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942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1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所的内模体为多层内模体片层叠形成,所述的外模体为多层外模体片层叠形成,内模体片和外模体片均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层叠使得内模体片和外模体片均与隧道行进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的内模体上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紧固孔,紧固孔内安装紧固螺栓将多层内模体片层叠紧固形成内模体;所述的外模体上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紧固孔,紧固孔内安装紧固螺栓将多层外模体片层叠紧固形成外模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型箱采用片状可拆卸结构,使得模型拆卸搬运变得容易,同时也使得脱模过程大大简化,容易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具体涉及一种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
技术介绍
室内模型试验一直以来是土木工程界的重要研究手段,在隧道工程方面运用室内模型试验解决科学难题的成果不断增加,随着长、大、深隧道工程的不断出现,作为隧道中的最大结构物,关于隧道衬砌的研究日益增多,物理模型试验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一般的隧道衬砌室内试验中,衬砌模型尺寸较小,现有浇筑效果最好的衬砌浇筑模型箱常使用实木木材切割而成,但脱模较难,当模型尺寸变大,实木木材制作模型箱势必过重,搬运、组装多有不便,而且实木木材工艺复杂、造价颇高。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浇筑精度高,易于搬运、组装,工艺简单、造价合理且便于脱模的较大尺寸的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解决现有模型箱的脱模难,笨重以及精度不太高的问题,为制备大尺寸模型箱提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包括内模体和外模体,内模体放置在外模体内形成一个隧道衬砌浇筑腔;所的内模体为多层内
模体片层叠形成,所述的外模体为多层外模体片层叠形成,内模体片和外模体片均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层叠使得内模体片和外模体片均与隧道行进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的内模体上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紧固孔,紧固孔内安装紧固螺栓将多层内模体片层叠紧固形成内模体;所述的外模体上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紧固孔,紧固孔内安装紧固螺栓将多层外模体片层叠紧固形成外模体。本技术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所述的内模体为两个可分离的内模半体拼接形成,两个内模半体的接触面为内模拼接面,内模拼接面与内模体片垂直;所述的外模体为两个可分离的外模半体拼接形成,两个外模半体的接触面为外模拼接面,外模拼接面与外模体片垂直。所述的内模体的中间位置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中空腔。所述的内模体片和外模体片均采用PVC泡沫板制成。所述的内模体和外模体的顶端还叠放有硬质顶盖,所述的内模体和外模体的底端还叠放有硬质底座;所述的硬质顶盖和硬质底座上均加工有与内模体和外模体上的紧固孔对应的紧固孔,紧固孔内安装紧固螺栓将硬质顶盖、多层内模体片、多层外模体片以及硬质底座层叠紧固。所述的硬质底座为一体化板,所述的硬质顶盖上加工有与隧道衬砌浇筑腔端面形状尺寸相同的浇筑进料口,所述的浇筑进料口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桥板,定位桥板将浇筑进料口内侧的硬质顶盖和浇筑进料口外侧的硬质顶盖连接在一起;浇筑进料口内侧和浇筑进料口外侧的硬质顶盖上均加工有贯通的定位
孔,内模体和外模体上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均加工有贯通的且与硬质顶盖上的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孔,硬质底座上也加工有贯通的且与硬质顶盖上的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中插入定位销将内模体和外模体在硬质顶盖和硬质底座之间定位形成与浇筑进料口形状尺寸一致的隧道衬砌浇筑腔。所述的硬质顶盖和硬质底座之间的内模体和外模体通过角钢和螺纹钢箍紧。所述的硬质顶盖的中间位置、内模体的中间位置和硬质底座的中间位置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中空腔。所述的硬质顶盖和硬质底座均采用硬塑料板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模型箱采用片状可拆卸结构,使得模型拆卸搬运变得容易,同时也使得脱模过程大大简化,容易脱模。本技术的内模体可以更换不同的型号,能够获得不同尺寸的隧道衬砌浇筑模型,满足各种实验需求。本技术的定位桥和定位销一起能够将内模体和外模体准确定位,保证隧道衬砌浇筑模型腔的尺寸进度,从而能得到高精度的隧道衬砌浇筑模型。采用PVC泡沫板与硬塑料板,材料质量轻便不粘料,便于搬运和脱模。角钢和螺纹钢箍紧,从四周挤压模型箱,保证每层板材内部4块PVC泡沫板模块接缝间的密贴,保证浇筑精度的同时也防止了漏浆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内模体和外模体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图6是图4的B-B向剖视图。