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铸造模具内形成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0890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5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在铸造模具内形成孔的装置,包括:孔模型、支架和磁性组件,孔模型是一圆柱型,其具有一外表面和内表面,用于固定在铸造模具的内部表面,支架通过螺钉被设置附着在孔模型的外部和模体的上部表面,且与模体的外部表面接触,位于上部表面的磁性组件是由多个磁铁、多个极片和一个外套组成,磁性组件设有一凹槽其深度与支架的厚度相同,用于固定支架的位置,在铸造过程中其磁力防止支架和孔模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和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利用磁性组件将支架附着在模体上,通过磁性应力防止在固化过程中孔模型错位,定位准确,将孔模型固定在模体上使得铸造材料填充其外部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在铸造模具内形成孔的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孔模型被用于混凝土饶筑,被用来定义和精确地定位混凝土饶筑结构的孔位置,典型的铸铁构件埋在地下深处达到30英尺,这个深度为避免昂贵的成本和调整具有铸件的管件,孔的精确位置至关重要,传统上,孔模型定位在混凝土浇筑内,浇筑混凝土时,孔模型的端盖与模体的一个壁紧靠连接到模体,通过钻孔穿过孔模型的端盖进入到模体,然后线穿过相应的孔连接孔模型到模体,然而不同的混凝土结构经常需要各种不同位置的孔,这将导致需要在模体上钻各种各样的孔来适应和精确放置,这种过度的钻孔削弱了模体的结构稳定性,导致不用的孔周围有缺口边缘,且未被放置孔模型的孔成为铸造材料库,使得难以清除,容易导致损坏铸件,从而增加生产时间和成本,此外,孔模型具有一种在铸造介质中漂浮的倾向,用来连接孔模型到模体的线经常使得孔模型移动,使得铸件内孔的最终位置与预制件不对应,因此,铸件上的孔不能准确地与管件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结构设计简单,利用磁性组件将支架附着在模体上,通过磁性应力防止在固化过程中孔模型错位,定位准确,将孔模型固定在模体上使得铸造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在铸造模具内形成孔的装置,包括:孔模型(3)、支架(2)和磁性组件(1),孔模型(3)是一圆柱型,其具有一外表面(3a)和内表面(3b),用于固定在铸造模具的内部表面,支架(2)通过螺钉被设置附着在孔模型(3)的外部和模体(4)的上部表面(4a),且与模体(4)的外部表面(4b)接触,位于上部表面(4a)的磁性组件(1)是由多个磁铁(1a)、多个极片(1b)和一个外套(1c)组成,磁性组件(1)设有一凹槽(1d)其深度与支架(2)的厚度相同,用于固定支架(2)的位置,在铸造过程中其磁力防止支架(2)和孔模型(3)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栋张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志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