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涤纶/粘胶/氨纶仿毛织物风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6561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8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提高涤纶/粘胶/氨纶仿毛织物风格的方法,是将织造的涤纶/粘胶/氨纶织物依次经过预缩、预定形、碱减量、染色和热定形工序。其中,由于碱减量的刻蚀作用,其对织物风格的影响程度最大。经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后的涤纶/粘胶/氨纶仿毛织物具有柔软的手感风格,富有弹性,舒适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高仿毛织物风格的方法,尤其是适用于提高涤纶/粘胶/氨纶仿毛织物风格的方法
技术介绍
毛织物有精纺毛织物和粗纺毛织物之分,精纺毛织物具有身骨紧密、织纹清晰、富有弹性、呢面光洁匀净、光泽自然、手感滑糯等特点,例如华达呢、凡力丁、薄型及中厚型花呢等。粗纺毛织物具有质地厚重紧密、手感蓬松、呢面丰满、表面有征集的绒毛覆盖、光泽柔和,如大衣呢、粗花呢、麦尔登、制服呢等(平建明,主编.毛纺工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6.)。涤纶纤维所制织的仿毛织物具有挺括、丰满、富有弹性、抗皱免烫、耐洗耐穿等特点,但是织物易起毛起球、勾丝、有极光、手感有蜡质感等缺点,人们针对这些缺点,从纤维的纤度、长度、卷曲度、截面形状、染色性、不同组分混纺、复合等,经过合理的织物设计以及一定的织造、整理工艺,以期生产仿毛或在某些方面比纯毛织物更优越的仿毛织物(滑钧凯,著.毛和仿毛产品的染色及印花[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 116-219. 周宏湘.涤纶仿毛织物的生产技术概况[J].上海纺织科技,1993,21(2): 50-53. 周宏湘.涤纶仿毛织物加工技术要点[J].四川丝绸,1999(2):35-38.)。用化学纤维模仿毛织物的外观、风格、特征生产化纤织物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化纤工作者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的方法,开发出了一系列差别化纤维,促进了仿毛产品的发展(王桂云.化纤仿毛产品对化纤原料的要求[J].毛纺科技,2000(5):29-30. 李杰新.涤纶长丝仿毛产品工艺和品种的研究进展[J].山东纺织工学院学报, 1999,7(2):62-73. 冯伟英.涤纶仿毛织物的研究与开发[J].丝绸,1993(1):48-50.)。在80年代中后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发出了多种规格的细特丝、超细特丝、不同截面的异形丝、变形丝等纤维,化纤仿毛织物在外观、手感方面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如:美国杜邦公司的塔丝兰系列产品、日本帝人公司的Milpa系列产品,钟纺公司的薄型法兰绒等产品(刘景涛,马秀敏,毛波,等.应用涤纶差别化短纤维开发仿毛产品[J].纺织科学研究,1998(1):15-20. 马海青,滑钧凯.涤纶仿毛产品开发[J].装饰织物,1996(4):11-16.)。仿毛织物的长期试验是从1958年粘胶短纤人造毛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半个世纪。1958年,我国为了一种纯毛华达呢作为主要商品出口而消耗了大量毛纤维,在含毛产品奇缺的条件下,开发了粘胶华达呢,织物的手感比较好,唯一的缺点是浸湿后粘胶纤维容易溶胀,织物的手感非常板硬(王建宏,顾平.涤纶仿毛织物的质量要素分析[J].毛纺科技,2002 (2):46-48.)。仿毛织物,一种是模仿羊毛纤维的形态结构和性能,开发出仿毛纤维;另一种是从织物的外观、风格和性能上模仿毛织物,通过纺丝、纺纱、织造、染整加工等方面的协同作用,生产具有毛织物风格特征及性能的织物(张建春,等编著.化纤仿毛技术原理与生产实践[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1-744.)。从涤纶仿毛纤维的长度来分,有涤纶短纤仿毛和长丝仿毛两种。从短纤来讲,仿毛效果好的原料,宜由不等旦 (1.5-4D)、不等长(36-102mm)、不同缩率、不同截面、阳离子可染、抗起毛起球的低强、高伸、低模量的涤纶短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国外的经验表明,70%的低强高伸、低模量的阳离子可染纤维或抗起毛起球的短纤维为主要原料,可以实现产品要达到的风格,然后选择其余30%的纤维 (如星形中空纤维、抗起球纤维、常温阳离子可染纤维等)(林春芳.涤纶FDY+POY混纤丝的并捻工艺探讨[J].合成纤维,2002(6):25-26.)。目前,仿毛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主要有(1)涤纶短纤仿毛织物染整加工流程,布检验→缝头→洗呢→吸水→烘干→定形→拉毛→染色→吸水→烘干→起毛→剪毛→定形→压呢→蒸呢→成品检验→包装。(2)变形涤纶仿毛织物染整加工流程,坯布检验→松弛→洗呢→脱水→烘燥→热定形→染色→脱水→烘燥→剪毛→后整理→蒸呢。(3)多异多重复合变形丝仿毛织物染整加工流程,坯布检验→配布→碱减量→染色→脱水、开幅→烘干→浸轧整理→烘干→热定形→蒸呢→成品检验→包装。