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内模体,2-外模体,3-隧道衬砌浇筑腔,4-内模体片,5-外模体片,6-紧固孔,7-紧固螺栓,8-内模拼接面,9-外模拼接面,10-中空腔,11-硬质顶盖,12-硬质底座,13-浇筑进料口,14-定位孔,15-定位销,16-角钢,17-螺纹钢,18-定位桥板。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包括内模体1和外模体2,内模体1放置在外模体2内形成一个隧道衬砌浇筑腔3,所的内模体1为多层内模体片4层叠形成,所述的外模体2为多层外模体片5层叠形成,内模体片4和外模体片5均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层叠使得内模体片4和外模体片5均与隧道行进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的内模体1上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紧固孔6,紧固孔6内安装紧固螺栓7将多层内模体片4层叠紧固形成内模体1;所述的外模体2上沿
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紧固孔6,紧固孔6内安装紧固螺栓7将多层外模体片5层叠紧固形成外模体2。内模体1为两个可分离的内模半体拼接形成,两个内模半体的接触面为内模拼接面8,内模拼接面8与内模体片4垂直;所述的外模体2为两个可分离的外模半体拼接形成,两个外模半体的接触面为外模拼接面9,外模拼接面9与外模体片5垂直。整个模型浇筑箱尺寸为长1.4m、宽1.2m、高0.45m。内模体片4和外模体片5均采用PVC泡沫板制成,均优选为30层。内模体1和外模体2的顶端还叠放有硬质顶盖11,所述的内模体1和外模体2的底端还叠放有硬质底座12;所述的硬质顶盖11和硬质底座12上均加工有与内模体1和外模体2上的紧固孔6对应的紧固孔6,紧固孔6内安装紧固螺栓7将硬质顶盖11、多层内模体片4、多层外模体片5以及硬质底座12层叠紧固。硬质底座12为一体化板,所述的硬质顶盖11上加工有与隧道衬砌浇筑腔3端面形状尺寸相同的浇筑进料口13,所述的浇筑进料口13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桥板14,定位桥板14将浇筑进料口13内侧的硬质顶盖11和浇筑进料口13外侧的硬质顶盖11连接在一起;浇筑进料口13内侧和浇筑进料口13外侧的硬质顶盖11上均加工有贯通的定位孔14,内模体1和外模体2上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均加工有贯通的且与硬质顶盖11上的定位孔14对应的定位孔14,硬质底座12上也加工有贯通的且与硬质顶盖11上的定位孔14对应的定位孔14,定位孔14中插入定位销15将内模体1和外模体2在硬质顶盖11和硬质底座12之间定位形成与浇筑进料口13形状尺寸一致的隧道衬砌浇筑腔3。定位销15采用空心钢管。在45°、135°、225°、315°的方位设置有八个定位孔14,0°、90°、180°、270°的方位设置有八个紧固孔6。硬质顶盖11和硬质底座12之间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包括内模体(1)和外模体(2),内模体(1)放置在外模体(2)内形成一个隧道衬砌浇筑腔(3),其特征在于:所的内模体(1)为多层内模体片(4)层叠形成,所述的外模体(2)为多层外模体片(5)层叠形成,内模体片(4)和外模体片(5)均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层叠使得内模体片(4)和外模体片(5)均与隧道行进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的内模体(1)上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紧固孔(6),紧固孔(6)内安装紧固螺栓(7)将多层内模体片(4)层叠紧固形成内模体(1);所述的外模体(2)上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紧固孔(6),紧固孔(6)内安装紧固螺栓(7)将多层外模体片(5)层叠紧固形成外模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包括内模体(1)和外模体(2),内模体(1)放置在外模体(2)内形成一个隧道衬砌浇筑腔(3),其特征在于:所的内模体(1)为多层内模体片(4)层叠形成,所述的外模体(2)为多层外模体片(5)层叠形成,内模体片(4)和外模体片(5)均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层叠使得内模体片(4)和外模体片(5)均与隧道行进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的内模体(1)上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紧固孔(6),紧固孔(6)内安装紧固螺栓(7)将多层内模体片(4)层叠紧固形成内模体(1);所述的外模体(2)上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紧固孔(6),紧固孔(6)内安装紧固螺栓(7)将多层外模体片(5)层叠紧固形成外模体(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体(1)为两个可分离的内模半体拼接形成,两个内模半体的接触面为内模拼接面(8),内模拼接面(8)与内模体片(4)垂直;所述的外模体(2)为两个可分离的外模半体拼接形成,两个外模半体的接触面为外模拼接面(9),外模拼接面(9)与外模体片(5)垂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体(1)的中间位置沿着隧道行进方向加工有贯通的中空腔(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体片(4)和外模体片(5)均采用PVC泡沫板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脱模易搬运的高精度隧道衬砌浇筑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体(1)和外模体(2)的顶端还叠放有硬质顶盖(11),所述的内模体(1)和外模体(2)的底端还叠放有硬质底座(12);所述的硬质顶盖(11)和硬质底座(12)上均加工有与内模体(1)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弘鹏刘禹阳宋维龙康佐刘苗杨万精王军琪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