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和涤纶清凉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5222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纶和涤纶清凉面料,主要由氨纶和涤纶构成,其特征在于:先将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混合后制成微胶囊,然后在氨纶母粒中按1:0.01-0.1的体积比加入上述微胶囊混合均匀后,拉丝形成纤维,将上述纤维织造成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凉面料的优点在于:氨纶和涤纶本身具有一定的凉、滑特征,但是,在炎热的夏天,凉爽程度不够,且不能起到醒脑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氨纶上镀上述混合液,并制成缓释微胶囊的形式,让氨纶制的面料在夏天更清凉、穿着更神清气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是一种由氨纶和涤纶构成的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家纺、服装领域,对面料舒适性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地球的变暖,特别是夏天,对面料的凉爽性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为了满足该要求,市场上也有相关的研究,但是,在面料中,针对不同的成分会有不同的要求,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关于氨纶的清凉面料的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清凉面料,具体是一种无毒、清凉效果自然的清 凉面料。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清凉面料,主要由氨纶和涤纶构成,其特征在于先将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混合后制成微胶囊,然后在氨纶和涤纶母粒中按1:0.01-0. I的体积比加入上述微胶囊混合均匀后,拉丝形成纤维,将上述纤维织造成面料。进一步地,所述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的质量比为50:20:10:5: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氨纶和涤纶本身具有一定的凉、滑特征,但是,在炎热的夏天,凉爽程度不够,且不能起到醒脑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在氨纶和涤纶上镀上述混合液,并制成缓释微胶囊的形式,让氨纶和涤纶制的面料在夏天更清凉、穿着更神清气爽。具体实施例方式先将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按质量比为50:20:10:5:15进行微胶囊的制作,该制作为常规的方法。在氨纶和涤纶母粒中按体积比为1:0. 01-0. I的体积比加入上述微胶囊混合均匀后,拉丝形成氨纶纤维,将上述氨纶纤维织造成面料。由该工艺制得的清凉面料,其清凉保持周期能达4-9个月。完全能满足一个夏季的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氨纶、涤纶混合式清凉面料,主要由氨纶和涤纶丝构成,其特征在于先将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混合后制成微胶囊,然后在氨纶和涤纶母粒中按1:0.01-0. I的体积比加入上述微胶囊混合均匀后,拉丝形成纤维,将上述纤维织造成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氨纶和涤纶清凉面料,其特征在于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的质量比为:50:20:10:5:1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纶和涤纶清凉面料,主要由氨纶和涤纶构成,其特征在于先将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混合后制成微胶囊,然后在氨纶母粒中按1:0.01-0.1的体积比加入上述微胶囊混合均匀后,拉丝形成纤维,将上述纤维织造成面料。本专利技术的清凉面料的优点在于氨纶和涤纶本身具有一定的凉、滑特征,但是,在炎热的夏天,凉爽程度不够,且不能起到醒脑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在氨纶上镀上述混合液,并制成缓释微胶囊的形式,让氨纶制的面料在夏天更清凉、穿着更神清气爽。文档编号D06M13/152GK102808332SQ20111014262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聂建民 申请人:如皋市芳崛工艺编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纶、涤纶混合式清凉面料,主要由氨纶和涤纶丝构成,其特征在于:先将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混合后制成微胶囊,然后在氨纶和涤纶母粒中按1:0.01?0.1的体积比加入上述微胶囊混合均匀后,拉丝形成纤维,将上述纤维织造成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芳崛工艺编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