(4)精纺毛织物的染整加工流程,生坯修补→烧毛→洗呢→煮呢→染色→吸水→烘干→中检→熟修→刷毛→剪毛→给湿停放→蒸呢→电轧(贺良震.T/R仿毛织物的染整工艺探讨与产品开发[J].毛纺科技:2008(1): 33-36. 乐逸婵.仿毛织物风格综合评价及设计应用[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 1-50. 杨元.多异多重变形涤纶长丝仿毛织物服用性能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硕士论文,2005:1-40. 吴惠英.PTT纤维织物的风格特征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7: 1-40.)。当前这些研究并没有系统的研究后处理方法与织物风格之间的关系,并且一些处理方法对改善织物风格没有起到显著效果,同时这些研究并没有研究后处理方法对特定的涤纶/粘胶/氨纶仿毛织物风格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涤纶/粘胶/氨纶仿毛织物风格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提高涤纶/粘胶/氨纶仿毛织物风格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织造涤纶/粘胶/氨纶织物依次经过预缩、预定形、碱减量、染色和热定形工序:预缩工艺条件为将织造涤纶/粘胶/氨纶织物在50-90℃,水洗10-60 min;采用三辊橡胶毯预缩机进行预定形处理,预定形工艺条件为150-210℃,10-60 s,车速为10-60 m∕min;碱减量工艺是将经过定形处理的织物放入NaOH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液中,混合液中NaOH的浓度为15-20g∕L,十二烷基苯磺酸的浓度为0.1-1 g∕L,织物与混合液的浴比为1:20-1:40,在80-110℃温度下浸泡40-80 min时间;染色工艺为将蒸煮锅中的水加热至50-60℃,然后加入元明粉、醋酸和已经乳化好的水杨酸甲酯,使元明粉、醋酸和已经乳化好的水杨酸甲酯在混合液中的浓度分别为3 g/L,再加入分散染料和直接染料,使分散染料和直接染料在溶液中的浓度分别为10 g/L,升温煮沸,放入涤纶/粘胶/氨纶织物沸染60-90 min,然后自然降温至50-80℃,水洗;热定形工序的工艺条件为170-210℃,20-50 s。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预缩、预定形、碱减量、染色后织物经纬向弯曲长度和经纬向弯曲刚度减小,织物的手感变的柔软。由于碱减量的刻蚀作用,其对织物风格的影响程度最大,经过碱减量处理后织物手感柔软、尺寸稳定。并且经过预缩、预定形、碱减量、染色处理后,涤纶/粘胶/氨纶织物具有柔软的手感风格,富有弹性,舒适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涤纶/粘胶/氨纶织物的经向弯曲长度;图2是涤纶/粘胶/氨纶织物的纬向弯曲长度;图3是涤纶/粘胶/氨纶织物的经向弯曲刚度;图4是涤纶/粘胶/氨纶织物的纬向弯曲刚度;图5是涤纶/粘胶/氨纶织物的5cN∕cm下织物经向伸长率;图6是涤纶/粘胶/氨纶织物的5cN∕cm下织物纬向伸长率;图7是涤纶/粘胶/氨纶织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提高涤纶/粘胶/氨纶仿毛织物风格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织造涤纶/粘胶/氨纶织物依次经过预缩、预定形、碱减量、染色和热定形工序:预缩工艺条件为将织造涤纶/粘胶/氨纶织物在50‑90℃,水洗10‑60 min;采用三辊橡胶毯预缩机进行预定形处理,预定形工艺条件为150‑210℃,10‑60 s,车速为10‑60 m∕min;碱减量工艺是将经过定形处理的织物放入NaOH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液中,混合液中NaOH的浓度为15‑20g∕L,十二烷基苯磺酸的浓度为0.1‑1 g∕L,织物与混合液的浴比为1:20‑1:40,在80‑110℃温度下浸泡40‑80 min时间;染色工艺为将蒸煮锅中的水加热至50‑60℃,然后加入元明粉、醋酸和已经乳化好的水杨酸甲酯,使元明粉、醋酸和已经乳化好的水杨酸甲酯在混合液中的浓度分别为3 g/L,再加入分散染料和直接染料,使分散染料和直接染料在溶液中的浓度分别为10 g/L,升温煮沸,放入涤纶/粘胶/氨纶织物沸染60‑90 min,然后自然降温至50‑80℃,水洗;热定形工序的工艺条件为170‑210℃,20‑50 s。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涤纶/粘胶/氨纶仿毛织物风格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织造涤纶/粘胶/氨纶织物依次经过预缩、预定形、碱减量、染色和热定形工序:预缩工艺条件为将织造涤纶/粘胶/氨纶织物在50-90℃,水洗10-60 min;采用三辊橡胶毯预缩机进行预定形处理,预定形工艺条件为150-210℃,10-60 s,车速为10-60 m∕min;碱减量工艺是将经过定形处理的织物放入NaOH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液中,混合液中NaOH的浓度为15-20g∕L,十二烷基苯磺酸的浓度为0.1-1 g∕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