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4031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9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伞筒,所述伞筒的内部可放置伞;电机,所述电机具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伞筒的上端连接;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伞筒的下端连接;净水器,所述净水器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储水槽连接;加湿器,所述加湿器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净水器连接。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伞筒旋转,通过所述第一水管将甩后的雨水流入所述储水槽内,雨水通过所述第二水管流入所述净化器内,净化后的雨水通过所述第三水管流入所述加湿器内。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将伞面上的雨水收集、净化并流入加湿器,为密闭空间如室内或者车内加湿,在消除伞上雨水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搁伞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搁伞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一些高端房车上均会配备有一把伞,为了防止突发的下雨。而通常放置伞的搁伞装置一般安装于车门或者吧台内部,但由于用过的伞会有雨水,直接放置于搁伞装置的内部会造成弄脏搁伞装置,同时也从一定角度来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不足,现提供一种车载搁伞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其中,包括:伞筒,所述伞筒的内部可放置伞;电机,所述电机具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伞筒的上端连接;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伞筒的下端连接;净水器,所述净水器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储水槽连接;加湿器,所述加湿器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净水器连接。上述的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其中,所述伞筒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沿轴心线安装于所述外筒的内侧,并且所述内筒的内部可放置伞。上述的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其中,所述电机具有外筒盖体,所述外筒盖体盖于所述外筒的外侧。上述的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其中,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外筒盖体,并且所述转轴的头部连接内筒转盘,所述内筒转盘抵于所述内筒的上端,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内筒转盘旋转,所述内筒转盘带动所述内筒旋转。上述的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其中,所述内筒的内侧端面开设若干开孔,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设有红外杀菌装置。上述的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其中,所述内筒的下端开设若干开孔,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外筒并与若干所述开孔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槽连接。上述的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其中,所述净水器的内部具有过滤网。上述的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其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所述红外杀菌装置和所述加湿器信号连接。上述的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其中,所述内筒为透明;所述外筒沿轴心线方向一半为透明,另一半为黑色。一种车载搁伞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将伞放置于所述内筒的内部,转动所述外筒至呈现黑色面;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工作,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内筒转盘旋转,所述内筒转盘带动所述内筒旋转,伞在所述内筒中旋转将雨水甩至所述内筒的下端,并通过所述内筒下端的若干所述开孔和所述第一水管流入所述储水槽内,雨水通过所述第二水管流入所述净化器内,净化后的雨水通过所述第三水管流入所述加湿器内,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湿器工作;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红外杀菌装置工作,所述红外杀菌装置通过所述内筒内侧端面的若干所述开孔向甩干后的伞进行伞面杀菌处理。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能够有效地将伞面上的雨水收集、净化并流入加湿器,为密闭空间如室内或者车内加湿,在消除伞上雨水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2)通过红外杀菌装置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向甩干后的伞面进行杀菌处理,清洁伞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载搁伞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中:1、伞;2、电机;3、转轴;4、储水槽;41、第一水管;5、净水器;51、第二水管;6、加湿器;61、第三水管;71、外筒;72、内筒;8、外筒盖体;9、内筒转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载搁伞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车载搁伞装置,包括有伞筒,在伞筒的内部可放置伞1。进一步的,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车载搁伞装置包括有电机2,电机2具有转轴3,转轴3与伞筒的上端连接,以此通过转轴3带动伞筒旋转。另一方面,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车载搁伞装置包括有储水槽4,储水槽4通过第一水管41与伞筒的下端连接。以及,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车载搁伞装置包括有净水器5,净水器5通过第二水管51与储水槽4连接。更进一步的,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车载搁伞装置包括有加湿器6,加湿器6通过第三水管61与净水器5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伞筒包括外筒71和内筒72,内筒72沿轴心线安装于外筒71的内侧,并且内筒72的内部可放置伞1。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电机2具有外筒盖体8,外筒盖体8可盖于外筒71的外侧。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转轴3贯穿外筒盖体8,并且转轴3的头部连接内筒转盘9,内筒转盘9抵于内筒72的上端。当需要放置伞1时,移除电机2,将伞1放置于内筒72的内部,盖上电机2,使得外筒盖体8盖于外筒71的外侧,内筒转盘9抵于内筒72的上端。当电机2工作时,转轴3能够带动内筒转盘9旋转,内筒转盘9带动内筒72旋转,以此使得伞1能够绕自身旋转。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在内筒72的内侧端面开设若干开孔(图中未示出),外筒71和内筒72之间设有红外杀菌装置(图中未示出),红外杀菌装置能够通过内筒72的若干开孔向甩干后的伞1进行伞面杀菌处理。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内筒72的下端开设若干开孔(图中未示出),第一水管41的一端贯穿外筒71并与若干开孔连接,同时第一水管41的另一端与储水槽4连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净水器5的内部具有过滤网(图中未示出),以此对伞上的雨水进行过滤处理。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车载搁伞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能够与电机2、红外杀菌装置和加湿器6信号连接,以此远程控制电机2、红外杀菌装置和加湿器6的工作。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内筒72为透明,外筒71沿轴心线方向一半为透明,另一半为黑色。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接下来,说明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车载搁伞装置的使用方法,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移除电机2,将伞1放置于内筒72的内部,并且转动外筒71至呈现黑色面,避免看到内部的伞1,起到美观的作用。盖上电机2,使得外筒盖体8盖于外筒71的外侧,内筒转盘9抵于内筒72的上端。控制器控制电机2工作,转轴3带动内筒转盘9旋转,内筒转盘9带动内筒72旋转,伞1在内筒72中绕自身旋转,以将雨水甩至内筒72的下端,并通过内筒72下端的若干开孔和第一水管41将雨水流入储水槽4内,雨水通过第二水管51流入净化器内,净化后的雨水通过第三水管61流入加湿器6内,控制器控制加湿器6工作,以此给车内进行加湿处理。控制器控制红外杀菌装置工作,红外杀菌装置通过内筒72内侧端面的若干开孔向甩干后的伞1进行伞面杀菌处理,清洁伞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筒,所述伞筒的内部可放置伞;电机,所述电机具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伞筒的上端连接;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伞筒的下端连接;净水器,所述净水器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储水槽连接;加湿器,所述加湿器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净水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搁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筒,所述伞筒的内部可放置伞;电机,所述电机具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伞筒的上端连接;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伞筒的下端连接;净水器,所述净水器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储水槽连接;加湿器,所述加湿器通过第三水管与所述净水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搁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筒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沿轴心线安装于所述外筒的内侧,并且所述内筒的内部可放置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搁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具有外筒盖体,所述外筒盖体盖于所述外筒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车载搁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外筒盖体,并且所述转轴的头部连接内筒转盘,所述内筒转盘抵于所述内筒的上端,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内筒转盘旋转,所述内筒转盘带动所述内筒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搁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内侧端面开设若干开孔,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设有红外杀菌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搁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下端开设若干开孔,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外筒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军姚尚辉张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纳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