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验证路感算法的电机对拖实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494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5
本技术涉及一种验证路感算法的电机对拖实验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架,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相对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外侧安装有路感电机,所述路感电机上设置有编码器,所述第二固定架外侧安装有陪测电机,所述陪测电机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之间设置有转矩传感器,所述转矩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路感电机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陪测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路感电机的转轴与所述陪测电机的转轴同轴。该实验台可进行转矩跟随试验,能够准确、快速响应上位机的路感力矩指令并输出转矩,有效的验证了路感电机运动控制算法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测试,具体涉及一种验证路感算法的电机对拖实验台


技术介绍

1、转向系统首先负责将驾驶员施加于转向盘的指令传递至转向轮,保持车辆转向或直行,其次也充当驾驶人与路面、汽车的信息传递中介,及时将路面或汽车行驶状态传递给驾驶人,对汽车行驶安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2、由于线控转向技术取消了机械连接,改用通讯线缆或无线通讯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因而在线控转向系统中,地面与车轮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无法通过转向管柱传递至驾驶人手中,路感消失,对驾驶人行车安全造成威胁。如何实现路感反馈以及提高路感反馈的准确性,成为制约线控转向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路感算法的准确性是提高路感反馈准确性的必要条件,因此路感算法准确性的验证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验证路感算法的电机对拖实验台,可实现路感反馈,并用于对路感电机进行路感力矩控制性能测试,从而验证路感电机路感算法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确保规划的路感能够准确执行;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验证路感算法的电机对拖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架(2),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架(2)相对的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架(2)外侧安装有路感电机(9),所述路感电机(9)上设置有编码器(4),所述第二固定架(3)外侧安装有陪测电机(7),所述陪测电机(7)上安装有控制器(8),所述第一固定架(2)与第二固定架(3)之间设置有转矩传感器(5),所述转矩传感器(5)的一端与所述路感电机(9)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陪测电机(7)的转轴连接,所述路感电机(9)的转轴与所述陪测电机(7)的转轴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验证路感算法的电机对拖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架(2),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架(2)相对的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架(2)外侧安装有路感电机(9),所述路感电机(9)上设置有编码器(4),所述第二固定架(3)外侧安装有陪测电机(7),所述陪测电机(7)上安装有控制器(8),所述第一固定架(2)与第二固定架(3)之间设置有转矩传感器(5),所述转矩传感器(5)的一端与所述路感电机(9)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陪测电机(7)的转轴连接,所述路感电机(9)的转轴与所述陪测电机(7)的转轴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路感算法的电机对拖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3)与所述底板(1)的接触面的平面度≤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验证路感算法的电机对拖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包括第一直板(201)和两个第一梯形板(202),两个所述第一梯形板(20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直板(201)外侧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架(3)包括第二直板(301)和两个第二梯形板(302),两个所述第二梯形板(30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直板(301)外侧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验证路感算法的电机对拖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感电机(9)外壳与所述陪测电机(7)外壳的一端均设置有凸出部,所述路感电机(9)与所述陪测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斌赵帅帅郭应时周航李强飞白艳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