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0878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及制备方法,类三明治结构医用敷料包括促愈合层(内层)、载药层(中间层)和隔离屏障层(外层);促愈合层为亲水性微纳米纤维膜;载药层为负载抗菌剂的微纳米纤维膜;隔离屏障层为疏水性SiO<subgt;2</subgt;负载的微纳米纤维膜;制备方法为:先配制促愈合层、载药层和隔离屏障层的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逐层沉积,在接收装置表面获得一层白色均匀的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再经酒精蒸气与真空干燥处理制得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本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类三明治结构医用敷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载药性能、控释性能及抗菌持久性,可在伤口修复过程中加速创面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涉及一种类三明治结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类三明治结构载药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皮肤是人体抵御细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防线,当皮肤屏障受到损伤后,最关键的步骤是实现伤口的快速愈合。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伤口微环境中多种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协调相互作用,最终完成损伤组织的形态修复与功能重建。医用敷料是替代受损的皮肤起到暂时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环境的医用材料。

2、医用敷料大体分为天然类敷料、合成类敷料和药用类敷料。天然类敷料以纤维素、海藻酸盐、壳聚糖等天然材料为基材,该类敷料具有来源丰富、制作方便、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但存在力学性能差等缺陷。合成类敷料多采用合成高分子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包括薄膜型、泡沫型、水胶体型和水凝胶型等,这种敷料弹性好、强度高,但制作成本较高,部分敷料如聚氨酯敷料等吸收性差。药用类敷料即用浸泡或涂敷等方法将药物覆盖于敷料上,如软膏类敷料、消毒敷料和中药敷料等,它们的优点在于保护伤口的同时有效治疗伤口,但少有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其特征是:类三明治结构内层为促愈合层、中间层为载药层和外层为隔离屏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微纳米纤维膜中,所述纤维膜的基材为两种聚合物,其中一种选取于聚酯、聚丙烯、聚己内酯、聚乙交酯、聚丙交酯或聚乙丙交酯,另一种选取于丝素蛋白、胶原蛋白或明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微纳米纤维膜中,所述纤维膜的亲水性组分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所述纤维膜的亲水性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其特征是:类三明治结构内层为促愈合层、中间层为载药层和外层为隔离屏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微纳米纤维膜中,所述纤维膜的基材为两种聚合物,其中一种选取于聚酯、聚丙烯、聚己内酯、聚乙交酯、聚丙交酯或聚乙丙交酯,另一种选取于丝素蛋白、胶原蛋白或明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微纳米纤维膜中,所述纤维膜的亲水性组分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所述纤维膜的亲水性组分含量为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微纳米纤维膜中,所述纤维膜的基材为聚己内酯和聚乙交酯丙交酯;所述纤维膜的聚己内酯含量不低于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微纳米纤维膜中,所述纤维膜的负载药物为姜黄素、大蒜素、紫草素中具有抗菌作用的天然药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纤维膜的负载药物含量为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三明治结构载药微纳米纤维复合膜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sio2负载的微纳米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迎吕汪洋陈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