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管壳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604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作光模块前期组装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普遍应用在光模块组装环节的光模块管壳组装设备。该设备包括上下挤压机构与前后挤压机构;上下挤压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光模块管壳的固定卡槽、位于固定卡槽上方的下压传动杆;前后挤压机构包括用于夹持光模块管壳的夹持卡槽、位于夹持卡槽后方的挤压旋杆;夹持卡槽位于固定卡槽的旁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设备可以有效的保证光模块两端的同心及散热泥与管壳的尽可能接触,提高模块在工作时的散热性,进而更好的发挥光模块的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设备容易上手,提高组装速度,兼容性好,成本低,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型号光模块的管壳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作光模块前期组装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普遍应用在光模块组装环节的光模块管壳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全球逐步实现全光通信,作为光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光模块的要求越来越高,前期的模块组装是保证性能的前提。模块有时需要在不同的恶劣环境下进行工作比如高温 (85℃),低温(-5℃)甚至是更加恶劣的环境,所以装配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现在绝大部分的光模块生产厂商都是人工的组装方式,期间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法不同会造成模块性能上的差异,这样一来一套简单易操作的组装设备便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模块组装看似简单,其实还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举例来说,卡子是利用管壳上的铆钉固定在管壳上的,如果单单是靠人蛮力按入铆钉可能会在方向上出现偏差而造成二次返工,更有甚者会破坏管壳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再比如说,散热泥的安装具有要求,散热泥的安装如何保证发射接收两端同心是很重要的,是光路传输正确的前提保证,在光模块的组装过程中会在PCBA板的IC芯片以及激光器和接收器上贴上散热泥,以保证模块内部的热传导,但是这样一来就造成本来平整的PCBA板不平整,从而造成了发射接收两端的不同心,因此散热泥的安装不但要使散热泥和IC芯片、散热泥和激光器的外壳接触,还要使散热泥与模块的管壳紧密接触,更要保证两个器件的同心。如何在组装时快速、准确的完成前期工作成为模块生产上关心的问题,也引起了模块生产上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兼容性好,操作人员容易上手,可直接操作的光模块管壳组装设备。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光模块管壳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挤压机构与前后挤压机构;上下挤压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光模块管壳的固定卡槽、位于固定卡槽上方的下压传动杆;前后挤压机构包括用于夹持光模块管壳的夹持卡槽、位于夹持卡槽后方的挤压旋杆;夹持卡槽位于固定卡槽的旁侧。所述下挤压机构还包括基座与固定块,固定块连接于基座的立台之上,基座的下方座台与固定块构成固定卡槽,下压传动杆连接于立台的上端,下压传动杆可在立台上上下移动,下压传动杆可通过固定块上的通孔。所述固定块可沿立台上的导轨上下移动。所述前后挤压机构还包括前板与后板,前板、后板分别与座台、立台连接,后板上连接挤压旋杆,挤压旋杆可在后板上前后移动。所述座台、固定块、前板、后板与光模块管壳的接触面均粘贴有防静电胶皮。本技术所述设备可以有效的保证光模块两端的同心及散热泥与管壳的尽可能接触,提高模块在工作时的散热性,进而更好的发挥光模块的性能。本技术所述设备容易上手,提高组装速度,兼容性好,成本低,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型号光模块的管壳组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固定卡槽,2-下压传动杆,3-夹持卡槽,4-挤压旋杆,5-基座,6-固定块,7-立台,8-座台,9-导轨,10-前板,11-后板,12-光模块管壳,A-上下挤压机构,B-前后挤压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4,光模块管壳组装设备,包括上下挤压机构A与前后挤压机构B;上下挤压机构A包括用于固定光模块管壳12的固定卡槽1、位于固定卡槽1上方的下压传动杆2;前后挤压机构B包括用于夹持光模块管壳12的夹持卡槽3、位于夹持卡槽3后方的挤压旋杆4;夹持卡槽3位于固定卡槽1的旁侧。所述下挤压机构A还包括基座5与固定块6,固定块6连接于基座5的立台7之上,固定块6可沿立台7上的导轨9上下移动,基座5的下方座台8与固定块6构成固定卡槽1,下压传动杆2连接于立台7的上端,下压传动杆2可在立台7上上下移动,下压传动杆2可通过固定块6上的通孔。所述前后挤压机构B还包括前板10与后板11,前板10、后板11分别与座台8、立台7连接,后板11上连接挤压旋杆4,挤压旋杆4可在后板11上前后移动。所述座台8、固定块6、前板10、后板11与光模块管壳12的接触面均粘贴有防静电胶皮。如图5所示,本技术工作过程为:1)根据待组装的光模块管壳12的尺寸,调节固定块6,使光模块管壳12置于固定卡槽1处,使光模块管壳12的上下管壳位于固定块6下方,同时光模块管壳12的其余尾部置于夹持卡槽3中;2)人工向下按压下压传动杆2,使PCBA板上的散热泥与管壳紧密接触,保证模块工作时的散热性良好;3)再通过旋转挤压旋杆4挤压光模块管壳12,使光模块管壳12左右两边的两个铆钉牢靠的压入钉孔中。本技术所述设备不需要多次的放置模块,减少操作步骤,容易上手,提高组装速度,兼容性好,成本低,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型号光模块的管壳组装。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光模块管壳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挤压机构(A)与前后挤压机构(B);上下挤压机构(A)包括用于固定光模块管壳(12)的固定卡槽(1)、位于固定卡槽(1)上方的下压传动杆(2);前后挤压机构(B)包括用于夹持光模块管壳(12)的夹持卡槽(3)、位于夹持卡槽(3)后方的挤压旋杆(4);夹持卡槽(3)位于固定卡槽(1)的旁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光模块管壳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挤压机构(A)与前后挤压机构(B);上下挤压机构(A)包括用于固定光模块管壳(12)的固定卡槽(1)、位于固定卡槽(1)上方的下压传动杆(2);前后挤压机构(B)包括用于夹持光模块管壳(12)的夹持卡槽(3)、位于夹持卡槽(3)后方的挤压旋杆(4);夹持卡槽(3)位于固定卡槽(1)的旁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管壳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挤压机构(A)还包括基座(5)与固定块(6),固定块(6)连接于基座(5)的立台(7)之上,基座(5)的下方座台(8)与固定块(6)构成固定卡槽(1),下压传动杆(2)连接于立台(7)的上端,下压传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琳崔晓磊徐泽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藏龙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