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1391271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7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荪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添加任何培养辅料的前提下,以茶叶作为竹荪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整个过程无外来污染物,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竹荪菌丝体培养过程中会合成大量的氨基酸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增加了产品滋味的鲜爽度和内含物的丰富度。另外,竹荪菌丝体培养过程,茶叶中的内含成分也会发生多种多样的化学变化,特别是茶多酚类物质的自然氧化,苦味降低。通过上述物质化学变化的综合作用,最终提升了作为培养基茶叶的品质和价值,为市场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商业前景的茶叶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的方法,尤其是竹荪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介绍
我国茶叶种类主要有绿茶、白茶、黄茶、靑茶、红茶、黑茶共六大类。根据采用原料的幼嫩程度及采摘季节的不同,茶叶品质差异较大,特别是以夏秋季节茶青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绝大部分茶叶产品,由于茶多酚类物质含量过高,氨基酸类物质含量较低,造成茶叶品质较差,价格较低,经济效益较少的结果,导致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荪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该方法能显著提高产品中的氨基酸类、多糖类物质,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价值。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竹荪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将选好的茶叶原料经过蒸汽灭菌,待茶叶冷却至室温后,接入竹荪栽培菌种培养25~90天,待竹荪菌丝体长满茶叶后,采用高温灭活方法,终止竹荪菌丝体的生长,然后对灭活的茶叶进行干燥,使茶叶含水量降至6~7%,即获得成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以茶叶为原料,在不添加任何其他培养辅料的情况下,对茶叶进行灭菌;2)待经灭菌处理的茶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竹荪栽培种接种在经过灭菌处理的茶叶上并进行培养;培养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培养室温控制在18~28℃,培养时间为25~90天,待白色菌丝体长满茶叶;3)培养结束后,再将步骤3)中获得的茶叶加热,使叶温达到80~90℃,保持20~60min,获得灭活茶叶;4)将灭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后,获得含水量为6%~7%的成品。步骤2)中所述的竹荪为腹菌纲(Gasteromycetes), 鬼笔目(Phallales),竹荪属(Dictyophora)的三种竹荪原始种及所有人工栽培品种,即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或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中的一种。步骤1)中所述的茶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的新梢为原料,采用相应工艺加工而成的绿茶、白茶、黄茶、靑茶、红茶或黑茶的毛茶产品或精制茶产品。步骤1)所述的灭菌是指,将原料茶叶采用高温蒸汽灭菌法,蒸汽温度为100~120℃,灭菌时间为90~120min,使原料茶叶含水量控制在60~65%,步骤4)中所述的干燥是指,先将灭活后的茶叶在120~150℃下毛火干燥15~20min,使茶叶的含水量降至15~25%,摊凉至室温再进行足火干燥,足火干燥的温度为80~105℃,干燥时间为90~120min,获得含水量为6~7%的成品。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竹荪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获得的竹荪菌丝发酵茶。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不添加任何培养辅料的前提下,以茶叶作为竹荪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整个过程无外来污染物,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竹荪菌丝体培养过程中会合成大量的氨基酸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增加了产品滋味的鲜爽度和内含物的丰富度。另外,竹荪菌丝体培养过程,茶叶中的内含成分也会发生多种多样的化学变化,特别是茶多酚类物质的自然氧化,苦味降低。通过上述物质化学变化的综合作用,最终提升了作为培养基茶叶的品质和价值,为市场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商业前景的茶叶产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竹荪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晒靑绿茶为原料;在不添加任何其他培养辅料的情况下,将晒靑绿茶置于高压锅内,调节茶叶含水率为65%,设置温度为120℃,时间90min,进行高温灭菌处理;2)灭菌结束后,待经灭菌处理的晒靑绿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红托竹荪栽培种接种在经过灭菌处理的晒靑绿茶上;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期间调节室温至22~26 ℃,待黑竹荪菌丝体长满茶叶、且茶叶色泽变深为止,本实施例的培养时间为30天;3)将步骤2)中获得的茶叶采用高温灭活方法,终止竹荪菌丝体的生长,将叶温加热至90℃,保持时间7min;4)然后将灭活的茶叶进行干燥,先在120℃下毛火干燥15min,使茶叶的含水量降至20%左右,自然摊凉至室温后再进行足火干燥,足火干燥温度的为85℃,干燥时间为100min,使茶叶含水量降至6~7%,即获得成品。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将实施例1制得的成品进行分装,将每200g成品装入塑料包装袋中,并封装,再将塑料包装袋放入金属包装盒中,即获得竹荪菌丝发酵茶。将实施例2的产品及实施例2中晒靑绿茶随机抽样10份,分别交由5个国内知名的茶叶专家及5个大众消费者进行品鉴评审,评审结果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荪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选好的茶叶原料经过蒸汽灭菌,待茶叶冷却至室温后,接入竹荪栽培菌种培养25~90天,待竹荪菌丝体长满茶叶后,采用高温灭活方法,终止竹荪菌丝体的生长,然后对灭活的茶叶进行干燥,使茶叶含水量降至6~7%,即获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荪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选好的茶叶原料经过蒸汽灭菌,待茶叶冷却至室温后,接入竹荪栽培菌种培养25~90天,待竹荪菌丝体长满茶叶后,采用高温灭活方法,终止竹荪菌丝体的生长,然后对灭活的茶叶进行干燥,使茶叶含水量降至6~7%,即获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荪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以茶叶为原料,在不添加任何其他培养辅料的情况下,对茶叶进行灭菌;2)待经灭菌处理的茶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竹荪栽培种接种在经过灭菌处理的茶叶上并进行培养;培养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培养室温控制在18~28℃,培养时间为25~90天,待白色菌丝体长满茶叶;3)培养结束后,再将步骤3)中获得的茶叶加热,使叶温达到80~90℃,保持20~60min,获得灭活茶叶;4)将灭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后,获得含水量为6%~7%的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荪菌丝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科向准杨文边华禄陈娟陈瑶罗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