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7931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4 04:43
一种牵引电动机(100),包括定子(10)、转子铁心(4)、铁心按压件(5)、冷却风扇(30)、转子(7)、框架(2)、支架(1)以及轴承部(50),冷却风扇(30)由主板(31)、多个叶片(32)和引导件(33)构成,其中,主板(31)将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100)的内部与外部分隔,多个叶片(32)在冷却风扇(30)的支架(1)侧沿转子(7)的旋转方向设置,引导件(33)设置于叶片(32)的支架(1)一侧,在支架(1)的将引导件(33)朝向支架(1)投影而得到的区域内设置有吸气口(20),引导件(33)形成为使从吸气口(20)吸入的空气引导至转子轴(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轨道车进行驱动的全密闭型牵引电动机。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从减少保养的方面考虑,用于对轨道车进行驱动的旋转电机多采用全密闭型的牵引电动机(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上述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主要包括筒状的框架、将框架的两端堵塞的支架、被设于支架的轴承支承的转子轴、设于转子轴的转子铁心、固接于框架的定子铁心以及安装于定子铁心的定子线圈,并且构成为将电动机的内部气体密闭。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中,因将电动机内部密闭的结构,而无法将外部气体引入电动机内以对其进行冷却,因此,为了将电动机内的热量向外部散发,需要采取使框架大型化来增大散热面积等措施。为了消除上述大型化这样的缺点,有人提出了一种使用冷却风扇作为将电动机内与电动机外分隔的部件的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根据上述牵引电动机,当转子旋转时,利用固定于转子的冷却风扇对电动机内的空气(内部气体)进行搅拌,在转子及定子铁心处被加热的内部气体会通过冷却风扇及框架等进行热交换,使得牵引电动机被有效地冷却。为了实现牵引电动机进一步的大容量化,需要更有效地对内部气体进行冷却。为此,需要采取使冷却风扇产生的风量增加、或是将冷却器安装于牵引电动机等措施。但是,在这样的措施中,会产生如下新的技术问题:
伴随着风量的增加而使噪声增大,伴随着冷却器的安装而使牵引电动机大型化。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牵引电动机中,在支架上形成有开口部,在上述支架的电动机内侧形成有从开口部延伸至转子轴旁边的通风道。此外,在冷却风扇的主板的支架侧面形成有多个叶片,因冷却风扇旋转,而将外部气体从开口部引入。上述外部气体作为用于对牵引电动机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按支架的通风道、转子轴及叶片的顺序流动,并经由形成于框架的通风道向电动机外排出。藉此,能使牵引电动机整体的散热效率提高,实现牵引电动机的小型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20417号公报(图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到转子轴附近的通风道形成在支架的电动机内侧。即,在主板与支架之间存在突起物。因而,冷却风扇的叶片部需要配置在比通风道更靠外径侧的位置。但是,一般来说,冷却风扇的叶片部越是位于外径侧,叶片外径部的周向速度越是增加,藉此,叶片部以高速穿过风,而使冷却风扇所产生的噪声变大。因而,在这样的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若为了降低冷却风扇的噪声而使叶片外径缩小,则叶片面积会减少,因此,无法维持所需风量。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其通过在抑制噪声的同时确保所需冷却风量,从而能实现散热效率的提高。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包括:定子;转子,该转子具有配置于定子内周侧的转子铁心和冷却风扇;框架,该框架将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包围;支架,该支架与所述框架连接,并对转子轴进行支承;以及轴承部,该轴承部设于所述支架,并对转子轴进行支承,其特征是,所述冷却风扇由主板、多个第一叶片、第一引导件构成,其中,所述主板的直径随着从所述铁心按压件朝向所述轴承部而扩大,以将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的内部与外部分隔,多个所述第一叶片在所述冷却风扇的支架侧沿转子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引导件在各所述第一叶片的支架侧与所述主板平行地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将所述第一引导件朝向所述支架投影而得到的区域内设置有吸气口,所述第一引导件形成为使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被引导至所述转子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不减少叶片面积的情况下降低叶片的外径部的周向速度,因此,起到能通过在抑制噪声的同时确保所需冷却风量来实现散热效率的提高这样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冷却风扇的立体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冷却风扇的变形例的图。图4是图3所示的冷却风扇的立体图。