线束(11)、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和避雷线束(13)组成,所述控制电缆线束(11)、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和避雷线束(13)的外表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所述控制电缆线束(11)、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和避雷线束(13)的外表面两两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控制电缆线束(11)由控制电缆线芯(111)和包覆控制电缆线芯(111)的第一绝缘层(112)构成,所述控制电缆线芯(111)由若干根第一单线(113)和若干根芳纶(114)绞合而成,所述信号传输电缆线束(12)由对绞线(121)和包覆对绞线(121)的第二绝缘层(122)构成,所述避雷线束(13)由避雷股线(131)和包覆避雷股线(131)的第三绝缘层(132)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缆线芯(111)中包括三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娟张科峰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