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结构属于机电
,涉及一种医用换床装置,可应用于肢体活动不便病人换床,身体检查(CT或核磁共振等),等医疗卫生公共服务领域。技术背景:住院病人在需要拍CT或者其他类的起床操作时,尤其是身体活动不方便的病人,需要一个或多个成年人进行帮扶或抬抱,这种方式存在多种问题,病人身体不适合有大动作的情况下,比如术后的病人,肢体轻微动作也会对患者造成痛苦,同时,身体过重的患者,操作起来费时费力,甚至会因为用力不合适产生危险;行动不便的病患者,需要下床清洗等各种操作会频繁需求,需要陪护人员实时陪护在身边,对陪护人员的体格有较高的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搬运病人的装置,有铲车式、吊装式,铲车式要求床体具备特殊的结构,需要配套设备,结构复杂;吊装式存在吊装不稳定的缺陷,尤其是绳体类的吊装,容易将病人束缚,给术后的病人造成较大痛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稳定的医用换床装置,使患者被搬运时,不会被束缚。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换床装置,它包括四轮底盘,底盘上设置有两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换床装置,它包括四轮底盘,其特征是:底盘上设置有两根竖向套管导滑、推动装置、托举支撑,托举支撑包括套置在套管导滑外部且与套管导滑滑动连接的套管、固定设置在套管上端的顶梁Ⅰ、与套管固定连接的平行梁Ⅰ,推动装置分别与底盘和顶梁Ⅰ连接,推动装置推动顶梁Ⅰ带动平行梁Ⅰ上下运动,套管导滑内设置有与套管导滑内腔上下滑动连接的吊臂横梁,两根吊臂横梁上端通过顶梁Ⅱ固定连接,吊臂横梁内中空,其内滑动连接有吊臂斜梁,吊臂斜梁可在吊臂横梁内滑动连接,吊臂斜梁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平行梁Ⅱ,吊臂斜梁在吊臂横梁内抽出后,端部与吊臂横梁上端连接,吊臂横梁从套管内抽出后,其下端部与套管上端连接,平行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换床装置,它包括四轮底盘,其特征是:底盘上设置有两根竖向套管导滑、推动装置、托举支撑,托举支撑包括套置在套管导滑外部且与套管导滑滑动连接的套管、固定设置在套管上端的顶梁Ⅰ、与套管固定连接的平行梁Ⅰ,推动装置分别与底盘和顶梁Ⅰ连接,推动装置推动顶梁Ⅰ带动平行梁Ⅰ上下运动,套管导滑内设置有与套管导滑内腔上下滑动连接的吊臂横梁,两根吊臂横梁上端通过顶梁Ⅱ固定连接,吊臂横梁内中空,其内滑动连接有吊臂斜梁,吊臂斜梁可在吊臂横梁内滑动连接,吊臂斜梁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平行梁Ⅱ,吊臂斜梁在吊臂横梁内抽出后,端部与吊臂横梁上端连接,吊臂横梁从套管内抽出后,其下端部与套管上端连接,平行梁Ⅰ、Ⅱ相互平行,平行梁Ⅰ、Ⅱ上设置有连接件与床单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换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床单为床沿处设置有连接配件的床单,平行梁上的连接件与连接配件连接,所述的床单为硬帆布材质,床沿设置有间隔布置的连接配件为扣孔,相应的平行梁上的连接件为挂钩,挂钩与扣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换床装置,其特征是:套管内腔上端设置有颈管Ⅰ与套管固定连接,吊臂横梁可与套管上端滑动连接,且吊臂横梁底部铰接有连接头Ⅰ,连接头Ⅰ上端直径与吊臂横梁外径相同,连接头Ⅰ下端直径比上端直径粗两毫米,大于颈管Ⅰ内径,吊臂横梁向上拔出后,连接头Ⅰ则被颈管Ⅰ锁住,吊臂斜梁下端与吊臂横梁上端的连接结构与吊臂横梁与套管上端的连接结构相同,同样设置有颈管Ⅱ和连接头Ⅱ,吊臂斜梁拔出后,可沿连接头Ⅱ与吊臂斜梁的铰接点旋转一定角度。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