图5是图3所示的冷却风扇的立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冷却风扇的立体剖视图。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以下称为“牵引电动机”)100构成为具有:定子10,该定子10由定子铁心3及定子线圈8构成;转子7,该转子7配置在定子10内;框架2,该框架2将定子10及转子7包围;支架1,该支架1配置在框架2的驱动侧60;以及芯51,该芯51设置在框架2的反驱动侧61的轴中心部。在支架1形成有与框架2的通风道22连通的通风道21和吸气口20。吸气口20沿周向设置。此外,吸气口20设置在将引导件33朝向支架1投影而得到的区域内。在框架2形成有位于定子铁心3外周侧的通风道22。通风道22以一端与支架1的通风道21连通的方式在框架2的周向上设置多个。在通风道22的另一端形成有排气口25,该排气口25将在支架1的通风道21和框架2的通风道22中流动而来的冷却风向电动机外排出。转子7是由转子铁心4、铁心按压件5、铁心按压件6、冷却风扇30、转子条(rotor bar)13、环状的端环14一体连接而形成感应电动机的笼
型转子,其中,上述转子铁心4是将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的,上述铁心按压件5将转子铁心4的驱动侧60覆盖,上述铁心按压件6将转子铁心4的反驱动侧61覆盖,上述冷却风扇30安装于铁心按压件5,上述转动杆13埋入转子铁心4,上述端环14设置在转动杆13的两端。在定子铁心3的内周面与转子铁心4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一样的空隙。支架1的中心部的轴承部50对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转子轴9的一端的轴承进行收纳,并且包括迷宫结构。迷宫是指构成旋转部和固定部间的边界,能防止轴承润滑用脂向电动机外漏出,并防止垃圾从电动机外进入轴承及电动机内的结构。芯51对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转子轴9的另一端的轴承进行收纳,并且包括迷宫结构。利用上述结构,转子7的旋转力可经由配置于驱动侧60的未图示的接头及齿轮装置而传递至车轮。冷却风扇30由主板31、多个叶片32(第一叶片)和引导件33(第一引导件)构成,主板31呈直径随着从铁心按压件5朝向支架1扩大的形状,并配置成将牵引电动机100的内部与外部分隔。引导件33的具体情况在后面说明。主板31的外周端31a配置在支架1的旁边,在主板31与支架1之间设置有迷宫(微小间隙11)。藉此,抑制在冷却风扇30与支架1之间流动的冷却风进入电动机内。在主板31上设置有供转子轴9插入的通孔31b,在主板31的支架1一侧的面(在图示例中为驱动侧60的面)上形成有多个叶片32。叶片32沿转子7的周向设置,并且配置在主板31与引导件33之间。叶片32以从冷却风扇30的中心朝向主板的外周端31a延伸的方式形成,内径侧端部32b位于主板31的中心侧,外径侧端部32a位于主板31的外周端31a侧。
引导件33形成为例如无底的研钵状,并在与吸气口20相对的位置处设置于叶片32的另一端(驱动侧60)。此外,引导件33以不妨碍从吸气口20引入的冷却风的流动的方式与主板31平行地设置。图示例的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包括:定子;转子,该转子具有配置于定子内周侧的转子铁心和冷却风扇;框架,该框架将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包围;支架,该支架与所述框架连接,并对转子轴进行支承;以及轴承部,该轴承部设于所述支架,并对转子轴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由主板、多个第一叶片、第一引导件构成,其中,所述主板的直径随着从所述铁心按压件朝向所述轴承部而扩大,以将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的内部与外部分隔,多个所述第一叶片在所述冷却风扇的支架侧沿转子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引导件在各所述第一叶片的支架侧与所述主板平行地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将所述第一引导件朝向所述支架投影而得到的区域内设置有吸气口,所述第一引导件形成为使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被引导至所述转子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包括:定子;转子,该转子具有配置于定子内周侧的转子铁心和冷却风扇;框架,该框架将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包围;支架,该支架与所述框架连接,并对转子轴进行支承;以及轴承部,该轴承部设于所述支架,并对转子轴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由主板、多个第一叶片、第一引导件构成,其中,所述主板的直径随着从所述铁心按压件朝向所述轴承部而扩大,以将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的内部与外部分隔,多个所述第一叶片在所述冷却风扇的支架侧沿转子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引导件在各所述第一叶片的支架侧与所述主板平行地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将所述第一引导件朝向所述支架投影而得到的区域内设置有吸气口,所述第一引导件形成为使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被引导至所述转子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件形成为使经过所述第一叶片后的空气不会返回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