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桥与车身的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3600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5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身与车桥的连接结构,包括块状台座,块状台座位于车轮内侧的车桥壳体上,车身机架上布置有连接支座板,连接支座板与板面立式布置的两筋板的下边沿焊接为一体,连接支座板的板面水平布置且与块状台座的上台面贴合,连接支座板与块状台座由连接螺栓连接,连接螺栓竖向布置,所述的车桥壳体上设置有向车身机架前后方向延伸的副筋板,副筋板的悬置端与车身机架相连,由于惯性导致的车桥壳体与车身机架彼此分离的趋势而产生的惯性力以极小的剪切力方式作用在连接螺栓上,而大部分的惯性力由副筋板来承担,这样就可以保证车桥壳体与车身机架连接的可靠性,确保了的车辆的正常工况,减少了维护费用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与车桥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铲运机主要运用于矿山井下,以铲取和运输矿物为主,工作条件极其恶劣,且工作负荷大,车桥两端连接有车轮,车轮内侧的车桥壳体与车身或称车身机架G相连,具体连接结构包括块状台座1,块状台座1位于车轮内侧的车桥壳体上,车身机架上布置有连接支座2,连接支座2包括板面位于铅垂面内的两筋板2B,筋板2B的下边沿连接连接板2A,连接板2A的下板面与块状台座1的上台面贴合且两者之间有连接螺栓3连接,连接螺栓3竖向布置。连接支座2所在位置处的车身G上有避让车轮的内凹区域,该内凹区域的前后两侧为斜面向下、槽口向下的槽型区域K。由于装载情况下,载荷大,在车辆启动或制动过程中,连接螺栓3受到剪切力作用很大,常出现螺栓松动现象或严重时螺栓被剪断的事故,从而出现车桥壳体与车身机架脱离的现象,造成车辆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的车桥与车身的连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桥与车身的连接装置,包括块状台座,块状台座位于车轮内侧的车桥壳体上,车身机架上布置有连接支座板,连接支座板与板面立式布置的两筋板的下边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桥与车身的连接装置,包括块状台座(11),块状台座(11)位于车轮内侧的车桥壳体(10)上,车身机架(20)上布置有连接支座板(21),连接支座板(21)与板面立式布置的两筋板(22)的下边沿焊接为一体,连接支座板(21)的板面水平布置且与块状台座(11)的上台面贴合,连接支座板(21)与块状台座(11)由连接螺栓(30)连接,连接螺栓(30)竖向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桥壳体(10)上设置有向车身机架(20)前后方向延伸的副筋板(12),副筋板(12)的悬置端与车身机架(2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桥与车身的连接装置,包括块状台座(11),块状台座(11)位于车轮内侧的车桥壳体(10)上,车身机架(20)上布置有连接支座板(21),连接支座板(21)与板面立式布置的两筋板(22)的下边沿焊接为一体,连接支座板(21)的板面水平布置且与块状台座(11)的上台面贴合,连接支座板(21)与块状台座(11)由连接螺栓(30)连接,连接螺栓(30)竖向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桥壳体(10)上设置有向车身机架(20)前后方向延伸的副筋板(12),副筋板(12)的悬置端与车身机架(2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与车身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副筋板(12)的板面位于铅垂面内,副筋板(12)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腰边与块状台座(11)的外侧立面焊接连接,斜腰边与车身机架(20)上容纳车轮的内凹区域K处的构成车身机架(20)的底部立板(2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桥与车身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立板(23)位于车桥壳体(10)一侧的边沿为斜边(231),所述的副筋板(12)的悬伸端设置有槽形卡接部(121),槽形卡接部(121)卡置在底部立板(23)的斜边(231)上,螺栓(40)贯穿槽形卡接部(121)的槽壁和底部立板(23)的板面并将两者相连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桥与车身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卓义佘千根徐智王建平徐尚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