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菌株、培养方法及该基因工程菌株的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383043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3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因工程菌株、培养方法及该基因工程菌株的用途,该基因工程菌株包括如下两种形式中一种:a、敲除了绿针假单孢菌中DHHA异构酶phzF基因;b、在敲除了绿针假单孢菌中DHHA异构酶phzF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敲除了绿针假单胞菌基因组中的pykF基因。该培养方法为无痕敲除绿针假单孢菌中DHHA异构酶phzF基因或绿针假单胞菌基因组中的pykF基因。该基因工程菌株可以用于2,3‑二氢‑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中的制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用于生产DHHA的菌株为绿针假单胞菌,至今未有致病性的报道,因此其环境友好,安全可靠;2、DHHA为GP72的天然代谢中间体,无需外源基因的引入,因此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因工程菌株、培养方法及该基因工程菌株的用途,属于生物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2,3-二氢-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Trans-2,3-dihydro-3-hydroxyanthranilicacid,DHHA),也叫(5S,6S)-6-氨基-5-羟基-1,3-环己二烯甲酸((5S,6S)-6-amino-5-hydroxy-cyclohexa-1,3-dienecarboxylic acid,2,3-trans-CHA),CAS编号38127-17-2,分子式C7H9NO3,结构式如下,是一种重要的通过分支酸途径的中间代谢产物。DHHA由McCormick等人在1962年报道,在一株低产四环素的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ureofaciens)NRRL 2209中分离得到,并通过化学分析,确认产物结构为2,3-二氢-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DHHA)。DHHA最早被认为是四环素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但由同位素最终实验,证实DHHA并非四环素合成的中间产物。2001年,M.McDonald等人在荧光假单胞菌的分支酸衍生物合成途径(2-羟基吩嗪以及吩嗪-1-羧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可由如下方法中的一种制备而得:a、敲除了绿针假单孢菌中DHHA异构酶phzF基因,即得;或者b、在敲除了绿针假单孢菌中DHHA异构酶phzF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敲除了绿针假单胞菌基因组中的pykF基因,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可由如下方法中的一种制备而得:a、敲除了绿针假单孢菌中DHHA异构酶phzF基因,即得;或者b、在敲除了绿针假单孢菌中DHHA异构酶phzF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敲除了绿针假单胞菌基因组中的pykF基因,即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DHHA异构酶phzF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DHHA异构酶phzF基因的对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扩增phzF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片段;融合PCR连接上下游同源臂,并插入pK18mobsacB质粒中;使融合的phzF基因上下游同源臂与GP72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利用蔗糖压力和抗性筛选出阳性克隆,即可;或扩增pykF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片段;融合PCR连接上下游同源臂,并插入pK18mobsacB质粒中;使融合的pykF基因上下游同源臂与GP72ΔphzF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利用蔗糖压力和抗性筛选出阳性克隆,即可;所述pK18mobsac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洪波李一帆赵嘉张雪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